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围产保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肥胖打鼾,免疫系统疾病,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等危重症的急救。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国莉,女,1974年生,回族。199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硕连读),2003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临床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2013年8月晋升为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0年余。熟练掌握围产保健的基本流程及原则;能够熟练处理妊娠常见合并症及并发症;处理产程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产科的疑难重症病例如妊娠合并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处理有一定的经验。曾在瑞德斯德哥尔摩大学任访问学者,研究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复合物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医德、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任劳任怨为患者服务、业务精益求精、管理大胆而细致,在医、教、研各方面都获得大家的肯定和好评。参与北京大学医学部985课题关于妊高征的相关研究,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专业门诊,对妊高征、妊娠期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负责首都发展专项的相关课题研究。 对产前诊断有较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基本处理原则,并对单基因遗传病及TORCH宫内感染的产前基因诊断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发表文章40余篇。参与部分妇产科教材的编写,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展开
个人擅长
围产保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肥胖打鼾,免疫系统疾病,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等危重症的急救。展开
  • 保胎流黑血块是好转吗

    保胎流黑血块不一定是好转,可能是胚胎发育异常、宫外孕、先兆流产加重等不良情况,也可能是宫腔内积血排出的相对可能好转情况,育龄女性出现要及时就医检查,有不良孕史人群更要重视,高龄和年轻孕妇出现时也各有注意要点。 一、可能的情况分析 1.不良情况 胚胎发育异常相关:若胚胎本身存在染色体等方面的异常,即使在保胎过程中出现流黑血块,可能并不是好转的迹象。胚胎发育异常会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导致出血,血液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后排出就可能呈现黑血块样。这种情况下,保胎成功的概率往往较低,因为胚胎的质量是决定妊娠能否继续的关键因素之一,异常胚胎很难通过保胎维持正常妊娠。 宫外孕相关:如果是宫外孕,出现流黑血块也不是好转的表现。宫外孕时胚胎着床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输卵管等,这些部位的组织不像子宫腔内膜那样适合胚胎生长,会发生破裂出血等情况,血液排出时可能伴有黑血块,而且宫外孕若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与正常保胎期待妊娠的情况完全不同。 先兆流产加重:当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时,流黑血块可能是先兆流产加重的表现。先兆流产时子宫会有收缩,导致胚胎与子宫壁之间的血管破裂出血,若出血没有及时排出,在宫腔内积聚一段时间后排出就会是黑血块。此时需要进一步评估胚胎的状况以及孕妇的身体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保胎的方案,但不是好转的迹象。 2.相对可能好转的情况 积血排出过程:在保胎治疗过程中,宫腔内之前积聚的陈旧性血液开始排出时,可能会表现为流黑血块。这时候如果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胚胎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如胎心胎芽正常等,那么这种流黑血块有可能是宫腔内积血排出的过程,相对来说有一定向好的趋势。但这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依据流黑血块就判定是好转。例如,通过B超监测到孕囊周围的出血范围在缩小,或者血HCG的翻倍情况良好等,再结合流黑血块的情况,才更能提示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要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出现保胎流黑血块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妇科超声、血HCG及孕酮等检查。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妊娠的进展。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判断妊娠的预后情况。 2.有不良孕史人群:对于有过不良孕史的育龄女性,出现保胎流黑血块时更要重视。这类人群往往心理压力较大,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因为有不良孕史的孕妇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妊娠结局可能与首次不良孕史的原因有一定关联,需要更谨慎地评估胚胎情况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特殊年龄人群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相对较高,出现保胎流黑血块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高龄孕妇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在检查方面可能需要更深入,如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明确胚胎情况。同时,高龄孕妇的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在保胎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血压、血糖等是否稳定,因为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妊娠的outcome。 年轻孕妇:年轻孕妇相对来说身体恢复能力可能较强,但出现保胎流黑血块时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年轻孕妇可能存在对妊娠重视程度不够等情况,需要加强健康宣教,让她们了解保胎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治疗。

