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诊治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痤疮、带状疱疹、真菌感染、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常见病,精通各种美容激光,专长医学护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就读于原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专业七年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华山医院皮肤科工作至今。工作期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皮肤科从事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被聘为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并担任上海市卫计委皮肤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不仅擅长诊治各种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对各种危重病例和疑难杂症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熟练掌握各种美容激光技术,精通多种色素性、血管性、炎症性等疾病的激光诊治以及面部年轻化的激光美容治疗。同时长期负责化妆品不良反应专病门诊,对需求医学护肤医学美容的患者乐意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和帮助。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痤疮、带状疱疹、真菌感染、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常见病,精通各种美容激光,专长医学护肤。展开
  • 痣痒怎么回事

    痣痒有良性情况,如皮肤干燥致其所在部位皮肤屏障受损引发轻微瘙痒,秋冬皮肤护理不当易出现,保湿可缓解,还有衣物摩擦等机械性刺激致短暂瘙痒,去除刺激可消失;恶变倾向是痣出现形状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大于一定程度、短期内迅速增大且伴瘙痒时要警惕恶性病变;感染因素是痣局部被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致瘙痒,常伴局部皮肤红肿等表现;儿童需密切观察痣异常变化,老年人对痣出现的瘙痒等异常表现要提高警惕,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痣出现瘙痒等异常改变需谨慎并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一、良性情况导致的痣痒 1.皮肤干燥因素:皮肤干燥可使痣所在部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轻微瘙痒。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若皮肤护理不当,痣周围皮肤水分流失,易出现瘙痒感,一般无其他异常表现,皮肤保湿后瘙痒可缓解。 2.局部刺激因素:衣物摩擦、搔抓等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痣出现短暂瘙痒。例如穿着紧身衣物时,痣频繁受到摩擦,就可能引发瘙痒,通常去除刺激因素后瘙痒会消失。 二、恶变倾向的痣痒表现 1.形态学改变伴随瘙痒:当痣出现形状不对称(如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一样)、边界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呈锯齿状等)、颜色不均匀(颜色深浅不一)、直径大于6mm、短期内(数周或数月内)迅速增大,同时伴有瘙痒时,需高度警惕黑色素瘤等恶性病变可能。这是因为恶变过程中肿瘤细胞增殖等改变可能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瘙痒。 三、感染因素引起的痣痒 1.细菌或真菌感染:痣局部皮肤若被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真菌(如马拉色菌等)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瘙痒,常伴有局部皮肤红肿、渗液、结痂等表现。例如痣周围皮肤因搔抓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瘙痒及炎症表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痣需密切观察,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痣若出现异常变化(如快速增大、瘙痒、颜色改变等)更应重视,因为儿童皮肤修复能力强但对痣恶变的察觉相对不敏感,应及时就医评估。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老化,痣的生物学行为可能发生变化,对于痣出现的瘙痒等异常表现要提高警惕,及时排查恶变等情况。 3.妊娠期女性: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痣的状态,若痣出现瘙痒等异常改变,需谨慎对待,因为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痣的生长或生物学特性改变,应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2025-10-15 13:54:28
  • 阴虱多久不复发算治愈

    阴虱规范治疗后连续3-6个月无新阴虱及相关症状算治愈,不同人群观察期有调整,儿童4-6个月、妊娠期女性5-6个月、免疫功能异常人群6-12个月,还需注意特殊人群相关情况及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后的观察周期及原因 3个月观察期:阴虱的卵孵化成若虫,若虫再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在规范治疗后,3个月内如果没有新的阴虱出现,很大程度上可以排除再次感染阴虱的可能。因为经过3个月,即使有残留的卵孵化,也应该已经发育为成虫并被发现。对于有过性接触的伴侣等密切接触者,也需要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导致复发。 6个月观察期: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阴虱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延长观察期到6个月可以更全面地确定是否真正治愈。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自身的免疫清除能力较弱,阴虱可能在体内持续存在的时间更长,所以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来确保没有复发。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阴虱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感染,治疗后观察期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治疗时使用的药物需要更加谨慎。在治疗后,由于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接触人群相对有限,但仍需要密切观察。一般建议在规范治疗后,连续观察4-6个月,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需要确保没有复发情况。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与其他可能携带阴虱的人群密切接触。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感染阴虱需要特别谨慎处理。治疗后观察期同样需要适当延长。由于妊娠期女性的特殊生理状态,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治疗相对较为局限。在规范治疗后,需要连续观察5-6个月,密切关注是否有阴虱复发的迹象。因为妊娠期女性的身体免疫状态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阴虱的复发情况,同时要注意避免在妊娠期复发后再次治疗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来确保母婴安全。 免疫功能异常人群: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或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这些人群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在治疗阴虱后,复发的风险较高。观察期需要延长至6-12个月。因为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身体清除阴虱及其卵的能力下降,需要更长时间来确定是否真正治愈,并且在观察期间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接触人群的健康情况,防止再次感染。

