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甲状腺肿瘤、胃肠肿瘤、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程东峰,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外科一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国家医师资格临床实践技能考试考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考官,2018年度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上海考区优秀考官。 美国UCSF、德国UKE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德国Hamburg-Eppendorf 医院进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2007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11年度“瑞金医院先进员工”称号,201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肿瘤、胃肠肿瘤、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展开
  • 皮下脂肪瘤挂什么号

    皮下脂肪瘤挂普通外科号,不同人群就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成年、老年人群各有特点,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和超声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一、科室选择依据 皮下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通常可以挂普通外科的号。因为普通外科主要负责诊治各种体表肿瘤、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外科相关的病症,皮下脂肪瘤属于体表常见的肿瘤,由普通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较为合适。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及建议 (一)儿童人群 儿童患皮下脂肪瘤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现儿童体表有异常肿块怀疑是脂肪瘤,家长应带孩子到普通外科就诊。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医生在诊断时会格外注意肿瘤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一般首先会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必要时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鉴别脂肪瘤与其他类似的肿块。 (二)成年人群 成年患者如果发现皮下脂肪瘤,在就诊时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肿块出现的时间、大小变化情况、有无疼痛等不适症状。医生会根据脂肪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如果脂肪瘤较小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其变化;如果脂肪瘤较大影响美观或出现压迫等症状,则可能会考虑手术切除。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患皮下脂肪瘤时,同样需要挂普通外科就诊。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医生在诊断和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例如,有些老年患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在决定是否手术以及选择手术方式等方面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 三、相关检查及诊断要点 医生一般会先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皮下脂肪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质地等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超声可以准确判断脂肪瘤是实性的、边界是否清晰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并且能够与其他如纤维瘤等体表肿瘤进行鉴别。通过以上的体格检查和超声等辅助检查,医生通常可以明确皮下脂肪瘤的诊断。

    2025-10-22 11:01:43
  • 疝气在医院属于什么科

    疝气首诊科室通常为普外科,儿童疝气常就诊小儿外科,疝气嵌顿等危急情况需去急诊科,大型医院有单独疝和腹壁外科可直接就诊,不同科室针对疝气依据不同情况进行诊疗。 一、普外科 疝气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在医院一般首诊科室是普外科。这是因为疝气主要涉及腹壁肌肉、筋膜等结构的缺损,导致腹腔内器官突出,而普外科正是专注于处理人体腹部、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外科疾病,疝气属于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范畴。例如,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多是由于腹股沟区的肌肉和筋膜薄弱,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薄弱处突出形成,属于普外科的诊疗范围。 二、小儿外科 对于儿童疝气,尤其是婴幼儿疝气,通常需要就诊小儿外科。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外科专门针对儿童时期的各类疾病进行诊治,在儿童疝气的诊断和治疗上有更具针对性的方法和经验。比如,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与成人有差异,小儿外科医生更熟悉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儿童疝气的特殊情况,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等治疗操作,并且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方面也能更符合儿童的生理需求,保障儿童的健康恢复。例如,小儿疝气可能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腹壁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 三、其他可能涉及的科室 急诊科:如果疝气发生嵌顿情况,即突出的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同时伴有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时,情况比较危急,需要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因为嵌顿疝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急诊科可以进行紧急的处理和评估,然后根据情况转至普外科等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例如,当儿童或成人腹股沟疝出现嵌顿,肠管卡在疝环处不能回纳,伴有严重腹痛、腹胀等表现时,需先到急诊科处理。 疝和腹壁外科:有些大型医院可能会单独设立疝和腹壁外科,专门针对疝气以及腹壁相关疾病进行诊疗,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就诊该科室。疝和腹壁外科的医生对疝气的诊疗更加专业和专注,能够提供更精细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025-10-22 11:00:12
  • 疝气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是怎样的

