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强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联合治疗、椎管内硬膜下及硬膜外各种囊肿;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垂体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脑外伤、颅骨缺损、颅骨肿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姚玉强,副主任医师,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师从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滕良珠教授,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在椎管内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垂体瘤、颅骨缺损、脑肿瘤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学习,在瑞士学习期间同时观摩了神经外科及神经放射科的临床工作,并参加了著名的“显微外科培训班”,掌握了血管吻合的基本技术。曾于北京宣武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镜手术,后开展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首例脑室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目前于北京天坛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院士,参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神经导航的微创神经外科学研究”的国自然课题,对脑功能成像及脑功能定位有深入的研究。至今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10篇,2014年做为主要项目合作者(项目总排名第二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课题:基于fMRI脑功能成像的机器人辅助腕手神经康复训练与评价方法研究。目前可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椎管内肿瘤等手术,尤其擅长椎管内肿瘤的个体化治疗、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颅骨修补、垂体瘤经鼻手术等。近期于中华医学会2018脊髓脊柱会议上做了“椎管内肿瘤微创治疗的经验分享”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联合治疗、椎管内硬膜下及硬膜外各种囊肿;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垂体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脑外伤、颅骨缺损、颅骨肿瘤等。展开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控制血压、止血治疗、预防脑血管痉挛、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1.一般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要卧床休息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同时,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支持治疗。 2.控制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压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压过高可能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控制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 3.止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止血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继续出血,促进血液吸收。常用的止血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 4.预防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脑缺血。预防脑血管痉挛可以使用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药物。 5.手术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病情进展迅速或有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6.康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5-09-29 09:46:44
  • 脑外伤能吃鱼吗

    脑外伤患者一般可以吃鱼,因鱼类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含DHA)利于身体修复与脑功能维持,但对鱼类过敏者禁吃,不过敏者宜选清蒸等清淡烹饪方式。 1.鱼类的营养优势: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这对于脑外伤患者的身体修复至关重要。例如,鱼肉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接近人体需要,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鱼类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脑功能的维持和修复有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适当补充DHA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等。不同年龄的脑外伤患者都可以从鱼类中获取这些营养物质来促进身体恢复,比如儿童脑外伤患者,鱼类提供的营养有助于其大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与修复;成年脑外伤患者,鱼类营养能支持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以利于康复;老年脑外伤患者,鱼类营养可帮助维持身体的代谢和脑功能相关的生理活动。 2.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对于对鱼类过敏的脑外伤患者,则绝对不能吃鱼,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加重身体的不适。而对于一般不过敏的脑外伤患者,在食用鱼类时,建议选择清蒸等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添加过多辛辣、油腻的调料,这样既可以保留鱼类的营养成分,又不会给患者的消化系统带来过重负担。比如老年脑外伤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清淡烹饪的鱼更适合其消化吸收;儿童脑外伤患者也应避免过于刺激的烹饪方式,保证饮食营养的有效摄取。

    2025-09-29 09:43:39
  • 后脑勺脂肪瘤症状

    后脑勺脂肪瘤表现为皮下可触及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可自由推动,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致轻度胀痛、麻木等不适,儿童患者较易察觉需防不当刺激,成年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并与其他头部疾病鉴别。 一、肿块特征 后脑勺脂肪瘤通常表现为皮下可触及的局限性肿块,肿块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小者直径可仅数毫米,大者可达数厘米。肿块质地柔软,类似触摸鼻尖的触感,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皮下自由推动。 二、压迫相关症状 若脂肪瘤体积较大,可能对周围头皮、神经等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引发局部不适。例如,可能出现轻微的胀痛感,尤其在头部活动(如转头、低头等)时,因肿块位置变动可能加重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导致局部出现轻度的麻木感,但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疼痛等严重症状。 三、特殊人群差异 儿童患者:儿童头皮较薄,后脑勺脂肪瘤相对更易被察觉。需注意避免儿童因好奇过度触碰或按压肿块,防止因不当刺激引发局部不适,但一般无需过度紧张,因其多为良性病变。 成年患者:成年人群中,若存在长期伏案工作等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后脑勺局部皮肤反复摩擦,此时需留意脂肪瘤是否因摩擦等因素出现变化,但主要症状仍以皮下肿块及可能的轻度压迫表现为主。对于本身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注意与其他头部疾病(如头皮囊肿、纤维瘤等)引起的肿块进行鉴别,避免混淆。

    2025-09-29 09:41:19
  • 开颅手术大概多长时间

    开颅手术的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在3至8小时之间。 1.手术部位和目的 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脑区范围会影响手术时间。较小的手术或较简单的病变可能需要较短的时间,而涉及重要功能区或复杂结构的手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病变性质 肿瘤、血管畸形、脑外伤等不同的病变类型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手术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3.患者情况 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也会对手术时间产生影响。某些健康问题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复杂性。 4.手术团队经验 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能够更熟练地进行手术操作,可能会缩短手术时间。 5.麻醉时间 全身麻醉的时间也会影响手术总时长。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时间只是一个估计值,实际手术时间可能会因上述因素而有所变化。在手术前,医生会与患者和家属详细讨论手术的细节、风险和预期时间。患者和家属可以在手术前与医生沟通,了解更多关于手术时间的信息,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此外,开颅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在决定进行开颅手术之前,患者和家属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如果对手术过程或时间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做出明智的决策。

    2025-09-29 09:37:52
  • 脑颅压过高有什么症状

    当颅腔内容物增加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等症状时,称为颅内压增高,其主要症状有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等,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常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较重,咳嗽、用力、低头时头痛加重。 2.呕吐:呈喷射性,与进食无关。 3.视神经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严重时可出现视神经萎缩。 4.其他症状:如头晕、复视、猝倒、意识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等。 2.对症治疗:包括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过度换气等。 3.手术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同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2025-09-29 09:36: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