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园,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学系委员兼秘书,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国际抗风湿联盟项目负责人。从事风湿免疫专业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及全国风湿病学年会中曾获得优秀论文及优秀壁报等奖励,为亚太抗风湿病联盟大会青年研究者奖获得者。展开
个人擅长
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展开
  • 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严重吗

    强直性脊柱炎会对身体结构与功能、关节外器官、心理健康及生活方式造成多方面严重损害,包括侵犯脊柱致活动受限、畸形等,累及眼部可致炎症等,累及心血管、肺部有相应病变,还会引发患者心理问题并限制其生活方式。 对关节外器官的累及危害 眼部:可引起葡萄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炎症,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据统计,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损害。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自身免疫状态的变化,眼部受累的风险可能相对男性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需要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年龄较小的患者眼部受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更易复发。 心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病变,但相对较为少见。不过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如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于有长期强直性脊柱炎病史的患者,尤其是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肺部: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肺部病变,如肺上叶纤维化等,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胸廓活动受限,影响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长期如此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且可能导致身体残疾,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女性患者可能因为身体外观的变化(如脊柱畸形影响体态)以及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心理负担更重;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影响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容易出现自卑、孤僻等心理状态。研究表明约5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 对生活方式的严重限制 患者由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往往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如无法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等。在工作方面,可能无法从事需要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的工作;在社交活动中,也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患者的社交圈和社会参与度。例如,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原本热爱运动,但由于疾病的影响不得不放弃,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挑战。女性患者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因为身体原因难以承担原本的家务劳动量,而儿童患者则会因为疾病影响学业和与同伴的正常交往。

    2025-09-30 10:34:39
  • 痛风发作的症状

    痛风有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及慢性期症状。急性发作期关节剧烈疼痛多夜间突发,第一跖趾关节常见,还有关节红肿热;间歇期可能无症状但血尿酸异常,不同年龄人群间歇期长短不一;慢性期有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年龄大、更年期后女性及长期高尿酸血症未控者症状更明显。 一、急性发作期症状 1.关节剧烈疼痛 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程度极为剧烈,像刀割、撕裂般难以忍受。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可累及足背、踝、膝、指、腕等关节。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痛风急性发作,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生活方式上,长期高嘌呤饮食、酗酒等人群风险更高。有痛风病史或尿酸代谢异常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该症状。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痛风患者中,约50%-70%的首次发作集中在第一跖趾关节。 2.关节红肿热 受累关节会迅速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能明显感觉到发热。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以及炎性物质渗出。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痛风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出现类似红肿热表现;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尿酸代谢可能受影响,增加痛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的发生风险;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痛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间歇期及慢性期症状 1.间歇期症状 急性发作后会进入间歇期,此期间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血尿酸仍处于异常水平。不同年龄人群间歇期长短不一,一般来说,年轻人间歇期可能相对较短,随着年龄增长,间歇期可能逐渐缩短。生活方式上,如果能严格控制饮食、规律服药等,间歇期可能延长;反之则可能缩短。有痛风病史的人群即使处于间歇期,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等指标。 2.慢性期症状 可出现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结节。还可能导致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关节软骨、骨质等退变,痛风石引起关节畸形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痛风石形成和关节畸形的进展可能加快;有长期高尿酸血症未有效控制病史的人群,慢性期症状更易出现且病情进展可能更严重。例如,长期高尿酸血症未控制的患者,经过数年可能逐渐出现痛风石及关节畸形等慢性期表现。

