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楠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以及普外科常见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柏楠,男,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1989年8月至今一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从事普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对普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和腹部创伤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甲状腺、乳腺、甲状旁腺疾病。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以及普外科常见疾病。展开
  • 阑尾炎症状及位置是什么

    阑尾炎有特定症状与位置,症状方面腹痛初始可在上腹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还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位置在右下腹,根部附盲肠后内侧壁,远端游离,位置因个体解剖差异有回肠前位等多种,可通过麦氏点压痛初步判断但也有不典型情况。 一、阑尾炎的症状 (一)腹痛 1.初始表现:典型的阑尾炎腹痛多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传导牵涉到这些部位。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腹痛起始部位可能不太典型,但仍需密切关注。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特异性表现;老年人痛觉感知相对迟钝,腹痛起始部位可能不那么典型。 2.转移过程: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腹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是阑尾炎的重要特征性表现之一,但也有部分不典型阑尾炎患者腹痛不出现转移。 (二)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在发病早期即可出现,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反射引起。儿童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需特别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2.食欲减退:患者常伴有食欲下降,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三)全身症状 1.发热:早期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随着炎症加重,体温可升高,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38.5℃。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变化较快;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波动不规律。 2.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乏力,这与炎症反应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二、阑尾炎的位置 阑尾位于右下腹,是盲肠内侧的一条细长盲管,其根部附着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阑尾的位置可因个体的解剖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位置有回肠前位(阑尾位于回肠末端前方)、盆位(阑尾靠近盆腔)、盲肠后位(阑尾位于盲肠后方)、盲肠下位(阑尾位于盲肠下方)等。例如,盆位阑尾炎时,腹痛可能会向盆腔方向放射,表现为盆腔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等;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痛可能起始于右侧腰部,压痛和反跳痛可能在右侧腰部更为明显。通过体格检查中的麦氏点压痛来初步判断阑尾位置,麦氏点是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处压痛是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但也存在麦氏点压痛不明显的情况,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等,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阑尾位置。

    2025-09-24 13:56:55
  • 急性阑尾炎手术方式有什么

    阑尾切除术分为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传统开腹适用于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等情况但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高;腹腔镜适用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特殊人群中儿童腹腔镜具优势但需注意气腹压力,老年人则需根据身体状况及基础疾病选择,两类手术各有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一、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 1.手术过程:一般会在右下腹麦氏点做一个长约5-7厘米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层次,进入腹腔后找到阑尾,然后进行阑尾的切除操作,包括结扎阑尾的系膜、切断阑尾,最后将阑尾残端处理后缝合切口。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尤其是那些阑尾炎症较重、有穿孔风险或者诊断不明确需要探查的情况。对于一些儿童患者,如果病情较为复杂,开腹手术可能更便于操作和处理。但开腹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手术过程:需要在患者腹部建立气腹,一般会在脐部以及右下腹麦氏点附近等位置做几个小切口(通常穿刺孔直径在0.5-1.5厘米左右),通过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找到阑尾后,同样进行阑尾的结扎、切断等操作,最后取出阑尾并缝合切口。 2.适用情况:对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较短(一般在72小时内)的阑尾炎患者较为适用。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对于一些阑尾炎症非常严重、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腹腔镜手术,需要中转开腹。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儿童身体相对娇嫩,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减少对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的影响。但在手术前需要严格评估儿童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能够安全进行腹腔镜操作。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特别注意气腹压力的控制,避免对儿童的呼吸、循环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无论是选择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血糖等情况。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对全身生理功能的干扰较小,更适合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年患者;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开腹手术可能更便于快速处理阑尾病变,但术后需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025-09-24 13:55:42
  • 腋下里面长了个疙瘩按下去有点痛

    腋下出现疙瘩伴疼痛可能由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若疙瘩持续不消退、疼痛加重伴全身症状或逐渐增大需尽快就医,可就诊皮肤科或普通外科,日常要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刺激腋下疙瘩部位、观察其变化情况。 一、可能的原因 1.毛囊炎 成因:腋下毛囊较多,若局部皮肤清洁不佳,细菌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比如长时间运动后未及时清洁腋下,汗液、污垢等容易堵塞毛囊,从而诱发毛囊炎。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尤其爱运动、汗腺分泌旺盛的人更易出现。 表现:腋下会出现红色疙瘩,疙瘩中间可有白色脓点,按下去有疼痛感,有时还会伴有局部红肿。 2.淋巴结肿大 成因:附近组织器官的感染可能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例如上肢、胸部等部位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腋下淋巴结,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相应部位感染出现该情况,儿童可能因上肢皮肤破损感染引发,成年人则可能因乳腺炎等疾病导致。 表现:可摸到腋下有疙瘩,质地可软可硬,活动度不一,按下去有痛感,同时可能伴有原发感染部位的相应症状,如乳腺炎患者可能有乳房红肿热痛等表现。 3.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成因:腋下皮脂腺分泌旺盛,若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淤积形成囊肿,继发细菌感染时就会出现疙瘩伴疼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平时不注意腋下皮肤卫生的人更易出现。 表现:疙瘩边界清楚,表面可能有小黑点,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疙瘩有压痛。 二、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情况:如果腋下疙瘩持续不消退、疼痛加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者疙瘩逐渐增大,应尽快就医。比如疙瘩在1-2周内没有缓解迹象,且体温升高超过38℃,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就诊科室:一般可就诊于皮肤科或普通外科。皮肤科医生擅长处理皮肤相关的肿物等问题,普通外科对于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也能进行专业诊治。 三、日常注意事项 1.皮肤清洁:保持腋下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腋下,尤其是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清洁。对于儿童,要注意其皮肤娇嫩,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刺激皮肤;成年人则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物。 2.避免刺激:不要频繁搔抓腋下疙瘩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皮肤导致感染加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告知其不要用手过度触碰该部位。 3.观察变化:密切观察腋下疙瘩的大小、颜色、疼痛程度等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025-09-24 13:53:47
  • 切除阑尾会瘦吗