    2025-10-13 13:24:42
  • 孕妇坐新车对胎儿有影响吗

    新车内存在异味、有害气体及空气质量等潜在影响因素,不同孕期孕妇坐新车情况不同,早孕期胎儿畸形风险高,中孕期孕妇身体状况会间接影响胎儿,晚孕期孕妇易不适且可能致胎儿胎动异常,可通过提前通风散味、选择合适乘车时间方式、定期检查车内空气质量降低风险,孕妇是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家人应协助优化乘车环境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安全。 一、新车内的主要潜在影响因素 (一)异味与有害气体 新车内饰材料会释放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有研究表明,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对孕妇和胎儿。例如,甲醛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进而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潜在威胁。苯也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增加胎儿畸形等风险的可能性。 (二)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空间相对封闭,若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会进一步恶化。孕妇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而这些不适可能会间接影响胎儿的状态。例如,孕妇因车内空气质量差导致身体不适,可能会影响其食欲和休息,从而对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正常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二、不同阶段孕妇坐新车的情况分析 (一)早孕期 早孕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新车内有害气体浓度较高,胎儿受到有害气体影响导致畸形的风险相对较高。此阶段孕妇本身可能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长时间待在新车内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反应,进而影响胎儿的早期发育环境。 (二)中孕期 中孕期相对早孕期胎儿发育相对稳定些,但仍需关注车内环境。虽然胎儿受外界影响导致严重畸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车内空气质量不佳仍可能影响孕妇的身体状况,如导致孕妇出现疲劳等,而孕妇的疲劳状态可能会间接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等,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三)晚孕期 晚孕期时,孕妇的身体负担较重,车内空间狭小可能会让孕妇感觉不适,影响孕妇的心情和身体舒适度。而且不良的车内环境可能会刺激孕妇,引发一些应激反应,对胎儿的正常状态产生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胎儿胎动异常等情况。 三、降低孕妇坐新车风险的建议 (一)提前通风散味 在乘坐新车前,应提前将车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最好能通风数天甚至数周,以最大程度降低车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例如,新车购买后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有害气体尽可能散发出去,再让孕妇乘坐。 (二)选择合适的乘车时间和方式 尽量选择天气良好的时候乘坐新车,并且不要长时间连续乘坐。如果需要长时间乘车,应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到通风良好的地方活动一下。同时,要保证乘车过程中的舒适度,如调整好座椅位置等。 (三)定期检查车内空气质量 如果孕妇频繁需要乘坐新车,可以定期请专业机构检测车内空气质量,确保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一旦发现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应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改善措施。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乘坐新车时要格外注意车内环境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要充分认识到新车内有害气体等因素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乘车环境。如果在乘坐新车后出现任何身体不适症状,如持续头晕、呕吐等,应及时就医检查,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同时,家人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做好乘车时的环境优化等工作,为孕妇和胎儿创造相对安全健康的乘车条件。

