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邓腾兰主任医师(58)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邓腾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对儿童疑难病症、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儿童营养和发育、新生儿等有较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邓腾兰,女,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一直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先后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医院培养和进修学习达五年之久。一九八五年进入北京安贞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疑难病症、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儿童营养和发育、新生儿等有较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展开
  • 婴儿多喝水好吗

    6个月以下婴儿通常无需额外喝水,6个月以上可逐渐引入水或稀释果汁,但需注意适量,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通常不需要额外喝水。因为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水分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特殊情况下,如婴儿腹泻或发热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逐渐引入水或稀释的果汁。然而,也需要注意适量饮水,因为过多的水可能会影响婴儿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总之,婴儿的水分需求应该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母乳或配方奶是婴儿主要的水分来源,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尿量和尿液颜色,以确保他们摄入了足够的水分。如果对婴儿的水分摄入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6-09 17:08:05
  • 婴儿发烧要盖被子吗

    孩子发烧时,不应过度包裹或捂热,应保持适当室温,穿着轻薄透气衣物,如感到寒冷可适当增加衣物,同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对于发烧的婴儿,不建议过度包裹或捂热。 ·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包裹可能导致体温过高,甚至引发热性惊厥。 ·因此,在婴儿发烧时,应该保持适当的室温,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帮助散热。 ·如果婴儿感到寒冷,可以适当增加衣物,但也不要过度包裹。 ·此外,还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对于婴儿发烧,应该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6-09 17:05:02
  • 8斤的宝宝吃多少奶正常

    一般来说,8斤的宝宝每次的奶量在60-90ml左右,每天需要喂养8-12次。但具体的奶量还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宝宝的体重、食欲、消化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宝宝吃完奶后能够安静入睡,并且体重增长正常,那么说明宝宝的奶量是足够的。如果宝宝吃完奶后仍然哭闹不止,或者体重增长缓慢,那么可能需要增加奶量或者咨询医生的意见。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需要耐心地观察宝宝的吃奶情况,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以确保宝宝能够充分地吸吮乳汁。

    2025-06-09 17:02:51
  • 13个月宝宝奶量标准

    13个月宝宝每天需保证约600ml奶量,饮食应营养均衡,可逐渐向以主食为主、奶为辅转变。 13个月宝宝每天的奶量大约为600ml左右,分2-3次喂养。 宝宝满1周岁后,就可以慢慢转变为以主食为主,以奶为辅了。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需要保证约600ml的奶量,但也不要过多,以免影响正常进食。此外,宝宝的饮食应该营养均衡,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

    2025-06-09 17:00:04
  • 小孩子拉肚子可以吃鸡蛋吗

    小孩子拉肚子时,不建议食用鸡蛋,因为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氨,需要肝脏解毒,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和拉肚子症状,且鸡蛋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不易被消化吸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加重拉肚子症状。 小孩子拉肚子时,不建议食用鸡蛋。 鸡蛋是一种高蛋白食物,而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氨,这些氨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于拉肚子的小孩子来说,可能会加重其胃肠道症状。 此外,拉肚子时,小孩子的胃肠功能较弱,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鸡蛋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不易被消化吸收,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进一步加重拉肚子的症状。 因此,小孩子拉肚子时,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如果小孩子拉肚子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025-05-30 17:38: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