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庆瑶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左庆瑶,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为在读博士。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工作,并曾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展开
  • 亚临床甲减可以怀孕吗

    亚临床甲减患者可怀孕,但需重视相关影响及管理。怀孕前要评估甲状腺功能,将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在2.5mIU/L以下,考虑个体差异;怀孕期间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多学科协作管理,还需考虑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以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亚临床甲减可能会对怀孕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孕妇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的风险可能增加。并且,亚临床甲减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有研究发现,孕妇亚临床甲减可能导致后代在儿童期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 怀孕前的准备 甲状腺功能评估:备孕女性如果已知有亚临床甲减,应在怀孕前将甲状腺功能调整至合适状态。一般来说,建议将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在2.5mIU/L以下再考虑怀孕。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的剂量。 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备孕女性情况不同。对于年龄较大的备孕女性,亚临床甲减对怀孕的不良影响可能更明显,更需要积极调整甲状腺功能;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备孕女性,调整甲状腺功能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怀孕期间的管理 甲状腺功能监测:怀孕后亚临床甲减孕妇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通常建议每4-6周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包括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的剂量,确保甲状腺功能维持在适宜孕期的水平。 多学科协作:由于亚临床甲减对怀孕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如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等,怀孕期间需要产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协作进行管理。产科医生关注孕妇和胎儿的整体妊娠情况,内分泌科医生专注于甲状腺功能的调整和管理,共同保障孕妇顺利妊娠和胎儿健康发育。 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备孕女性,如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亚临床甲减孕妇,需要在怀孕前尽量纠正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亚临床甲减对怀孕的不良影响。同时,有既往不良妊娠病史(如多次流产等)的亚临床甲减孕妇,在本次怀孕过程中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测和管理,因为这类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更高。 总之,亚临床甲减患者可以怀孕,但需要在怀孕前做好甲状腺功能的评估和调整,怀孕过程中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多学科协作管理,同时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7 12:22:19
  • 甲亢脖子和正常脖子有什么区别

    甲亢患者在外观形态上脖子有甲状腺肿大表现,质地柔软可随吞咽移动,正常脖子无此情况;症状上除甲状腺肿大外常伴多汗、心慌等诸多伴随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吞咽,生理功能上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儿童、女性甲亢患者及有既往甲状腺疾病病史者的甲亢脖子情况各有特点,正常人群则无甲亢相关外观、症状及功能异常。 局部外观表现:甲亢患者肿大的甲状腺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皮肤紧张等情况。而正常脖子皮肤无异常紧张表现,颈部外观自然。 症状表现方面 伴随症状:甲亢患者除了脖子甲状腺肿大外,还常伴有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易饥、体重下降、烦躁易怒、突眼等症状(部分甲亢患者可伴有突眼症状,突眼也会使眼部及周围外观有变化,进而影响颈部相关表现)。而正常脖子的人不会有这些与甲亢相关的伴随症状。比如,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出现多汗、心慌等症状,同时甲状腺肿大使颈部外观异常;而正常人群颈部甲状腺正常,也不会有这些代谢亢进及相关的异常表现。 对呼吸吞咽的影响:严重的甲亢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压迫气管、食管,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呼吸和进食功能。而正常脖子不会出现因甲状腺肿大导致的呼吸吞咽方面的异常影响。例如,当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时,肿大的甲状腺组织可能会从前方压迫气管,使气管变窄,在剧烈活动或仰卧时可能会感觉呼吸不畅;而正常情况下颈部甲状腺不肿大,不会对气管、食管产生压迫,呼吸吞咽功能正常。 生理功能影响方面 甲状腺功能指标: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会有明显异常,如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等。而正常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通过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可以明确区分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群,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相关的表现,而正常人群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内,颈部甲状腺形态和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 对于儿童甲亢患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影响其颈部正常发育,同时甲亢导致的代谢紊乱会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智力发育等多方面。女性甲亢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带来更复杂的情况,如妊娠合并甲亢时,甲状腺肿大可能会随着妊娠周期发生变化,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特殊的处理。而有既往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其甲亢引起的脖子变化可能与单纯新发甲亢有所不同,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判断。