    2025-10-15 13:53:03
  • 脚底起疱脱皮不痒是什么原因

    脚底起疱脱皮不痒可能由摩擦引起、足癣(鳞屑角化型)、接触性皮炎、汗疱疹后期导致。摩擦引起者减少摩擦、选合适鞋子让其自行恢复;足癣(鳞屑角化型)需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真菌药物;接触性皮炎要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严重时就医;汗疱疹后期让脱皮自然进行,保持脚部皮肤湿润。 一、摩擦引起 原因:长时间行走、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脚部皮肤与鞋子不断摩擦,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之后水疱干涸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一般不伴有瘙痒。例如,长时间徒步旅行的人,脚底容易因摩擦起疱脱皮。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尤其喜欢运动、行走较多的人更易出现,男性和女性并无明显差异,主要与行走习惯和鞋子情况相关。 应对措施:减少引起摩擦的活动,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让脚部得到充分休息,一般水疱会逐渐自行吸收,脱皮也会自然恢复。 二、足癣(鳞屑角化型) 原因: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在鳞屑角化型足癣中,主要表现为脚底皮肤增厚、脱皮,一般瘙痒症状不明显,但会有皮肤粗糙、脱屑等表现。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多汗、脚部透气性差的人更容易感染,男性和女性患病几率无显著性别差异,与个人卫生习惯和脚部环境有关。 应对措施: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可使用抗真菌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谨慎,应遵循医生建议。 三、接触性皮炎 原因: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比如接触某些新的鞋垫材料、洗脚液等,可能引起脚底起疱脱皮,早期可能瘙痒不明显。不同年龄均可发生,与接触的物质有关,男性和女性接触特定物质的几率不同,所以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过敏体质的人更易出现。 应对措施: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质,症状严重时需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接触性皮炎需更加谨慎处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四、汗疱疹后期 原因:汗疱疹初期可能有瘙痒性水疱,后期水疱干涸吸收后会出现脱皮现象,此时可能瘙痒不明显。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与个人体质有关,部分人汗疱疹恢复过程中会出现这种脚底起疱脱皮不痒的情况,男性和女性无明显差异。 应对措施:一般可让脱皮自然进行,注意保持脚部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撕扯脱皮部位,等待皮肤自然修复。

    2025-10-15 13:50:57
  • 上唇皮肤出现疖子该如何处理

    保持上唇疖子部位清洁可使用温和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轻柔擦拭每日1-2次以维持局部清洁环境,绝对禁止用手挤压以防手部细菌带入致感染向周围组织蔓延引发更严重炎症等并发症,需密切留意疖子大小颜色变化、红肿疼痛加剧及有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儿童患者要防搔抓且出现异常尽快带儿童就诊,孕妇处理要轻柔且用药遵医嘱,老年人要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及时就医。 一、清洁与护理 保持上唇疖子部位清洁,可使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或稀释后的碘伏轻轻擦拭患处,每日可进行1-2次清洁操作,清洁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对疖子造成过度刺激,以减少感染扩散风险,通过清洁能去除局部的污垢、细菌等,维持局部相对清洁的环境。 二、避免刺激行为 绝对禁止用手挤压疖子,因为用手挤压时,手部细菌容易带入疖子内部,导致感染向周围组织蔓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如局部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引发蜂窝织炎等并发症,所以务必杜绝挤压这一不良行为。 三、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留意疖子的大小、颜色变化以及是否有红肿加重、疼痛加剧等情况,同时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疖子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红肿范围迅速扩散、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或者伴有发热(体温≥38℃)等全身表现,提示感染可能加重,需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且免疫力相对较低,家长需更加注重对儿童上唇疖子部位的护理,要防止儿童用手搔抓疖子,可给儿童佩戴棉质手套等进行防护,一旦发现儿童疖子部位出现异常变化,如红肿范围快速扩大、儿童出现哭闹不止等情况,应尽快带儿童到儿科就诊。 2.孕妇患者:孕妇在处理上唇疖子时需格外谨慎,清洁护理动作要轻柔,避免因过度用力刺激疖子。若病情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孕妇用药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要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措施。 3.老年人患者:老年人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弱,对疖子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要更密切地观察疖子的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休息等,以促进身体恢复,若疖子情况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3:49:19
  • 脚趾甲变白是什么原因

    脚趾甲变白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发,也可因脚趾外伤致甲下血肿出现,还可能是机体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不良造成,甲扁平苔藓累及趾甲会有甲板变白等改变,银屑病约半数患者甲受累表现为甲板变白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致趾甲变白等,儿童需留意外伤并关注生长发育中饮食均衡,老年人要警惕慢性疾病及排查营养不良相关因素。 一、真菌感染(甲癣) 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是导致脚趾甲变白的常见原因。真菌在甲内生长繁殖,会使甲板出现变色(可呈白色、黄色等)、增厚、变脆、表面凹凸不平等表现,多单侧脚趾发病,可逐渐累及其他脚趾。 二、外伤因素 脚趾受到挤压、碰撞等外伤后,甲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甲下血肿。随着时间推移,血液被吸收,可能出现趾甲部分或全部变白的情况,常伴有局部疼痛、淤血等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可寻。 三、营养不良 机体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如铁、锌等)时,会影响趾甲的正常生长代谢,导致趾甲结构异常,出现变白现象。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因营养缺乏累及趾甲,表现为趾甲变白、变薄等。 四、甲扁平苔藓 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当累及趾甲时,可出现甲板变白、变薄、表面纵嵴、甲分离等改变,常伴有皮肤相应部位的扁平苔藓皮疹表现,如紫红色多角形丘疹等。 五、全身性疾病影响 1.银屑病:约50%的银屑病患者会出现甲受累,其中可表现为甲板变白,伴有甲板凹陷(如“顶针样”改变)、甲分离等,同时患者多有银屑病皮肤典型皮疹及相关病史。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影响机体代谢,可能波及趾甲生长,导致趾甲生长缓慢、质地改变,出现变白等情况,常伴有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等全身甲减表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脚趾甲变白需留意是否有外伤导致甲下出血,同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关注饮食均衡,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入,若持续变白且伴随生长发育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营养缺乏或其他疾病。 老年人:老年人脚趾甲变白要警惕慢性疾病影响,如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足部甲病变,需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及足部卫生;同时老年人机体代谢减缓,营养吸收能力可能下降,要注意排查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必要时进行相关营养指标检测。

    2025-10-15 13:48: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