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园,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学系委员兼秘书,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国际抗风湿联盟项目负责人。从事风湿免疫专业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及全国风湿病学年会中曾获得优秀论文及优秀壁报等奖励,为亚太抗风湿病联盟大会青年研究者奖获得者。展开
个人擅长
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展开
  • 强直性脊柱炎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可见部分患者轻度贫血等,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反映活动度;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分别有不同的诊断价值;HLA-B27检测有一定辅助价值,同时检查儿童、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患者时需考虑相应特殊因素。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沉常增快,C反应蛋白也常升高,这两项指标可反映疾病的活动度,比如活动期患者的血沉往往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方法。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模糊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骶髂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消失,脊柱呈“竹节样”改变等典型表现。比如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脊柱X线片常能观察到典型的竹节样脊柱形态。 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较X线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变化,如早期的软骨下骨侵蚀、小囊变等。例如在一些早期怀疑强直性脊柱炎但X线表现不典型的患者中,CT检查可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病变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更高,能发现X线和CT尚不能检测到的骨髓水肿、滑膜炎等病变。研究表明,MRI在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症方面比X线和CT更具优势。 HLA-B27检测 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较高,但HLA-B27阳性不一定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比如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约为90%左右,但在普通人群中也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 对于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X线检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对于女性患者,检查时要考虑其生理周期等因素对一些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等)的患者,在检查时要结合其生活方式分析检查结果的意义;对于有既往其他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考虑既往病史对当前强直性脊柱炎检查结果的可能干扰,比如既往有感染病史可能影响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等。

    2025-09-30 10:20:58
  • 儿童风湿病能治好吗

    儿童风湿病包含多种类型,部分通过规范治疗可临床缓解或长期稳定控制接近临床治愈,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约80%患儿经积极治疗可较好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约50%-70%患儿可病情缓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小、关节受累多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受累等是影响预后因素,需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长期密切配合及关注心理状态。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病情控制情况:约80%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得到较好控制,关节功能不受限,能正常生活学习。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以及生物制剂等治疗手段,多数患儿的炎症可以得到控制,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缓解,生长发育不受明显影响。但这类疾病需要长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定期监测骨龄等指标。 影响预后的因素:发病年龄小、关节受累多且起病时就有关节破坏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差。此外,是否能早期规范治疗也是关键因素,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情控制情况:目前通过综合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儿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约50%-70%的患儿可以达到病情缓解,能够正常生活、上学甚至结婚生育。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并且要密切监测病情复发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影响预后的因素:肾脏受累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如出现狼疮性肾炎且病理类型较重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差。此外,是否遵循医嘱规律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如阳光暴晒、感染等)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总体而言,儿童风湿病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实现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但需要患儿、家长和医生的长期密切配合,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在患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疾病和长期治疗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焦虑、自卑等,这也会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

    2025-09-30 10:20:26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禁忌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避免高嘌呤食物,因其可能使血尿酸升高致炎症加重;要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刺激滑膜使炎症加剧;应忌食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关节寒湿凝滞;需控制含糖饮料及高糖食物摄入,否则会激活炎症反应或加重关节负担;还要禁酒,因其会抑制免疫功能或刺激关节组织致炎症加重。 一、高嘌呤食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避免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因为嘌呤代谢异常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部分海鲜(如贝类、沙丁鱼等)以及浓肉汤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会使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而血尿酸结晶沉积可能诱发关节炎症加重,不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控制。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辣椒、花椒、芥末等。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关节滑膜,导致炎症反应加剧,从而使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例如,有临床观察发现,长期食用辛辣食物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关节炎症活动度往往相对较高,病情更容易反复。 三、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可能影响关节的气血供应,不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从中医角度来看,寒湿之邪容易趁虚而入,加重关节的寒湿凝滞状态,导致关节疼痛等症状加重。对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月经期间食用生冷食物,还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进一步影响整体身体状况,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四、含糖饮料及高糖食物 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高糖食物,如蛋糕、糖果等,可能会引起体内炎症反应的激活。有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促进体内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等的分泌增加,从而加重关节的炎症程度。对于肥胖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糖饮食还会加重体重负担,增加关节的负重,进一步损害关节软骨等结构。 五、酒精 酒精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过程。一方面,酒精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对炎症的抵御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酒精代谢产物可能会对关节组织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导致关节炎症加重。长期饮酒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关节破坏程度往往相对更严重,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2025-09-30 10:19:52
  • 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期有什么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关节症状包括晨僵(多数患者出现,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超1小时,随病情进展持续时间可能延长,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有家族病史者更易出现)、关节疼痛与肿胀(初期累及小关节多对称,疼痛轻重不一且随病情发展加重,肿胀因滑膜增生等引起,儿童表述不清、老年影响日常活动);全身症状有疲劳乏力(因炎症反应致机体代谢功能受影响,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低热(部分患者初期出现,与关节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儿童精神食欲差、老年不典型);还有少数患者初期会有关节周围类风湿结节,提示病情可能活动期。 关节疼痛与肿胀:初期常累及手指、手腕、足等小关节,多为对称性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加重。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引起,可见关节部位肿胀、饱满。儿童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时可能表述不清晰,常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相应关节;老年患者则可能因长期关节磨损基础上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和肿胀症状可能影响日常的行走、抓握等活动。 全身症状 疲劳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疲倦、乏力,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会消耗身体能量,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疲劳感。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疲劳乏力,年轻人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加重疲劳感;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乏力症状。 低热:部分患者初期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低热症状可能会间歇性出现,与关节炎症的活动程度相关。儿童患者低热时可能表现为精神状态稍差、食欲减退等;老年患者低热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其他症状 类风湿结节:少数患者初期可能在关节周围出现类风湿结节,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类风湿结节的出现提示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其形成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局部炎症和组织增生有关。不同人群中类风湿结节的发生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较长病程或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但初期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

    2025-09-30 10:19:35
  • 痛风能不能吃粉丝

    痛风患者能否吃粉丝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急性发作期不建议吃,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哺乳期痛风患者食用需考虑自身情况调整。 病情稳定期 嘌呤含量角度:粉丝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粉丝中嘌呤含量通常低于150毫克。根据痛风患者饮食原则,低嘌呤食物一般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大幅波动,所以在病情稳定期,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粉丝来补充能量等营养。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遵循低嘌呤饮食的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相对较好,而粉丝作为低嘌呤主食的一种,合理食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均衡。 血糖影响角度:粉丝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若过量食用可能会使血糖升高,进而影响尿酸的代谢。所以痛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更加严格控制粉丝的摄入量,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和尿酸水平来综合把握食用量,一般建议控制在每餐50-100克左右(生重)。对于老年痛风患者,由于其代谢功能相对较弱,也需要注意控制粉丝的食用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血糖和尿酸的异常波动。 急性发作期 炎症反应角度: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此时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尽量减少可能引起血尿酸波动的食物摄入。粉丝虽然本身嘌呤含量低,但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其他调料等,而且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过量食用粉丝可能会间接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平衡,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所以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建议食用粉丝。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痛风患者,在考虑粉丝食用时,要根据其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来调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但对于痛风儿童,同样要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在病情稳定期可以少量食用粉丝,同时要注意搭配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而对于妊娠期痛风患者,由于需要兼顾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适量食用粉丝,但要密切监测血尿酸和血糖水平,避免因为粉丝的食用导致不良后果。哺乳期痛风患者也需要注意粉丝的食用量,因为哺乳期的营养摄入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所以要在保证自身血尿酸稳定的前提下,合理食用粉丝。

    2025-09-30 10:18: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