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菊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谭元菊,女,副主任医师,学习工作经历: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参加了抗击非典和奥运医疗的一线工作,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进取,服务态度好,对患者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拥有较大的患者群。专业特长: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内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尤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院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承担对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曾在国内重点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参与李佩文主编的《肿瘤治疗学》的章节编写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主编并参译澳大利亚《治疗指南丛书》10分册。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 展开
  • 肌红蛋白是什么

    肌红蛋白在肌肉损伤、心肌梗死等情况下会释放入血,在临床实践中常被用于辅助诊断这些疾病,但特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其水平还可能受运动、贫血、肾衰竭等因素影响,治疗需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肌红蛋白在肌肉损伤、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情况下会释放入血,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肌红蛋白常被用于辅助诊断这些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较早,但其特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心肌标志物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肌红蛋白的水平通常较低,但在高强度运动、肌肉损伤、贫血、肾衰竭等情况下,肌红蛋白的水平可能会升高。 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肌肉损伤,需要休息、冷敷、理疗等;对于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溶栓、介入治疗等。 总的来说,肌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肌红蛋白的水平或相关疾病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2025-09-12 10:29:54
  • 脾大怎样才容易治愈

    脾大通常需依据病因来采取相应治疗,这样效果往往更佳,具体的治疗方式如下: 一、抗感染。这适用于因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感染而引发的脾肿大情况。要进行全身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也就是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药物等的全身抗感染治疗,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的方式来杀灭病菌,常用的药物有诸如利巴韦林、阿莫西林等,如此可逐渐促使脾肿大消失,不过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治疗原发病。对于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功能受损而出现的脾大,就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可在医生医嘱下服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药物。 三、手术。针对那些肝功能亢进,同时伴有骨髓异常增生、血小板红细胞减少的患者,可实施手术治疗,即把脾脏切除。 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脾大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原发病、手术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且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和确定治疗方案。

    2025-09-12 10:29:27
  • 早晨体温高还是晚上高

    正常情况下,下午体温通常比早上略高,不过早晚体温差值较小,波动幅度一般在0.5-0.8℃上下。人的体温会在正常范围内有所变化,而非恒定,这与人的激素分泌存在一定关联。 一、早上体温情况:早上时身体的代谢速度相对偏慢,处于低代谢状态,所以体温会比较低,尤其在凌晨2点到5点这个时段,身体温度会降至最低水平。这是因为人在睡眠过程中所需热量较少,新陈代谢也随之减慢,进而导致体温降低。 二、下午及晚上体温情况:人清醒之后体温就会逐渐上升,到下午至晚上时,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体内激素分泌旺盛,此时体温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 三、体温异常情况:若晚上身体体温较高,超过37.4℃,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表明可能出现了发热症状,这时就需要及时探究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在发热期间,要多喝水,保证适当休息,同时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身体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了解体温的正常变化规律以及异常时的应对措施是很重要的。

    2025-09-12 10:29:26
  • 酒精和碘酒的区别

    酒精和碘酒的成分、用途和使用方法不同,不能同时使用,应遵循正确方法和剂量,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碘酒则是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酒精通常用于皮肤消毒,如在手术前清洁皮肤、处理伤口前消毒等。它可以快速挥发,干燥后不会在皮肤上留下颜色。 碘酒一般用于处理较深的伤口或感染的部位。它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但使用碘酒后需要用酒精脱碘,因为碘酒中的碘可能会刺激皮肤。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和碘酒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对皮肤造成伤害。在使用任何消毒剂时,都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酒精过敏者,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孕妇和儿童在使用消毒剂时也需特别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了解酒精和碘酒的区别,并正确使用它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如果对使用消毒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2025-09-12 10:29:06
  • 血液中每毫升酒精的正常含量是多少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每毫升酒精含量为0孕妇需确保血液酒精含量0避免含酒精物质摄入以保障胎儿健康驾车人群要保证血液酒精含量0杜绝饮酒后驾车。 一、正常血液中每毫升酒精含量的标准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中每毫升酒精的含量为0毫克。这是因为未摄入含酒精物质时,体内不存在酒精代谢产生的相关成分。 二、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一)孕妇群体 孕妇体内血液中若存在酒精,酒精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孕妇需严格确保血液中每毫升酒精含量为0,避免任何含酒精物质的摄入,以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二)驾车人群 对于驾车人群而言,当血液中每毫升酒精含量达到20mg及以上时属于酒驾,达到80mg及以上则属于醉驾。酒驾和醉驾不仅违反交通法规,还会因酒精影响驾驶人员的反应能力、判断力等,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所以驾车人群务必保证血液中酒精含量始终为0,杜绝饮酒后驾车。

    2025-09-12 10:28: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