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庆瑶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左庆瑶,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为在读博士。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工作,并曾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的诊治;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展开
  • 糖尿病血糖多少算严重

    糖尿病血糖严重程度判断需综合多方面,一般成人患者低血糖指血糖低于3.9mmol/L,高血糖危象包括血糖16.7-33.3mmol/L伴酮症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血糖33.3mmol/L以上伴严重脱水等的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儿童患者高血糖影响生长发育,低血糖影响神经系统,需结合临床表现、血糖及并发症等综合判断,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般成人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可考虑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可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精神不集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例如,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没有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是直接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这是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需要特别关注。 高血糖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一般在16.7~33.3mmol/L,常伴有血酮体升高、尿酮体阳性,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脱水、意识障碍等。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血糖多在33.3mmol/L以上,常伴有严重脱水、高血钠、血浆渗透压升高等,患者表现为嗜睡、烦躁、抽搐甚至昏迷。该病症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对脱水的反应不敏感,容易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血糖严重程度判断也类似,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长期高血糖可能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导致生长落后。低血糖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较大,儿童发生低血糖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惊厥等,因为儿童的大脑对葡萄糖的依赖程度较高,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否严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血糖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5-10-17 10:45:23
  • 糖尿病能吃虾不

    糖尿病患者能吃虾,虾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等,对患者有益,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选清蒸等健康方式,控制食用量,个体有差异,儿童、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时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虾的营养成分及对糖尿病患者的好处 虾富含蛋白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需要,生物价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补充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且其脂肪含量较低,属于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每100克虾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8克左右,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钾、镁、钙等,其中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 食用虾的注意事项 烹饪方式:应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白灼等,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糖的烹饪方法。因为油炸会增加虾的油脂含量,红烧可能会加入较多的糖和调料,这些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例如,油炸虾会使虾的热量大幅升高,摄入后可能导致患者热量摄入超标,进而影响血糖稳定。 控制食用量:虽然虾的营养价值高,但也需要控制食用量。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虾的量可控制在50-100克左右(可食用部分),每周食用2-3次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即使是低热量的食物,过量食用也会使总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个体差异: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如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限制虾的摄入量。因为虾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虾的食用量。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虾时同样要注意上述烹饪方式和食用量的问题,同时要确保虾的清洁卫生,避免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胃肠道感染等情况,影响血糖控制和身体健康。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在食用虾时也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遵循适量、合理烹饪的原则。

    2025-10-17 10:44:12
  • 糖尿病可不可以吃麦芽糖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食用麦芽糖,因其可使血糖快速上升,影响血糖控制,不同年龄段及有特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食用均会带来不利影响,故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麦芽糖,遵循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 从血糖影响角度 麦芽糖进入人体后,经消化吸收会使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存在异常,血糖调节能力受限,食用麦芽糖易导致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有研究表明,健康人摄入麦芽糖后血糖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而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升高幅度更显著且恢复到基础水平的时间更长。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血糖控制要求更严格,食用麦芽糖会严重干扰血糖稳定,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如导致血糖过高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风险增加,所以儿童糖尿病患者绝对不能食用麦芽糖。 成年糖尿病患者:成年糖尿病患者如果食用麦芽糖,会打乱原本制定的饮食控制方案,使得血糖难以维持在目标范围内,长期如此会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血糖波动大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食用麦芽糖会进一步加重血糖的不稳定,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应避免食用麦芽糖。 有特殊病史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对于本身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食用麦芽糖引起血糖波动后,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因为血糖的不稳定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麦芽糖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不适,同时又影响血糖,不利于病情的整体控制。 总之,糖尿病患者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应避免食用麦芽糖,在饮食上需遵循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等。

    2025-10-17 10:43:00
  • 甲状腺结节4A需要做手术吗

    甲状腺结节4A类是否需做手术要综合结节特征(大小、生长速度、形态)、患者个体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及进一步检查情况(细针穿刺活检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并非一定手术,需多学科医生全面评估后决定。 一、结节特征相关因素 1.结节大小:如果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多需手术。一般来说,直径大于4厘米的甲状腺结节压迫风险相对较高。 2.结节生长速度:若结节在短时间内(如半年内)明显增大,提示有恶变可能,需考虑手术。 3.结节形态: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血流丰富等情况,提示恶性风险较高,更倾向于手术。 二、患者个体因素 1.年龄: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4A类,由于儿童甲状腺组织处于活跃生长阶段,恶变可能性相对更高,更倾向于手术;而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时需谨慎评估。 2.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绝对手术与否倾向,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结节可能受激素影响变化,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展,若存在此类生活方式,在评估手术时需综合考虑对手术预后等的影响。 4.病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甲状腺结节4A类恶变风险相对增加,更倾向于手术;而既往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评估需更谨慎。 三、进一步检查情况 1.细针穿刺活检(FNA):若通过FNA明确结节为恶性,通常需要手术;若FNA结果倾向恶性或不能完全排除恶性,也多建议手术;若FNA结果为良性,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超声等检查,暂不急于手术,但需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 总体而言,甲状腺结节4A类并非一定需要手术,需要由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等多学科医生综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

    2025-10-17 10:41:56
  • 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

    胆固醇有多种重要作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能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合成胆汁酸原料,助脂肪消化吸收;是合成维生素D前体,对钙吸收、骨骼生长维持重要;是合成类固醇激素重要原料,参与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合成,且不同人群不同阶段对其作用需求及受影响情况各异。 合成胆汁酸的原料 体内的胆固醇可以转化为胆汁酸,胆汁酸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胆汁酸能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机体对胆汁酸的需求增加,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过程就会相应调整,以保证脂肪的正常消化吸收;而有肝胆疾病病史的人群,其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可能会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胆固醇的代谢。 合成维生素D的前体 胆固醇是合成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骨骼的生长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维生素D的需求不同,儿童处于骨骼快速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而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日照等;老年人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更依赖于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来维持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同时有骨质疏松病史的老年人,保证胆固醇正常转化为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更为重要。 参与激素合成 胆固醇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如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性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和生殖功能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阶段对性激素的需求不同,青春期的青少年,胆固醇参与性激素的合成以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对于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人群,其胆固醇参与激素合成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胆固醇水平以维持正常的激素代谢。

    2025-10-17 10:40: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