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腾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对儿童疑难病症、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儿童营养和发育、新生儿等有较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邓腾兰,女,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一直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先后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医院培养和进修学习达五年之久。一九八五年进入北京安贞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疑难病症、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儿童营养和发育、新生儿等有较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展开
  • 宝宝鼻子呛奶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宝宝呛奶时轻度的需迅速将面部转向一侧防二次呛入再轻拍背部促奶液咳出,重度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要立即打急救电话且等待时不随意晃动盲目操作要持续观察呼吸面色,新生儿处理动作需轻柔,有基础病史的呛奶后要更密切观察并尽快送医全面评估,整个过程始终把保障宝宝呼吸通畅作首要原则遵循儿科安全护理要求最大程度降低呛奶影响。 一、轻度呛奶的初步处理 当宝宝鼻子轻微呛奶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面部转向一侧,此操作目的是防止反流的奶液再次呛入气管,造成二次伤害。随后,可轻拍宝宝背部,力度适中,通过振动促使宝宝将呛入的奶液咳出,这一动作能借助物理方式帮助排出气道内的异物。 二、重度呛奶的紧急应对 若宝宝呛奶后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哭闹异常剧烈等重度表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晃动宝宝或盲目进行不恰当的操作,应持续观察宝宝的呼吸和面色状况,为后续救治提供准确信息。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要点 对于新生儿而言,其气道相对狭窄,在处理呛奶时动作务必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对宝宝气道造成损伤。而有基础病史的宝宝,如曾有呼吸道疾病史等情况,呛奶可能会诱发原有病情加重,因此这类宝宝一旦发生呛奶,家长需更加密切观察,除了按照上述步骤处理外,应尽快送医进行全面评估,以排除潜在的严重问题。同时,整个处理过程中要始终将保障宝宝呼吸通畅作为首要原则,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降低呛奶对宝宝健康的影响。

    2025-08-08 14:32:50
  • 婴儿打嗝不停怎么解决

    调整喂养姿势包括母乳喂养时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人工喂养让奶液充分充满奶嘴,正确拍嗝是将婴儿竖抱头部靠在肩膀处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由下往上轻柔拍打,适当喂约37℃温水少量多次缓解,安抚稳定因情绪导致打嗝的婴儿情绪,早产儿拍嗝需更轻柔且喂养姿势更规范,若打嗝频繁伴呕吐、精神萎靡、呼吸异常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解决。 一、调整喂养姿势 1.母乳喂养时需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保证奶液顺利流入且减少空气吸入;人工喂养时要让奶液充分充满奶嘴,避免空气随奶液进入婴儿消化道。 二、正确拍嗝操作 1.将婴儿竖抱,使其头部靠在家长肩膀处,用空心掌从婴儿背部下方开始,由下往上轻柔拍打,持续3-5分钟,借助重力和震动帮助胃内气体排出以缓解打嗝。 三、适当喂温水缓解 1.准备温度约37℃的温水,少量多次喂给婴儿,利用吞咽动作调节膈肌运动从而改善打嗝状况,但要注意避免婴儿呛咳,喂水过程需密切观察。 四、安抚稳定情绪 1.若婴儿因情绪激动、哭闹等导致打嗝,可通过轻柔安抚、轻声说话等方式稳定其情绪,减少因过度哭闹吸入过多空气引发的打嗝情况。对于早产儿,因其消化系统发育相对更不完善,拍嗝时力度需更轻柔,喂养姿势需格外规范;若婴儿打嗝频繁且伴随呕吐、精神萎靡、呼吸异常等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需及时带婴儿就医进一步排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解决打嗝问题,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药物。