    2025-09-30 10:33:58
  • 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风湿关节炎症状多样,关节症状有疼痛与压痛、肿胀、僵硬、畸形,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劳。 关节症状 疼痛与压痛:关节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疼痛程度不一,且多呈对称性,常见于手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例如,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常首先受累,患者会感到关节部位疼痛,同时伴有压痛,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不愿使用患病肢体进行活动等情况;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疼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肿胀:关节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关节腔内积液、滑膜增生等。肿胀的关节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外观上可见关节部位肿胀变形,如手指关节可能变得梭形肿胀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肿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关节肿胀可能相对更难被早期察觉,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明显。 僵硬:晨起时关节僵硬较为常见,也称为晨僵,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至少30分钟以上,活动后症状可有所缓解。这种僵硬现象在病情活动期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早晨起床后手指难以灵活屈伸等。对于老年患者,晨僵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影响穿衣、洗漱等基本活动;而年轻患者可能会因为晨僵影响工作前的准备等。 畸形: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晚期可能会出现关节畸形,如手指的尺侧偏斜、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例如无法正常行走、抓握物品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畸形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未来的生活质量,成年患者则会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高热。发热可能会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对于儿童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热可能是较为突出的全身表现之一,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长期低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成年患者发热时可能会影响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疲劳: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劳,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疲劳感可能会贯穿于风湿关节炎的整个病程中,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受到疲劳的困扰,例如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疲劳而更容易摔倒等。

    2025-09-30 10:33:23
  • 尿酸500多久恢复正常

    尿酸500μmol/L属升高,恢复正常时间因人而异,受生活方式干预影响,一般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及时有效数周甚至数月可降正常,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肥胖者等时间可能更长;合并其他疾病人群治疗复杂时间延长;儿童则因生长发育阶段需谨慎,恢复时间不确定,大多经积极合理干预数月可恢复正常。 一、生活方式干预的影响 一般人群: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及时且有效,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一般来说,坚持低嘌呤饮食,如减少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的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再加上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部分人可能在1-3个月左右尿酸能逐渐降至正常范围。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对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和身体代谢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尿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一些,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同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关节损伤。 肥胖人群:肥胖会影响尿酸代谢,这类人群需要在控制体重上下更大功夫,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使尿酸恢复正常,比如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且要注意选择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等。 二、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的影响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如果尿酸500μmol/L的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治疗起来更为复杂,因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尿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合理调整生活方式来促进尿酸降低。 儿童:儿童尿酸500μmol/L相对较少见,若发生这种情况,多与遗传代谢等因素相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更加谨慎,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但恢复正常的时间不确定,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且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降尿酸药物,主要依靠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尿酸水平来观察恢复情况。 总之,尿酸500μmol/L恢复正常的时间没有固定标准,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通过积极且合理的干预,大多数人可以在数月内使尿酸逐渐恢复正常,但具体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2025-09-30 10:32:56
  • 类风湿关节炎前期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前期有多种表现,包括关节症状如关节晨僵(持续30分钟以上,与炎症致滑膜充血水肿等有关,年龄大、有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易较早出现)、对称性小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长期高强度手工劳作人群前期易察觉);全身症状如低热(37.5℃以下,有基础病或免疫力低者易被忽视,生活不规律者易较早出现)、乏力疲倦(年龄大易感明显,年轻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叠加易较快出现);其他表现如食欲不振(与炎症致代谢改变及免疫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有慢性病史等人群易混淆)、皮肤黏膜非特异性表现(如少量皮疹,生活在过敏物质多环境中人群易异常)。 一、关节症状相关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前期可能出现关节晨僵现象,通常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晨起时关节发紧、活动不灵活,这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等有关,尤其在年龄较大、有家族病史或长期处于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劳累、寒冷环境暴露等)的人群中更易较早出现该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前期症状出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长期高强度手工劳作人群前期关节疼痛可能更易被察觉。 二、全身症状相关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情况,体温多在37.5℃以下,这是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一种体现。在有基础疾病史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前期低热可能更易被忽视,而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可能会更早出现这种全身低热表现。还可能有乏力、疲倦感,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年龄较大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在前期可能更易感受到明显的乏力症状,而年轻人群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叠加,也可能较快出现乏力表现。 三、其他相关表现 部分患者前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与炎症状态下机体代谢改变以及免疫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对于有慢性病史、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胃肠道药物的人群,前期食欲不振症状可能会被混淆,需要加以甄别。另外,有些患者会有皮肤黏膜的非特异性表现,如出现少量皮疹等,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无特定差异体现,但生活在过敏物质较多环境中的人群可能前期皮肤黏膜表现相对更易出现异常。

    2025-09-30 10:32: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