    2025-10-17 12:21:07
  • 女性甲减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甲减会出现代谢方面体重增加、怕冷,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抑郁,皮肤毛发干燥粗糙、脱发稀疏,内分泌系统月经紊乱、影响生育,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等症状,女性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育龄期女性更要重视甲减对月经和生育的影响。 神经系统症状 精神状态:常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甲减时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女性患者可能会感觉自己思维变得迟缓,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减弱。 情绪方面:易出现抑郁情绪,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甲减时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引发抑郁症状。有临床观察发现,约50%的甲减女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 皮肤及毛发症状 皮肤:皮肤干燥、粗糙,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保湿功能下降。患者皮肤可能失去光泽,触摸时有粗糙感。 毛发:头发易脱落,且变得干燥、稀疏。甲状腺激素对毛发生长周期有调节作用,甲减时毛发的生长代谢紊乱,导致头发出现上述改变。例如,部分女性患者会发现梳头时头发掉落明显增多,头发整体变得不如以前浓密。 内分泌系统症状 月经紊乱:常见的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严重时可能出现闭经。甲状腺激素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甲减时该轴功能紊乱,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经量。研究显示,约60%-80%的甲减女性患者存在月经方面的异常。 生育影响:可能影响受孕,即使怀孕,也增加了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风险。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甲减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不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情况也较为常见。甲状腺激素缺乏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女性患者可能会连续一段时间食欲不佳,同时伴有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减慢:甲状腺激素能加快心率,甲减时心率可低于60次/分钟。长期心率减慢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扩大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临床检查中可发现甲减女性患者静息心率较正常女性偏低。 女性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患有甲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育龄期女性,更要重视甲减对月经和生育的影响,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2025-10-17 12:19:31
  • 缺钙的表现有什么

    儿童缺钙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变形及神经精神症状,成人缺钙有肌肉痉挛和骨质疏松相关疼痛,老年人缺钙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身高变矮,孕妇缺钙影响自身及胎儿需增富含钙食物摄入,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下降易缺钙要注重钙补充与骨骼健康维护,素食者因植物性食物钙吸收率低需吃富含钙素食或合理补钙剂以满足钙需求。 一、儿童缺钙表现 1.生长发育迟缓:钙是骨骼发育关键元素,儿童缺钙会阻碍骨骼及牙齿生长,表现为身高增长速率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乳牙萌出时间晚于正常范围等;2.骨骼变形:可出现典型骨骼畸形,如胸部呈鸡胸样外观、胸骨下段漏斗状凹陷(漏斗胸),下肢可能呈现O型腿(两脚跟并拢时双膝分离)或X型腿(两膝关节并拢时两脚跟分离);3.神经精神症状:因血钙降低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睡眠不踏实、频繁惊醒、哭闹不安等,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枕秃现象,这是由于缺钙致头皮瘙痒,儿童频繁摇头摩擦所致。 二、成人缺钙表现 1.肌肉痉挛:最常见为小腿抽筋,多在夜间或寒冷环境下发作,是血钙水平降低使肌肉兴奋性异常增高引发肌肉不自主收缩;2.骨质疏松相关表现:长期缺钙会逐渐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量丢失,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三、老年人缺钙表现 1.骨折风险显著增加:老年人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钙流失加剧,缺钙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大幅增加,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髋部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等,髋部骨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身高变矮: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质流失、压缩变形,多个椎体压缩后会使身高逐渐降低,部分老年人可出现明显身高缩短现象。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大量钙,孕妇缺钙不仅自身易出现小腿抽筋等不适,还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增加胎儿先天性佝偻病等风险,建议孕妇适当增加富含钙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等;2.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钙流失,比同龄男性更易缺钙,需注重钙的补充及骨骼健康维护,可通过摄入高钙食物或在医生评估下补充钙剂,同时应保持适量运动以维持骨骼强度;3.素食者:植物性食物中钙的吸收率相对较低,需特别注意通过食用豆类(如黄豆、黑豆)、坚果(如杏仁、核桃)等富含钙的素食来补充钙,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钙剂,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

    2025-10-17 12:18:01
  • 甲亢性心脏病多久能好

    甲亢性心脏病恢复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甲亢控制后心脏相关异常渐改善,数周至数月不等,受年龄、甲亢病情、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影响,儿童和老年患者恢复各有特点。 影响恢复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年轻患者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可能恢复得相对快一些;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年轻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甲亢得到控制后,心脏功能恢复可能比老年患者快1-2个月左右。 甲亢病情严重程度:甲亢病情越重,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往往越严重,恢复时间就可能越长。比如重度甲亢导致心脏明显扩大、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比轻度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长数月甚至更久。 治疗方法的选择:如果选择放射性碘治疗甲亢,一般在治疗后甲亢逐渐得到控制,心脏恢复的时间可能相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也是基于甲亢控制后的心脏逐步恢复;而手术治疗甲亢后,甲亢迅速得到控制,心脏恢复相对可能更及时一些,但具体还是要看术后恢复及心脏本身的损伤情况。 生活方式:患病期间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严格戒烟限酒、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心脏恢复,可能会缩短恢复时间;而不注意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持续劳累、大量吸烟饮酒等,会延缓心脏恢复。例如,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可能比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患者快半个月到1个月。 基础病史:如果患者本身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甲亢性心脏病的恢复时间。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心脏的负担或干扰治疗效果,使得恢复时间延长。比如同时患有糖尿病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整体病情恢复,可能使心脏恢复时间比单纯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延长1-2个月。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甲亢性心脏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恢复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儿童患者在治疗甲亢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因为儿童的身体对药物等治疗措施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恢复时间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心脏恢复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需要更细致地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恢复。老年患者则要特别注意在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时,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要避免药物对心脏和其他脏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其他老年常见疾病等,综合考虑来促进心脏恢复。

    2025-10-17 12:16: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