    切除阑尾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瘦,短期体重变化多因术后进食量减少,长期看阑尾切除与体重减轻无必然直接因果关系,不同人群术后需注意合理对待体重变化,不能将阑尾切除当作减肥手段,体重变化主要受多种综合因素影响。 一、切除阑尾与瘦的关系 (一)短期体重变化 切除阑尾后短期内体重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这并非是因为切除阑尾直接导致瘦下来。术后患者可能因手术创伤、疼痛等因素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从而在短期内体重有所减轻。一般这种体重变化幅度较小,且主要是由于进食量减少等因素引起,而非阑尾切除本身对身体代谢等产生了长期且显著影响来导致瘦。 (二)长期体重影响 从长期来看,切除阑尾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持续的体重下降或变瘦。人体的体重变化主要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有关。阑尾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主要参与部分免疫等功能,其切除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等一般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不会因为切除阑尾就长期维持体重减轻的状态。如果想要维持健康体重,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实现,而不是依赖阑尾切除。 二、相关科学依据 有研究对阑尾切除患者和未切除阑尾人群的体重变化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发现阑尾切除后并没有证据表明会使人体出现持续的、有临床意义的体重下降来达到瘦的效果。例如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统计了大量阑尾切除者和非切除者的体重数据,经过多年跟踪分析,两组人群在体重变化趋势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阑尾切除与体重减轻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 儿童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时,术后体重变化需密切关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术后应保证合理营养摄入,因为短期内进食量可能受影响,但不能因担心体重问题而过度限制营养,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足影响正常生长。 (二)成年人 成年人阑尾切除后,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来维持体重平衡。如果原本有过度节食等不健康减重行为,不能寄希望于阑尾切除来达到瘦的目的,还是应该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保证营养均衡前提下控制热量摄入)和规律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成年人,更要谨慎对待体重变化,术后需在医生指导下管理血糖等指标,同时合理规划体重管理。 总之,切除阑尾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瘦,体重变化主要还是受多种综合因素影响,不能将阑尾切除作为减肥的手段。

    2025-09-24 13:49:57
  • 脂肪瘤表面起皮

    脂肪瘤表面起皮可能因皮肤干燥、局部刺激或感染所致,儿童需避免搔抓、选宽松柔软衣物并使用温和保湿品,老年因皮肤老化更要注意保湿清洁与穿着,非药物干预需保持皮肤清洁、用含特定成分保湿品、选宽松衣物,若有异常表现则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医疗措施。 一、脂肪瘤表面起皮的可能原因 1.皮肤干燥因素:脂肪瘤周围皮肤若处于干燥环境或自身皮肤保湿屏障功能欠佳,易出现起皮现象。例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人体皮肤水分流失加快,脂肪瘤表面皮肤也会因缺水而起皮,这与个人皮肤的油脂分泌状况及环境湿度等相关,年龄较大者皮肤新陈代谢减缓,油脂分泌减少,更易受皮肤干燥影响出现起皮。 2.局部刺激因素:衣物材质粗糙、过度摩擦脂肪瘤所在部位皮肤,会导致皮肤表面角质层受损,进而出现起皮情况。比如长期穿着紧身衣物反复摩擦脂肪瘤部位,就可能引发起皮,不同性别在衣着选择上可能有差异,男性若偏好紧身运动装等,女性若穿紧身内衣等,都可能增加局部刺激风险。 3.感染因素:脂肪瘤部位若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局部会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异常代谢,表现为起皮,同时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感染相关的起皮情况。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儿童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出现表面起皮,需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搔抓,因其皮肤更娇嫩,搔抓易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感染。应选择宽松柔软衣物,减少局部摩擦,日常用温和的儿童专用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湿润,若起皮伴随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情况。 2.老年人群:老年人皮肤老化,屏障功能减弱,更易出现皮肤干燥起皮。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同时,穿着舒适棉质衣物,避免局部过度摩擦,若起皮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尽早就诊,排查是否有潜在皮肤或脂肪瘤相关问题。 三、非药物干预建议 保持脂肪瘤部位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产品,如含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定期涂抹以维持皮肤水分。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局部摩擦刺激。若起皮是因干燥引起,通过上述保湿及减少刺激措施多可改善,但若出现异常表现如红肿、渗液等,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2025-09-24 13:48: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