    术前需详细评估患者病史、身体状况等并完善检查,皮肤准备要轻柔清洁备皮,择期手术可能需肠道准备;手术以腹股沟疝为例,传统是高位结扎修补,无张力是放人工补片,腹腔镜是腹腔内操作放补片,均含回纳疝内容物等且无菌;术后要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早期活动并逐步增加量,监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儿童和老年有不同护理重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疝气发生时间、症状及既往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腹部体征等评估,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患者手术耐受情况,儿童患者需重点关注生长发育及基础疾病影响;2.皮肤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备皮,去除手术部位毛发,降低感染风险,儿童皮肤娇嫩,备皮时需轻柔操作;3.肠道准备:择期手术可能需肠道准备,如禁食、使用缓泻剂等,儿童患者需兼顾营养保障,适度进行肠道准备。 二、手术过程(以腹股沟疝为例) 1.传统疝修补术:确定腹股沟区域切口位置,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找到疝囊并高位结扎,修补腹股沟管薄弱区域,遵循组织对组织缝合,但存在一定张力;2.无张力疝修补术:分离疝囊后,放置人工补片于腹股沟管后壁等合适位置修补,避免传统修补的高张力问题,减少术后复发风险;3.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分离疝囊后放置补片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特点,手术操作在腹腔内完成,精准定位薄弱区域进行修补。不同类型疝气手术虽步骤有别,但均包含回纳疝内容物、处理疝囊、修补薄弱区域,且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三、术后护理 1.伤口观察:密切监测手术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儿童患者皮肤护理需倍加细致,防止感染;2.活动管理: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床上适度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成人可尽早下床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活动需家长密切监护,防止意外致伤口问题;3.并发症监测:留意术后出血、感染、阴囊水肿等并发症,老年患者需加强心肺功能监测与基础疾病控制,儿童患者关注并发症特殊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025-10-22 10:58:52
  • 疝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疝气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中1岁以下婴儿疝气有自愈可能需避腹压增加行为且可用疝气带,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的成人用疝气带姑息;手术有传统疝修补术(术后疼痛明显、复发率稍高)、无张力疝修补术(用补片、减疼痛复发、恢复快)、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要求高);特殊人群中婴儿超1岁未自愈或嵌顿需手术,老年手术前要评估控制基础疾病,女性妊娠加重产后需评估手术注意盆腔差异。 一、非手术治疗 1.婴儿疝气:1岁以下婴儿的疝气有一定自愈可能,因该阶段婴儿腹壁肌肉可随生长发育逐渐增强。需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使用疝气带压迫疝环,但要注意疝气带松紧度,防止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需定期随访观察疝情况。 2.成人非手术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成人,可使用疝气带缓解症状,起到暂时阻止疝内容物突出的作用,但这只是姑息性措施,无法根治,需定期评估病情变化,若疝情况加重则需考虑手术。 二、手术治疗 1.传统疝修补术:包括巴西尼法等术式,是将腹壁薄弱部位进行缝合修补,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复发率相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稍高。 2.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补片材料填补腹壁缺损,可减少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多数疝气患者,尤其是复发疝等情况,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3.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操作,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双侧疝、复发疝等情况,手术视野清晰,能更精准地进行疝修补,但对手术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1岁前密切观察疝气情况,若超过1岁仍未自愈或疝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需及时手术。护理中避免婴儿腹压增加因素,如减少哭闹、防治便秘等。 2.老年患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并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需稳定血糖,以降低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风险。 3.女性患者:妊娠期间女性疝气可能因腹压增加而加重,产后需评估疝情况,手术时需注意盆腔解剖结构与男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025-10-22 10:56:05
  • 除腋臭手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从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注意、穿着要求、疼痛管理和恢复观察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短期内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增加蛋白质摄入、穿宽松棉质衣物、适度缓解疼痛及密切观察恢复情况,青少年、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各有相关特别注意事项。 活动限制 术后短期内要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如过度上举、外展等动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对于年轻的体力劳动者,术后需要适当休息,减少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时间,因为剧烈活动可能会牵拉到手术部位,导致伤口裂开等情况。例如,术后1周内尽量避免进行打篮球、俯卧撑等上肢用力较大的运动。 饮食注意 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加重伤口肿胀、疼痛等不适。同时,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术后恢复。比如,可多给儿童患者准备鸡蛋羹、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穿着要求 穿着上要选择宽松、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摩擦手术部位。尤其是女性患者,术后要避免穿着紧身的内衣,选择宽松的棉质胸罩,减少对腋下伤口的压迫。对于老年患者,皮肤相对较为松弛且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更要注意穿着舒适,防止衣物对伤口造成不良影响。 疼痛管理 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放松心情来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等。如果疼痛较为明显,不要自行盲目使用止痛药,应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与成人不同,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情绪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疼痛不适,并向医生反馈。 恢复观察 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更要加强对伤口及全身情况的观察,因为这类患者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2025-10-22 10:54: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