    2025-10-13 13:23:56
  • 唐筛主要检查什么项目呢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主要通过血清学指标检测(含甲型胎儿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浓度检测及结合孕妇相关因素算风险值)和部分包含的超声NT检查(测颈项透明层厚度)进行,适用人群为35岁以下等孕妇,检查时间分早期和中期,结果低风险非完全排除患病、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特殊人群如肥胖、有不良孕产史、双胎妊娠等有不同注意事项,羊水穿刺是诊断金标准,无创DNA检测可评估风险但有假阳性假阴性率。 血清学指标检测: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其中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等的浓度。甲型胎儿蛋白正常范围一般在0.7-2.5MOM(中位数倍数),其浓度降低可能与唐氏综合征胎儿有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范围通常在0.4-2.5MOM,唐氏综合征胎儿孕妇血清中hCG浓度往往升高;游离雌三醇正常范围多在0.7-2.5MOM,唐氏综合征胎儿孕妇血清中游离雌三醇浓度常降低。通过这些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 超声NT检查(部分唐筛包含):NT即颈项透明层厚度,一般在妊娠11-13周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正常NT值应小于2.5mm,如果NT值增厚,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例如,NT值在2.5-3.0mm之间属于临界增厚,3.0mm及以上则为明显增厚,不同厚度对应的风险程度不同。 衍生需求解释及延伸内容 适用人群:一般建议年龄在35岁以下的孕妇常规进行唐筛筛查,但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虽然唐筛结果可能仍有参考价值,但通常更倾向于进行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等进一步的诊断方法。对于有唐氏综合征家族史的孕妇,也应积极进行唐筛检查,因为家族遗传因素会增加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检查时间:早期唐筛一般在妊娠11-13周进行,中期唐筛通常在妊娠15-20周进行。如果错过早期唐筛时间,也可以选择在中期唐筛时进行检查。不同孕周进行唐筛,其检测的准确性和适用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早期唐筛结合NT检查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能更早地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中期唐筛主要依靠血清学指标检测来计算风险值。 结果意义:唐筛结果为低风险,说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低,但并不是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如果唐筛结果为高风险,只是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来明确诊断。羊水穿刺可以直接获取胎儿的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金标准;无创DNA检测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检测其中胎儿游离DNA,从而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其准确性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肥胖的孕妇,由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体重因素的影响,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胎儿情况;对于有过不良孕产史(如曾经生育过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孕妇,在进行唐筛时,医生会更加重视其风险评估,并可能建议直接进行更精准的诊断方法;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唐筛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与单胎妊娠有所不同,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因为双胎妊娠的血清学指标等情况更为复杂,不能简单按照单胎妊娠的唐筛标准来判断胎儿风险。

    2025-10-13 13:23:06
  • 孕38周有褐色分泌物流出的病因是什么

    孕38周出现褐色分泌物流出可能与宫颈成熟(宫颈管扩张、宫颈黏液栓脱落)、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其他因素(阴道炎症、外伤)有关,宫颈成熟是分娩前奏,胎盘因素可致异常出血,阴道炎症有局部症状,外伤可致组织损伤出血。 宫颈成熟相关 宫颈管扩张:孕晚期宫颈管会逐渐缩短、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宫颈局部的毛细血管可能会少量破裂,导致少量血液混合在宫颈黏液中,从而出现褐色分泌物。这是一种即将分娩的先兆表现,因为宫颈的变化是分娩发动的前奏。对于不同孕妇,宫颈成熟的速度和表现可能不同,初产妇和经产妇在宫颈成熟引发褐色分泌物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初产妇宫颈扩张相对较慢,经产妇可能相对快一些,但总体都是为分娩做准备的生理过程。 宫颈黏液栓脱落:在妊娠期间,宫颈内口有黏稠的黏液栓堵塞,起到保护宫腔免受外界感染的作用。临近分娩时,宫颈黏液栓会逐渐脱落排出,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的出血,与宫颈黏液混合后就表现为褐色分泌物。一般来说,宫颈黏液栓脱落是即将分娩的比较可靠的征兆之一,大部分孕妇在出现宫颈黏液栓脱落后的1-2周内会分娩,但也有少数孕妇可能会稍晚一些。 胎盘因素 胎盘早剥:虽然孕38周胎盘早剥相对发生率不是特别高,但也是导致孕晚期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受到撞击等)、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有关。胎盘早剥除了会出现褐色分泌物外,还可能伴有腹痛等症状,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因胎盘早剥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型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腹痛较轻;重型胎盘早剥则腹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警惕。 前置胎盘:孕38周时前置胎盘相对来说发生率较孕中期有所降低,但仍有可能存在。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如多次刮宫、剖宫产等)、胎盘面积过大等因素有关。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阴道出血,出血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或褐色等。在孕晚期,随着子宫下段的逐渐伸展,前置胎盘处的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分离,就会引起出血,褐色分泌物就是少量出血积聚后排出的表现。对于有前置胎盘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避免剧烈活动等,以防发生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其他因素 阴道炎症:孕晚期孕妇阴道局部抵抗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容易发生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阴道炎症可能会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血液与阴道分泌物混合后可表现为褐色分泌物。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症还有其各自的特点,霉菌性阴道炎常伴有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表现;细菌性阴道炎则可能有白带增多、有鱼腥味等表现。孕妇如果有阴道炎症,除了出现褐色分泌物外,还会有相应的局部症状,需要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外伤:如果孕妇在孕晚期有过外阴部的外伤,比如摔倒、碰撞等,可能会导致外阴或阴道局部组织损伤,引起出血,血液混合在分泌物中就会出现褐色分泌物。这种情况需要详细询问孕妇的外伤史,了解受伤的过程和程度,以便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13 13:22:49
  • 19周了还感觉不到胎动怎么回事

