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菊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谭元菊,女,副主任医师,学习工作经历: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参加了抗击非典和奥运医疗的一线工作,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进取,服务态度好,对患者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拥有较大的患者群。专业特长: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内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尤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院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承担对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曾在国内重点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参与李佩文主编的《肿瘤治疗学》的章节编写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主编并参译澳大利亚《治疗指南丛书》10分册。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 展开
  • 为什么阴性却还跟阳性症状一样

    部分检测方法局限性可致假阴性却存类似阳性症状,感染恢复期病原体载量低于检测阈值但炎症介质未完全清除仍有症状,长期心理担忧焦虑可致躯体化症状,本身有基础疾病人群原有基础疾病症状易被误认需综合评估不同年龄人群情况。 一、检测局限性导致的假象 部分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例如采样过程不规范(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采样部位不准确)、检测试剂灵敏度不足等情况,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此时身体虽仍存在炎症反应或病原体残留相关病理变化,但检测显示阴性,却仍保留类似阳性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等持续存在。 二、疾病发展阶段差异 以感染性疾病为例,感染后可能进入恢复期,此时病原体载量已低于检测阈值,检测呈阴性,但机体在感染过程中释放的炎症介质等尚未完全清除,仍会引发类似阳性感染时的症状,如乏力、不适等症状可能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三、心理因素的干扰 长期处于对疾病的担忧、焦虑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躯体化症状。即使相关感染检测呈阴性,个体仍可能因心理暗示等感觉有类似阳性感染的症状,尤其在有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心理因素会放大身体的不适感知。 四、基础疾病的叠加影响 对于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即使感染相关检测阴性,原有基础疾病导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可能与阳性感染时的症状相似,易被误认为是阳性症状的延续,而实际是基础疾病本身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因心理认知未成熟更易受心理因素干扰出现类似症状,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并适当疏导;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与症状的关系以明确原因。

    2025-09-12 11:50:42
  • 用酒精消毒的正确方法

    消毒用浓度为70%~75%的酒精,先清洁待消毒表面,取棉球等蘸酒精均匀擦拭待消毒面,使用时远离火源,避免婴幼儿接触,金属物品谨慎用,储存要密封放阴凉干燥通风处且远离儿童和易燃易爆物品。 一、选择适宜酒精浓度 用于消毒的酒精浓度通常为70%~75%,此浓度范围的酒精既能顺利渗入病原体内部,又能有效凝固病原体蛋白质,从而达成彻底杀灭病原体的效果。过高浓度酒精会在病原体表面形成保护膜,阻碍酒精深入;过低浓度酒精无法充分凝固病原体蛋白质,均无法实现理想消毒效果。 二、清洁待消毒表面 使用酒精消毒前,需先对表面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污垢等杂质。例如针对桌面等硬质表面,可运用干净抹布将表面擦拭洁净,因杂质会干扰酒精与病原体的接触,进而降低消毒效能。 三、正确涂抹操作 取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酒精,以均匀速度擦拭待消毒表面,保证表面充分湿润。对物体表面消毒时,一般需擦拭2~3遍,以确保消毒全面。比如对手机屏幕消毒,应从一端缓慢擦拭至另一端,重复数次,保障屏幕各部位均被充分消毒。 四、注意事项 1.酒精属易燃物品,使用时务必远离火源,不可于有明火或高温环境中进行酒精消毒。例如切勿在正在烹饪的厨房等存在明火之处用酒精消毒。 2.婴幼儿皮肤娇嫩且好奇心强,应避免其接触酒精,以防误触误饮。若需对婴幼儿周围环境消毒,可选用其他相对安全的消毒方式后再让婴幼儿接触。 3.酒精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若要对金属物品消毒,需谨慎使用酒精,或选取腐蚀性较小的消毒方式。 4.储存酒精时要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儿童,且不可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2025-09-12 11:49:25
  • 老人肿脚是什么原因

    老人肿脚可能是由心脏、肾脏、肝脏、药物副作用、静脉、关节炎等问题引起,也可能是营养不良、甲状腺问题、淋巴水肿等其他原因导致。就医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后,可采取抬高脚部、按摩、避免久站久坐、穿着合适鞋子、饮食调整等方法缓解。 老人肿脚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心脏问题:心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脚部肿胀。 2.肾脏问题:肾脏疾病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脚部肿胀。 3.肝脏问题: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蛋白合成减少,引起水肿。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脚部肿胀。 5.静脉问题:静脉回流不畅或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脚部肿胀。 6.关节炎: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肿胀,进而影响脚部血液循环。 7.其他原因:营养不良、甲状腺问题、淋巴水肿等也可能导致脚部肿胀。 如果老人出现肿脚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老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脚部肿胀: 1.抬高脚部:将脚部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 2.按摩脚部:轻轻按摩脚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 3.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加重脚部肿胀,老人应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穿着合适的鞋子: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避免穿着过紧或过高的鞋子。 5.饮食调整: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肿脚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如果肿脚伴有疼痛、发红、发热等症状,或者肿胀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025-09-12 11:49:24
  • 尿胆原弱阳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尿胆原弱阳性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是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胆道梗阻等病理因素导致,如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尿胆原弱阳性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生理因素: 饮水过少: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尿胆原浓度相对升高。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包括尿胆原。 饥饿:饥饿状态下,肝脏会将储存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排入尿液。 2.病理因素: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尿胆原排泄增加。 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也会升高。 胆道梗阻:胆结石、胆管炎、胆管癌等疾病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尿胆原阳性。 其他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心脏病、发热等也可能影响尿胆原的排泄。 需要注意的是,尿胆原弱阳性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黄疸、腹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健康人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维持肝脏和胆道的正常功能。如果对尿胆原弱阳性结果有疑虑,或有其他健康问题,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尿胆原弱阳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处理。

    2025-09-12 11:48:45
  • 喝什么药不能喝酒

    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硝咪唑类药物、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降血糖药、抗心绞痛药等药物期间不能喝酒,以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戒酒硫样反应、胃肠道出血、溃疡、昏睡、昏迷、低血糖反应、低血压、头晕、晕厥等不良反应。如需饮酒,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酒精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这些药物与酒精相互作用会引起戒酒硫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晕、恶心、呕吐、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 3.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酒精会加重这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导致胃肠道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 4.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酒精会增强这些药物的镇静作用,导致昏睡、昏迷等不良反应。 5.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酒精会影响这些药物的代谢,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嗜睡、震颤、共济失调等。 6.降血糖药: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酒精会导致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7.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等。酒精会扩张血管,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导致低血压、头晕、晕厥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药物和酒精的反应可能不同,某些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酒精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服用药物期间避免饮酒。如果正在服用某种药物,并且不确定是否可以喝酒,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2025-09-12 11:48: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