    2025-08-08 14:32:38
  • 一岁婴儿肠绞痛的症状

    一岁婴儿肠绞痛时哭闹剧烈难安抚,多傍晚或夜间发作,时长数分钟到数小时,哭声尖锐,伴双腿蜷曲等;腹部可能膨胀、硬,肠道蠕动异常,有的伴握拳等,部分吐奶;家长要冷静,用非药物方式缓解,观察生命体征,持续不缓解伴异常需就医,营造舒适环境遵安全护理原则减轻不适。 一、哭闹表现 一岁婴儿肠绞痛时哭闹往往较为剧烈且难以安抚,通常在傍晚或夜间发作,哭闹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哭声尖锐,孩子可能表现出双腿蜷曲、面部涨红等表现。研究表明,约有10%-20%的婴儿会出现肠绞痛现象,多在出生后2-4周开始,3-4个月时逐渐缓解。 二、身体表现 1.腹部表现 婴儿的腹部可能会膨胀,触摸时较硬,这是因为肠道痉挛导致气体积聚等情况引起。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可发现肠道蠕动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2.其他身体伴随表现 有的婴儿可能会伴有握拳、面部扭曲等表现,部分婴儿还可能出现吐奶等情况,但吐奶并非肠绞痛特异性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特殊人群(婴儿)注意事项 对于一岁婴儿出现肠绞痛情况,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可尝试通过轻柔安抚、飞机抱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婴儿不适。要注意观察婴儿除哭闹外的其他生命体征,如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哭闹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物带血、精神萎靡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可能。同时要注意营造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婴儿,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最大程度减轻婴儿肠绞痛带来的不适。

    2025-08-08 14:32:31
  • 六岁儿童尿床怎么办

    六岁儿童尿床与生理上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心理上生活环境突变、入学等致压力及遗传相关,非药物干预需规律作息、控制睡前液体摄入、训练排尿习惯,生活管理要保持床单干燥清洁且家长避免过度责备营造宽松氛围以改善尿床状况。 一、六岁儿童尿床的常见原因分析 六岁儿童尿床可能与生理、心理及遗传等多因素相关。从生理角度,该年龄段儿童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存在生理性不足,致使肾脏浓缩尿液能力相对较弱;心理方面,如生活环境突变、入学等可能引发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尿床;若家族中有尿床史,儿童遗传易感性也会增加尿床发生几率。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规律作息管理:确保儿童每日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时间,夜间可定时唤醒孩子排尿,逐步帮助其建立稳定的膀胱控制节律,促进泌尿系统功能成熟。 2.控制睡前液体摄入:晚餐后避免让孩子大量饮用含水分多的饮品,如白开水、果汁等,可选择清淡少液体的食物,减少夜间尿液生成量。 3.训练排尿习惯:白天鼓励孩子充分饮水,当产生尿意时尽量延长排尿间隔,锻炼膀胱容量;夜间睡前提醒孩子排空膀胱,增强膀胱自主控制能力。 三、生活管理要点 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可选用吸水性好的床垫或隔尿用品,避免孩子因尿床后身体不适产生负面情绪;家长需避免过度责备儿童,以理解和鼓励的态度对待,营造宽松家庭氛围,减轻孩子心理负担,利于改善尿床状况。

    2025-08-08 14:32:13
  • 婴儿在感冒期间腹泻应如何处理

    需密切留意婴儿腹泻频率、粪便性状及是否伴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感冒时提供易消化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腹泻易脱水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喂口服补液盐,每次腹泻后清洗臀部涂护臀膏,若腹泻频繁、粪便异常、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需尽快就医。 一、观察腹泻情况:需密切留意婴儿腹泻的频率、粪便性状(如是否为水样便、有无黏液脓血等),同时观察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等其他症状,不同表现可能提示不同病情严重程度。 二、调整饮食:感冒期间婴儿消化功能受影响,应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适量稀粥、米糊等,避免给予油腻、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负担,维持合理的营养摄入以支持身体恢复。 三、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需保证婴儿充足水分摄入,可适当喂服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状况发生。 四、臀部护理:每次腹泻后用温水轻柔清洗婴儿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随后涂抹护臀膏,预防红臀等臀部皮肤问题,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护婴儿皮肤。 五、及时就医:若婴儿腹泻频繁(如每日排便次数>10次)、粪便量多且性状严重异常、伴有持续高热(体温>38.5℃且不退)、精神极度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需尽快带婴儿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遵循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考虑婴儿年龄等特殊因素的原则进行针对性诊疗。

    2025-08-08 14:32: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