国红

北京医院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国红,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知名专家、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家。北京医院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1997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有着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现为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女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曾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共发表论文50余篇,SCI1篇。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脑血管病变都有什么症状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TIA多突然起病,症状一般不超24小时可恢复,不同部位有特定症状,有基础病及年龄大的人易患且易致脑梗死;脑梗死症状因部位和面积而异,有基础病者风险高。出血性脑血管病变主要是脑出血,多在活动中起病,有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高血压患者是高危人群,不同部位出血症状不同,不同性别在相关因素影响下发病风险有差异,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治疗。 脑梗死:症状因梗死部位和梗死面积而异。一般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患者发病前有TIA前驱症状。常见症状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综合征);言语障碍,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基础疾病影响下的发病风险有所不同,比如心房颤动的女性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能与男性存在一定差异。 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症状 脑出血: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头痛常较为剧烈,多为搏动性跳痛或胀痛。血压通常明显升高。不同部位的脑出血症状不同,基底节区出血常见三偏症状,优势半球出血常伴有失语;脑叶出血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脑干出血病情多较危重,可出现交叉性瘫痪、瞳孔异常、呼吸节律改变等;小脑出血可表现为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高血压患者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控制效果等因素影响下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差异。 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多样,不同类型的病变表现不同,了解这些症状对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突然发生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头颅MRI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22 10:47:06
  • 哪些部位会引发麻痹

    神经系统相关部位中脑部病变可致对侧肢体麻痹且不同年龄诱因有别,脊髓病变会引发病变节段以下或相应节段麻痹老年易患,周围神经病变可致麻痹且不同卡压有不同症状及女性易患周围神经卡压病,肌肉自身病变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致儿童期发病肢体麻痹等。 一、神经系统相关部位 1.脑部:大脑皮质运动区是调控躯体运动的关键区域,若此区域发生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脑出血)、肿瘤等病变,会破坏神经传导通路,致使对侧肢体出现麻痹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脑部病变诱因有别,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脑部发育异常等因素致病,成人则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相关。例如,脑梗死患者若病变累及大脑皮质运动区,可出现偏瘫等一侧肢体麻痹表现。 2.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传导信号的通路,脊髓炎会使脊髓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干扰神经信号传导,引发病变节段以下肢体出现麻痹、感觉障碍等情况;脊髓压迫症如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时,也会造成相应节段支配区域的麻痹。老年人群因脊柱退变等因素,更易出现脊髓相关病变从而引发麻痹,比如脊髓型颈椎病导致脊髓受压时,可出现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麻痹表现。 3.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承担着向肌肉等效应器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当其发生病变时会引发麻痹。像尺神经卡压会造成手部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的麻痹,正中神经卡压(腕管综合征)会致使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出现麻木、无力等麻痹症状。不同性别中,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的女性更易罹患腕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例如长期从事键盘操作的女性,腕部长期受压易引发正中神经卡压。 二、肌肉相关部位 肌肉自身的病变亦可引发麻痹,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主要影响肌肉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使得肌肉逐渐无力、萎缩,出现肢体麻痹等症状,儿童期发病较为多见,表现为行走困难、肢体活动受限等麻痹相关表现,患儿因肌肉无力逐渐丧失正常运动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025-10-22 10:43:58
  • 手麻怎样快速缓解

    手麻可通过改变姿势放松、局部按摩、热敷缓解,若频繁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检查,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疾病导致要针对性治疗,手麻持续不改善或伴其他不适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做法:如果是因久坐伏案工作导致手麻,应立即起身,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左右转动头部、伸展手臂和肩膀,每工作1-2小时最好起身活动5-10分钟。对于因睡觉姿势不当压迫手臂引起的手麻,需及时调整睡姿,避免再次压迫。 局部按摩 原因: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引起的手麻。 做法:用健侧手轻轻按摩患侧手部,从手指开始,依次向手腕、手臂方向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可反复进行。例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手指逐个进行拉伸按摩,再用手掌根部在手臂上做环形按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手麻若因玩耍姿势不当引起,家长可轻柔按摩其小手;老年人手麻可能与血管、神经退变有关,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热敷 原因: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 做法: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手麻的部位,温度以感觉舒适为宜,不宜过烫,每次热敷15-20分钟。年轻人手麻若因受凉或劳累引起,热敷相对简单有效;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时刻关注温度,防止烫伤。 就医检查与治疗 原因:某些疾病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也会引起手麻,需要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做法:如果手麻频繁发生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颈椎X线、肌电图等检查。若是颈椎病导致,轻度的可通过牵引、理疗等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可能需要采取支具固定、局部封闭等治疗措施。不同年龄人群就医时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手麻要考虑是否有先天发育等问题,老年人则要考虑多种慢性疾病共同作用的可能。 如果手麻症状持续不改善或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其他不适,务必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5-10-22 10:42:49
  • 神经元损伤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

    神经元损伤可致运动系统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及肌张力异常(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增高、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降低),感觉系统有感觉减退、过敏及疼痛(与受损神经元分布相关),自主神经系统表现为出汗异常、血压波动(如体位性低血压),认知与精神方面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改变(抑郁、焦虑等),儿童时期发生神经元损伤还会导致发育迟缓(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延迟)。 一、运动系统相关症状 神经元损伤可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发肌肉无力,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随着损伤进展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查体可见肌肉体积变小、肌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张力异常,若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导致肢体僵硬,若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则多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 二、感觉系统相关症状 当感觉神经元受损时,患者可出现感觉减退,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也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即对正常强度的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反应,还可能伴有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灼痛等,疼痛部位与受损神经元分布相关。 三、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自主神经元受损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出汗异常,可能出现多汗或无汗情况,血压也可能出现波动,例如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患者站立时血压下降,进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 四、认知与精神方面症状 若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受损,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日常的学习、工作等活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改变,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五、儿童特殊表现 儿童时期发生神经元损伤时,因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可能影响神经正常发育,导致发育迟缓,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坐立、行走等动作的出现时间晚于同龄儿童,精细运动能力也可能受限,语言发育也会出现延迟,例如说话晚、词汇量少等情况。

    2025-10-22 10:41:56
  • 失眠做哪些运动好

    适当的运动,如有氧运动、瑜伽、深呼吸运动、伸展运动等,可帮助改善失眠,但需注意避免晚上剧烈运动、睡前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帮助身体放松,改善睡眠质量。适合失眠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2.瑜伽:瑜伽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适合失眠患者的瑜伽动作包括冥想、深呼吸、放松肌肉等。建议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瑜伽练习。 3.深呼吸运动:深呼吸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适合失眠患者的深呼吸运动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练习等。建议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深呼吸练习。 4.伸展运动:伸展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肌肉紧张,改善睡眠质量。适合失眠患者的伸展运动包括瑜伽伸展、伸展练习等。建议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伸展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失眠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2.避免在睡前进行运动:睡前进行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3.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不同的人适合的运动不同,失眠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4.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强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 5.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失眠问题,但不能替代其他治疗方法。失眠患者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但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时间和方式。失眠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5-10-22 10:40: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