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疑难病症、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儿童营养和发育、新生儿等有较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
向 Ta 提问
-
婴儿为什么老是伸舌头出来
婴儿老伸舌头通常是正常生理表现,主要有唾液腺分泌明显增多以及进入口欲期这两个原因,其相应情况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唾液腺分泌旺盛: 1.详细阐述:婴儿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唾液腺分泌较为旺盛,从而会产生较多口水,然而婴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导致口水不能全部吞咽至胃中,经常会流出口外,于是婴儿就会通过伸舌头来舔食口水。 2.处理方法:这种因婴儿发育期间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导致老伸舌头的现象,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二、口欲期: 1.详细阐述:两个月以上的婴儿会进入口欲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常喜欢用嘴唇或舌头来感知外界事物,以此来表达对世界的好奇,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处理方法:当婴儿通过伸舌头来表达情绪时,家长需要找出原因,比如每次喂完奶后,可在婴儿后背轻轻拍打,帮助其把吸进的空气排出,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为婴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 总之,婴儿老伸舌头一般不用过于担心,但若存在异常情况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2025-06-25 16:17:28 -
宝宝吃母乳吃到多大断奶最好
宝宝吃母乳吃到1岁至2岁断奶最好,这期间需要逐渐添加辅食,为断奶做好准备,断奶也需要逐渐进行。 宝宝吃母乳吃到1岁至2岁断奶最好。 宝宝6个月之前,建议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能够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6个月之后,宝宝需要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能够为宝宝提供优质、全面的营养,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岁之后,宝宝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对营养的需求相对减少,而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此时需要逐渐添加辅食,并让宝宝习惯吃各种食物,为断奶做好准备。 2岁左右,宝宝的牙齿已经逐渐长齐,能够吃更多的食物,此时可以考虑断奶。但断奶需要逐渐进行,不能突然中断,以免引起宝宝的不适和哭闹。 总之,宝宝吃母乳的时间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个人需求来决定。在断奶过程中,需要注意宝宝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宝宝顺利度过断奶期。
2025-06-25 16:16:47 -
宝宝得过手足口病还会得吗
手足口病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感染,因为肠道病毒类型多且易变异,宝宝对特定型别的肠道病毒产生的免疫力有限。 手足口病痊愈后,宝宝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可能会对引起此次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从而再次患上手足口病。 此外,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较多,且容易发生变异。即使宝宝之前感染过某种特定类型的肠道病毒,也不能保证对其他类型的病毒具有免疫力。 因此,家长需要注意保持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让宝宝接触手足口病患者,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如果宝宝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025-06-25 16:15:10 -
小儿低烧原因是什么
小儿低烧的原因有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功能性低热及其他,如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小儿低烧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低烧是指体温在37.5℃至38℃之间的发热,引起小儿低烧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小儿长期低烧的最主要原因,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 2.非感染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3.功能性低热:如夏季低热、感染后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4.其他:如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对于小儿低烧,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有无咳嗽、流涕、腹泻、皮疹等,并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引起小儿低烧的原因很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孩子持续低烧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5 16:14:13 -
小孩耳朵有嗡嗡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小孩耳朵有嗡嗡声可能是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的。 小孩耳朵有嗡嗡的声音可能是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的。 耵聍栓塞: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为耵聍。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黏液、黏脓性分泌物或纯脓性分泌物。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是指外耳道内进入的外来物质。外耳道异物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其他:其他原因还包括外耳道炎、鼓膜穿孔、梅尼埃病等。 如果小孩耳朵有嗡嗡的声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小孩外耳道清洁,避免让小孩自行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2025-06-25 16: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