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强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联合治疗、椎管内硬膜下及硬膜外各种囊肿;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垂体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脑外伤、颅骨缺损、颅骨肿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姚玉强,副主任医师,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师从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滕良珠教授,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在椎管内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垂体瘤、颅骨缺损、脑肿瘤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学习,在瑞士学习期间同时观摩了神经外科及神经放射科的临床工作,并参加了著名的“显微外科培训班”,掌握了血管吻合的基本技术。曾于北京宣武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镜手术,后开展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首例脑室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目前于北京天坛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院士,参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神经导航的微创神经外科学研究”的国自然课题,对脑功能成像及脑功能定位有深入的研究。至今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10篇,2014年做为主要项目合作者(项目总排名第二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课题:基于fMRI脑功能成像的机器人辅助腕手神经康复训练与评价方法研究。目前可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椎管内肿瘤等手术,尤其擅长椎管内肿瘤的个体化治疗、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颅骨修补、垂体瘤经鼻手术等。近期于中华医学会2018脊髓脊柱会议上做了“椎管内肿瘤微创治疗的经验分享”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联合治疗、椎管内硬膜下及硬膜外各种囊肿;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垂体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脑外伤、颅骨缺损、颅骨肿瘤等。展开
  • 中风后吃什么营养品好

    中风指脑卒中,脑卒中后可以选择一些营养品来辅助康复,包括鱼油、蛋白质粉、钙片等。 1.鱼油 鱼油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中风的风险。 2.蛋白质粉 中风后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的组织。蛋白质粉是一种方便的蛋白质补充剂,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粉。 3.钙片 中风可能会导致钙流失,所以需要补充足够的钙来保持骨骼健康。钙片是一种常见的钙补充剂,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品牌。

    2025-04-01 19:05:45
  • 木耳姜片大枣熬水治心脑血管病吗

    木耳姜片大枣熬水对心脑血管病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木耳、姜片、大枣等食物富含营养成分,如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适当控制高糖、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多进食蔬菜水果,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4-01 19:05:45
  • 脑出血病人昏迷听见呼叫流泪是有意识吗

    脑出血病人可能并不是患者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出现球结膜水肿和反射性泪液分泌等假性征象。在脑出血病人昏迷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没有自主意识,所以不可能出现讲话等现象。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排背,做好二便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褥疮、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需要控制患者的血压并进行对症治疗。 在护理脑出血病人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2025-04-01 19:05:45
  • 脑囊肿手术需要开颅吗

    脑囊肿手术是否需要开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身体相对较虚弱,心肺功能相对较差,无法耐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如老年人,通常采取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该方法不需要开颅,且后续效果通常较好,但需要定期复查,因为此类病人容易复发。如果患者体质较好,可以耐受全身麻醉手术,且比较年轻,则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以完整切除囊肿。虽然开颅手术的创伤较大,但后续复发的几率非常小。 患者在术后需要休息半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

    2025-04-01 19:05:44
  • 起床眩晕几秒就好了的原因

    起床时出现眩晕并在几秒内恢复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睡眠质量差、体位性低血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 1.睡眠质量差 若睡眠质量不佳或未达到深度睡眠,起床时身体与精力可能尚未完全恢复,从而引起短暂的眩晕。 2.体位性低血压 对于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的人来说,从卧位快速转为坐位时,血压可能会突然下降,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进而产生眩晕。 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这种眩晕与体位的改变密切相关。起床时头部的位置变动可能触发这种眩晕,其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60秒。

    2025-04-01 19:05: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