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添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池添雨,女,副主任医师,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宣武医院消化科。我一直在消化科病房、胃镜室工作,这使我能够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随时把握患者病情变化,直接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胃镜做了多久可以吃东西

    胃镜检查后进食时间分情况,普通胃镜未取活检者检查后1-2小时可少量饮水,4-6小时可恢复正常饮食但避刺激性食物,儿童老人需特殊对待;胃镜下取活检者需禁食2小时,后进温凉无渣半流食,24小时内避刺激性等食物,儿童老人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 一、普通胃镜检查后 若检查时未取组织活检,一般在检查结束后1-2小时可少量饮用温水,若无不适,可逐渐过渡到进食温凉、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随后可根据情况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和量,通常检查后4-6小时可恢复正常饮食,但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是因为普通胃镜对消化道黏膜刺激相对较小,身体恢复较快。对于儿童,由于其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需更加谨慎,检查后进食时间可能需适当延长,且食物要更细软。 对于老年人,若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差或存在基础疾病,进食时间可能也需适当推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量流食开始,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 二、胃镜下取组织活检后 取活检后胃肠道黏膜存在一定损伤,一般需要禁食2小时,之后可先饮用少量温水,若无不适,可进食温凉、无渣的半流食,如蛋羹、软面条等,进食量宜少。24小时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过热、过冷及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因为取活检后胃黏膜有创面,过早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儿童在取活检后,家长需格外注意其饮食管理,严格按照上述时间和食物要求进行,密切关注儿童有无腹部不适、黑便等情况。老年人取活检后除了注意饮食外,还需更密切监测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9-11 12:43:09
  • 肝硬化性生活传染吗

    肝硬化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导致肝硬化的病因可能有传染性,如乙肝、丙肝病毒可通过无防护性生活传播,血吸虫感染也可能致肝硬化但性传播少见,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性生活传染风险,有肝硬化者应明确病因,对有传染性病因采取防护措施,且性生活要适度。 但导致肝硬化的病因可能有传染性 1.病毒性肝炎相关病因 乙肝: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包括精液等)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如果性伴侣没有乙肝抗体,在无防护的性生活中就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进而发展为肝炎,长期迁延不愈可能导致肝硬化。对于有乙肝的患者,其性伴侣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以预防感染。 丙肝: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丙肝患者的精液等体液中也可能存在丙肝病毒,无防护的性生活可能导致丙肝病毒传播,丙肝病毒感染后也容易慢性化,逐渐进展为肝硬化等。 2.其他可能有传染性的病因 寄生虫感染相关: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肝硬化,如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污染水源等,人接触后感染血吸虫,虫卵在肝脏等组织沉积,引起炎症反应等,长期可导致肝硬化。但通过性生活传播血吸虫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主要是通过接触疫水等途径感染。 总之,肝硬化本身不传染,但引起肝硬化的某些病因可能具有传染性,需根据具体病因来判断性生活是否有传染风险。如果本身有肝硬化,应积极明确病因,对于可能有传染性的病因相关情况,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肝硬化患者在性生活中也需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肝脏负担。

    2025-09-11 12:39:49
  • 吃完饭还饿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还饿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糖尿病、甲亢。 一、生理性因素 吃饭后还饿可能是正常生理性因素导致。如果身体基础代谢较高或者进行了较大运动量,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平时可多吃富含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较粗的食物来缓解,比如肉类、蛋类、豆类、全麦面包、蔬菜等。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所以会常出现吃完饭还感觉饿的状况。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控制饮食:合理安排每日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2.保证运动量: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3.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如双胍类药物中的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2)注射用药:包括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类的药物如艾塞那肽等。但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因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致使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等。甲亢的治疗方法如下。 1.使用硫脲类药物:包括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来减少酪氨酸的碘化,从而降低甲状腺激素合成。 2.碘131治疗。 3.手术治疗。 总结概况提示:吃完饭还饿的原因有多种,生理性因素无需特殊处理,而糖尿病和甲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

    2025-09-11 12:35:22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会自愈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一般不会自愈,其会在胃内持续定植,破坏胃黏膜防御机制引发免疫炎症反应,儿童和老年人群感染后胃炎也难自愈,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四联疗法等规范治疗以清除病菌、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 从医学研究角度分析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其会在胃内持续定植。例如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若不进行治疗,胃炎相关的炎症表现会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从病理生理机制来看,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等物质会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引发免疫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不会自发消退。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群体: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炎情况也不会自愈。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而且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炎相关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如反复腹痛等,若不及时干预,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老年群体: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炎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更易导致胃炎难以自愈。并且老年人往往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的使用等,所以更需要积极干预。 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一般采用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的四联疗法等进行治疗,以清除幽门螺杆菌,缓解胃炎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

    2025-09-11 12:32:25
  • 胃病看什么科

    胃病可涉及内科和其他科室,消化内科诊治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出现突发严重胃部不适等危急情况要去急诊科,需手术治疗的胃部疾病如胃癌等要转至胃肠外科,不同年龄患者诊疗有差异。 一、内科 1.消化内科:胃病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范畴,消化内科是诊治胃病的主要科室。许多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等都属于消化内科的诊疗范围。例如,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消化内科医生会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如儿童患慢性胃炎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因素有关,而老年人患胃病可能与器官功能衰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相关,消化内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疗。 二、其他可能涉及的科室 1.急诊科:如果出现突发的严重胃部不适,如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危急情况,应前往急诊科就诊。例如,胃穿孔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刀割样,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诊范畴,需要立即进行救治。 2.胃肠外科:当胃部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如胃癌、胃巨大息肉、严重的胃溃疡合并穿孔等情况,患者需要转至胃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儿童患需要外科手术的胃部疾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需要专业的胃肠外科医生进行精细操作。

    2025-09-11 12:2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