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园,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学系委员兼秘书,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国际抗风湿联盟项目负责人。从事风湿免疫专业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及全国风湿病学年会中曾获得优秀论文及优秀壁报等奖励,为亚太抗风湿病联盟大会青年研究者奖获得者。展开
个人擅长
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展开
  • 痛风可以吃花胶吗

    痛风患者能否吃花胶需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但要控量,急性发作期不宜吃;不同年龄段痛风患者食用要考虑自身血尿酸控制及基础疾病等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痛风患者吃花胶要更谨慎;血尿酸一直控制不佳的痛风患者不适合吃花胶,应坚持低嘌呤饮食并积极治疗。 对于痛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血尿酸控制在相对理想水平,且没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可以适量食用花胶,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因为即使是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如果大量食用也可能会使血尿酸水平波动,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而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则不建议吃花胶,此时需要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 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的痛风患者在食用花胶时需要根据自身的血尿酸控制情况来调整。年轻的痛风患者如果病情处于稳定期,同样要遵循上述的食用原则;老年痛风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食用花胶时还需要考虑花胶中的营养成分对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因为花胶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尤其是本身肾功能不佳的老年患者更要谨慎。 生活方式方面,对于有长期饮酒、喜食高嘌呤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痛风患者,在考虑是否食用花胶时,更要严格把控食用量和食用时机。如果患者平时有大量饮酒的习惯,那么即使在病情稳定期,食用花胶也需要格外谨慎,因为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对于有痛风病史且血尿酸一直控制不佳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不适合食用花胶,应该坚持低嘌呤饮食为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降尿酸等治疗。

    2025-09-09 12:06:45
  •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不同: 风湿:主要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等部位,多发生于冬春阴雨潮湿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诱因。 类风湿: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2.症状不同: 风湿: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有心脏炎、关节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小结等症状。关节炎多侵犯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对称性,不遗留畸形。 类风湿: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晨僵明显,常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等症状。晚期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失去正常功能。 3.好发人群不同: 风湿: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以5~15岁多见。 类风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5~50岁女性多见。 4.实验室检查不同: 风湿:抗“O”、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损害。 类风湿: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指标升高,X线、CT等检查可发现关节破坏。 5.治疗方法不同: 风湿:主要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缓解症状。 类风湿: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风湿和类风湿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09 12:04:36
  • 痛风石会自然消失吗

    痛风石一般不会自然消失,是痛风病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的表现,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不同人群都可能出现,存在痛风石需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部分小痛风石可能缩小消失,大痛风石可能需手术去除,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治疗需特殊考虑。 痛风石的相关情况及干预措施 形成机制:当体内血尿酸水平长期居高不下时,过饱和的尿酸盐会析出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等部位,逐渐形成痛风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罹患痛风进而出现痛风石,比如有高嘌呤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出现血尿酸升高,从而增加痛风石形成风险。有痛风家族史或有肾脏基础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出现痛风石的概率相对更高。 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存在痛风石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一般通过应用降尿酸药物等方式使血尿酸逐渐达标(通常建议男性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女性<300μmol/L),在此基础上,部分较小的痛风石可能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这需要较长时间的规范治疗,而且也不是所有痛风石都能完全消失,较大的痛风石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去除,但手术也只是去除可见的痛风石组织,若血尿酸控制不佳,仍有复发形成新痛风石的可能。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痛风相对罕见,但如果儿童出现类似情况,更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选择等需充分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的生活方式调整等基础干预,如合理饮食等;妊娠期女性出现痛风石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权衡血尿酸控制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09 12:03:54
  • 类风湿因子RF正常值是什么

    类风湿因子是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不同正常值有别,健康成年人及特殊人群类风湿因子情况各异,其异常对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但需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 不同人群的类风湿因子情况 健康成年人:大部分健康成年人的类风湿因子处于正常范围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少数健康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类风湿因子轻度升高的情况,但一般也不会超过正常参考值的上限过多。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系统会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但通常不具有临床意义。 特殊人群:孕妇可能会出现类风湿因子生理性的轻度升高,这是由于孕期机体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改变所致,一般分娩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范围。而对于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出现类风湿因子异常升高的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进一步鉴别诊断。 类风湿因子异常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约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但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一定就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因为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而且少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始终为阴性。 其他疾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等也可能出现类风湿因子低滴度阳性;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也可能有类风湿因子升高的情况。所以,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不能仅凭类风湿因子结果就确诊某种疾病。

    2025-09-09 12:01:56
  • 痛风能不能吃木耳

    痛风患者可以吃木耳,因其属低嘌呤食物,食用一般不致血尿酸迅速升高诱发发作,且木耳营养丰富,对痛风患者有辅助益处,儿童痛风患者食用要注意量和烹饪方式保证营养及不加重症状,老年痛风患者食用要注意烹饪清淡结合基础疾病合理食用。 木耳对痛风患者的益处 营养丰富:木耳富含膳食纤维、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痛风患者预防便秘,而痛风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原因,较易出现便秘情况,适当摄入木耳中的膳食纤维可起到改善作用;铁元素对于预防痛风患者可能出现的贫血有一定帮助,因为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营养摄入不均衡等情况,木耳中的铁能补充身体所需。 辅助调节代谢:有研究表明,木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机体的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间接对痛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若发生,在饮食方面同样需要遵循低嘌呤原则,木耳可以适量食用,不过要注意食用量和烹饪方式,确保饮食搭配合理,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同时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痛风症状加重或影响生长发育。 老年痛风患者:老年痛风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食用木耳时要注意烹饪清淡,避免添加过多油脂、盐分等。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过高的盐分摄入不利于血压控制,过多油脂摄入可能影响血脂水平,而木耳本身的健康益处仍可发挥,但需在整体饮食搭配和基础疾病控制的框架下合理食用。

    2025-09-09 12:00: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