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8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孙庆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头痛、头晕。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庆利,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任住院医师。2003年北京大学神经病学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和脱髓鞘疾病。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著及2篇SCI文章。参加了《哈氏内科学》、《奈特神经病学》和《脑血管病手册》等多部著作的编译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伤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感染与神经免疫分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头痛、头晕。展开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但对于年龄≥80岁、双侧颈动脉狭窄、基础收缩压<160mmHg且能耐受降压治疗的患者,收缩压可控制在<200mmHg。 需要注意的是,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会出现应激性升高,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加重脑梗死的病情。所以,在脑梗死急性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对于脑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咸菜、肥肉、动物内脏等。

    2025-04-09 12:41:21
  • 脑供血不足短期内能治愈吗

    脑供血不足短期内不一定能治愈。 脑供血不足的治愈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等。如果是轻微脑供血不足,通过适当的休息、药物调理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也需要1~3个月的调理时间。然而,如果脑供血不足比较严重,或者是由颈椎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起的,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甚至可能无法完全治愈。 所以,对于脑供血不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早日康复。

    2025-04-09 12:41:20
  • 同房后恶心想吐什么原因

    同房之后恶心想吐,可能是怀孕、胃肠疾病、心理因素等引起的。 1.怀孕 如果女性在排卵期同房,且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恶心想吐可能是怀孕的早期症状之一。怀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怀孕还可能伴有乳房胀痛、停经等症状。 2.胃肠疾病 如果女性在同房前饮食不合理,或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也可能会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此外,胃肠疾病还可能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3.心理因素 如果女性在同房时过于紧张、焦虑或兴奋,也可能会导致恶心、想吐的症状。此外,心理因素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等。

    2025-04-09 12:41:10
  • 脑萎缩的常见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脑萎缩的常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盐酸多奈哌齐片等药物,改善脑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缓解症状。 2.康复训练 通过认知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肢体活动训练等,刺激大脑神经元活跃度,延缓脑萎缩进程。 3.心理干预 提供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合理饮食,多吃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脑萎缩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4-09 12:41:09
  • 脑梗塞患者总胆红素47怎么办呢

    脑梗塞患者总胆红素47μmol/L时,需采取生活方式调整、抗凝药物、降胆红素药物等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平时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也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2.抗凝药物 脑梗塞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这些药物在改善脑梗塞病情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胆红素水平。 3.降胆红素药物 针对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降胆红素的药物,如茵栀黄颗粒、腺苷蛋氨酸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2025-04-09 12:41: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