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甲状腺肿瘤、胃肠肿瘤、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程东峰,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外科一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国家医师资格临床实践技能考试考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考官,2018年度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上海考区优秀考官。 美国UCSF、德国UKE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德国Hamburg-Eppendorf 医院进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2007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11年度“瑞金医院先进员工”称号,201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肿瘤、胃肠肿瘤、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展开
  • 阑尾炎的术后并发症有什么

    阑尾炎术后有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相关的切口感染(儿童需密切观察切口)、腹腔脓肿(老年症状可能不典型);出血相关的腹腔内出血(儿童病情变化迅速);肠梗阻中的粘连性肠梗阻(儿童需早期活动防发生);还有阑尾残株炎(根据病情处理)。 腹腔脓肿:包括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等。多因阑尾残端处理不当、腹腔内残留积血积液继发感染所致。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包块等表现,盆腔脓肿可伴有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通过超声、CT等检查可协助诊断。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发生腹腔脓肿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更要重视早期的监测和诊断。 出血相关并发症 腹腔内出血: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需高度警惕腹腔内出血。儿童患者发生腹腔内出血时,由于其循环系统代偿能力相对有限,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需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必要时需再次手术止血。 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炎术后常见的肠梗阻类型,与手术创伤、局部炎症反应等导致腹腔内粘连有关。患者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在术后早期活动较少等因素可能增加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需鼓励儿童在术后早期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阑尾残株炎 多因阑尾残端保留过长,术后残株发生炎症,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如右下腹疼痛、发热等。对于有此类情况的患者,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处理,如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切除残株等。

    2025-09-24 12:21:05
  • 腹膜炎有哪些症状

    腹膜炎最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剧烈腹痛可随炎症扩散波及全腹,腹膜刺激征有与原发病灶相关的压痛、按压抬手疼痛加剧的反跳痛及不同人群腹肌紧张程度有差异的腹肌紧张,全身症状包括机体对炎症反应的发热及病情严重时的感染中毒表现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腹痛 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持续性剧烈腹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且难以缓解,多由原发疾病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可波及全腹。不同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因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腹肌紧张程度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腹痛同样剧烈且持续存在。 二、腹膜刺激征 (一)压痛 腹部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或弥漫性压痛,压痛部位往往与原发病灶相关,如阑尾炎引发的腹膜炎,右下腹会有明显压痛。 (二)反跳痛 当医生按压腹部某部位后迅速抬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此为反跳痛,是腹膜受炎症刺激的重要体征。 (三)腹肌紧张 腹膜受到炎症刺激后,腹部肌肉会出现紧张状态,成人腹肌紧张相对明显,而儿童由于腹壁薄、肌肉力量弱等因素,腹肌紧张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仍存在肌肉紧张表现。 三、全身症状 (一)发热 机体对腹腔内炎症的反应可导致发热,体温可升至38℃~39℃甚至更高,若为严重感染性腹膜炎,体温可能持续高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波动或伴有寒战等表现。 (二)感染中毒表现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相关表现,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这是由于腹腔内大量细菌毒素吸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致。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中毒表现可能更易迅速加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025-09-24 12:20:26
  • 酸渣丸治疗脂肪瘤吗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有脂肪部位一般生长缓慢小的通常无需特殊医疗干预较大或有不适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目前无证据表明酸渣丸对脂肪瘤有明确治疗功效特殊人群如儿童不应随意尝试未经验证药物成年人群应摒弃缺乏循证依据的治疗方式遵循正规医学诊疗指南有脂肪瘤问题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诊疗方案。 一、脂肪瘤的医学定义及常规情况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有脂肪的部位,一般生长缓慢,多数无明显症状,较小的脂肪瘤通常无需特殊医疗干预,定期观察其变化即可,而较大或有不适症状的脂肪瘤可考虑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 二、酸渣丸与脂肪瘤治疗的循证分析 目前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尚无证据表明酸渣丸对脂肪瘤具有明确的治疗功效。循证医学强调基于科学研究证据来判断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截至当前公开的医学文献及临床研究,未发现酸渣丸通过何种科学机制能针对脂肪瘤发挥治疗作用,也没有相关临床数据支持酸渣丸可用于脂肪瘤的治疗。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更不应随意尝试未经验证的药物(如酸渣丸)来处理脂肪瘤问题。因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药物可能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因药物成分不明等情况对儿童身体造成潜在不良影响。而对于成年人群,也应摒弃缺乏循证依据的治疗方式,遵循正规的医学诊疗指南,若有脂肪瘤相关问题,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根据脂肪瘤的具体情况(如大小、部位、症状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如观察随访或手术等正规治疗手段。

    2025-09-24 12:19:43
  • 腹腔镜后正确睡姿

    腹腔镜手术后的正确睡姿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一般建议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可根据个人舒适度调整睡姿,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但具体睡姿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1.术后6小时内: 患者通常需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通畅,并减少头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2.术后6小时后: 当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以根据个人舒适度调整睡姿。通常可以采取侧卧、仰卧或半卧位。 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3.注意翻身: 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患者应定期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应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伤口。 4.床垫和枕头的选择: 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以保证颈部和头部的自然伸展。 5.特殊情况: 如果患者有其他合并症或特殊情况,如呼吸困难、心脏疾病等,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睡姿。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保持特定的体位或采取特殊的呼吸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因此最好在术后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如果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此外,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有助于促进康复,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暖,并避免强光刺激。 总之,腹腔镜手术后的正确睡姿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保持正确的睡姿可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术后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9-24 12:18:59
  • 碘伏和碘酒有什么不同

    碘伏由聚维酮与碘结合成不定型复合物,有效成分是元素碘,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且性质稳定保存时间长,适合儿童孕妇等;碘酒是碘、碘化钾及乙醇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游离碘,刺激性强,多用于完整皮肤消毒,乙醇易挥发稳定性差,儿童用碘酒可能刺激优先选碘伏,特殊人群用需遵医疗建议。 一、成分组成 1.碘伏是由聚维酮与碘结合形成的不定型复合物,主要有效成分是元素碘,通过逐步释放碘发挥杀菌作用。 2.碘酒是碘、碘化钾及乙醇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游离碘,依靠游离碘的氧化作用杀菌。 二、刺激性差异 1.碘伏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适合儿童、孕妇等皮肤黏膜较娇嫩人群使用。 2.碘酒刺激性较强,使用时会让皮肤有明显刺痛感,对黏膜有较强刺激,不建议用于黏膜部位及皮肤破损较严重处。 三、适用范围区别 1.碘伏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如伤口、注射部位、口腔黏膜等的消毒,适用范围较广。 2.碘酒多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对黏膜有较强刺激性,一般不用于黏膜消毒,且对于深度伤口等情况使用需谨慎。 四、稳定性不同 1.碘伏性质相对稳定,保存时间较长,开封后在一定条件下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消毒效力。 2.碘酒中乙醇易挥发,稳定性较差,需密封保存,且保存时间相对较短,挥发后消毒效果会降低。 五、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皮肤娇嫩,使用碘酒可能造成较大刺激,应优先考虑使用碘伏;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也需遵循医疗建议,确保安全,碘伏相对更适合这类人群使用场景下的消毒需求,使用时需注意按照正确的消毒方法操作,避免不当使用对特殊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2025-09-24 12:18: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