    正常初产妇一般18-20周左右开始感胎动,经产妇略早,19周还没感觉到胎动可能因孕妇腹壁厚、敏感度差异或胎儿活动弱、胎位影响等,孕妇应定期产检、自我监测(如左侧卧位定时感受胎动并计算12小时胎动次数)、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经产妇和首次妊娠孕妇均需关注,异常及时就医。 一、正常胎动出现时间及个体差异 正常情况下,初产妇一般在妊娠18-20周左右开始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可能会略早一些。但存在个体差异,这与孕妇腹壁厚度、敏感度、胎儿活动强度等因素有关。比如,腹壁较厚的孕妇可能感觉到胎动的时间会稍晚;而胎儿活动较为活跃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孕妇较早察觉到胎动。 二、还没感觉到胎动的可能原因 (一)孕妇自身因素 1.腹壁较厚:如果孕妇本身腹部脂肪较厚,那么传递到体表的胎儿活动感就会相对不明显,可能导致19周还感觉不到胎动。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个体生理差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持续关注后续胎儿的发育情况即可。 2.敏感度差异:不同孕妇对胎儿在子宫内活动的感知敏感度不一样。有些孕妇神经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于胎儿较轻的活动感知不明显,从而在19周时还感觉不到胎动。这也是正常的个体差异范畴,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状况是关键。 (二)胎儿因素 1.胎儿活动较弱:虽然一般在18-20周左右能感觉到胎动,但也有胎儿本身活动较为轻柔的情况,导致孕妇在19周时还未能察觉到明显的胎动。这种情况下,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可以观察胎儿的活动情况,如果胎儿发育正常,一般无需过度担忧,后续随着胎儿活动逐渐增强,胎动会被明显感知。 2.胎儿胎位影响:如果胎儿在子宫内的胎位比较靠后,比如处于posteriorposition(后位),那么胎儿的活动对子宫壁的冲击传递到腹壁的效果就会减弱,可能使孕妇较晚感觉到胎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胎儿胎位情况,若胎位正常且胎儿发育无异常,只需耐心等待胎动出现。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定期产检:孕妇应按照产检计划按时进行产检,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位以及胎动情况等。例如,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状况,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正常。 2.自我监测:孕妇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采用左侧卧位的方式,静心感受胎儿的活动。一般建议每天早、中、晚各选一个小时进行监测,将三次监测到的胎动次数相加,再乘以4,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正常的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40次左右。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者与以往相比胎动次数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 3.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孕妇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这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比如,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像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为胎儿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经产妇,如果之前有过正常的妊娠分娩经历,对胎动的感知相对有一定经验,但即使如此,在19周还没感觉到胎动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按照上述产检和自我监测的方法进行操作。而对于首次妊娠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和胎儿状况,因为首次妊娠对胎动的感知相对不那么熟悉,通过定期产检和科学的自我监测能更好地保障孕期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2025-10-13 13:22: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