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池添雨副主任医师(4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池添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池添雨,女,副主任医师,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宣武医院消化科。我一直在消化科病房、胃镜室工作,这使我能够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随时把握患者病情变化,直接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家中常备的胃药有哪些

    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缓解相关症状代表药物碳酸氢钠片需注意特殊人群使用;H?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结合组胺H?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代表药物西咪替丁需关注老年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最后步骤代表药物奥美拉唑需注意特殊人群及不良反应;胃黏膜保护剂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代表药物铝碳酸镁和枸橼酸铋钾需注意特殊人群禁用等;促胃肠动力药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症状代表药物多潘立酮需注意特殊人群慎用遵医嘱。 作用原理:通过中和胃酸来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 代表药物:碳酸氢钠片,它能迅速中和胃酸,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不过,孕妇及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因为碳酸氢钠可能会影响体内酸碱平衡,孕妇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抑酸剂 H?受体拮抗剂 作用原理:选择性竞争结合组胺H?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 代表药物:西咪替丁,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能抑制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进而影响其他同时服用药物的代谢过程。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时更需密切关注,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且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腹泻等。 质子泵抑制剂 作用原理: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代表药物:奥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可能因肝肾功能衰退影响药物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便秘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钙吸收等。 胃黏膜保护剂 作用原理: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袭。 代表药物:铝碳酸镁,它不仅可以中和胃酸,还能吸附胆汁酸等,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孕妇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孕妇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影响胎儿钙代谢等,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铝蓄积等问题。枸橼酸铋钾,在胃酸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禁用,因为铋可能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 促胃肠动力药 作用原理: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的排空,从而缓解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代表药物:多潘立酮,能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但孕妇慎用,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的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时也需权衡利弊,另外,心脏病患者(如心律失常)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时可能存在风险,需遵医嘱。

    2025-11-04 13:27:05
  • 经常放屁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经常放屁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排出肠道内多余气体及一定程度反映肠道健康状况,坏处是影响社交形象且可能提示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摄入过多产气食物等问题,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经常放屁也需关注并相应处理。 一、经常放屁的好处 (一)排出肠道内多余气体 人体在消化过程中,会分解食物产生一些气体,如吞咽空气、肠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等都会产生气体,放屁是将这些多余气体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维持肠道内气体的平衡,避免因气体积聚过多导致腹胀等不适。例如,正常饮食情况下,肠道内会不断产生气体,通过放屁排出可减轻腹部的胀满感。 (二)一定程度反映肠道健康状况 正常的放屁频率和气味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肠道功能。比如,当肠道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放屁的频率和气味可能较为稳定;若肠道菌群失调等情况发生时,可能会出现放屁增多或气味异常等改变,从而提醒人们关注肠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肠道问题,如某些肠道感染、消化不良等情况可能会通过放屁的变化体现出来。 二、经常放屁的坏处 (一)影响社交形象 在公共场合频繁放屁会让人感到尴尬,影响个人的社交形象,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在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或需要保持良好形象的情境下,频繁放屁会带来社交困扰。 (二)可能提示某些健康问题 1.消化不良:如果经常放屁且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例如,进食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会加重肠道消化负担,导致产气增多,频繁放屁。 2.肠道疾病:某些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经常放屁,如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肠道功能紊乱,产气增多;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则可能因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等因素出现放屁增多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腹泻、便秘等症状。 3.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果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碳酸饮料等,也会导致经常放屁。这类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较多气体,从而引起放屁频繁。例如,大量食用豆类后,其中的低聚糖等成分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气体,导致放屁增多。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经常放屁若伴有腹痛、腹泻等情况,需警惕是否是饮食不当或肠道感染等问题,应注意调整儿童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易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对于老年人,经常放屁可能与消化功能减退、肠道蠕动减慢等有关,要关注其整体身体状况,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更应重视,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肠道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2025-11-04 13:25:56
  • 胃嗳气是怎么回事?

    胃嗳气是胃内气体经食管从口腔排出的生理现象,生理性成因是进食吞入过多空气及食用易产气食物,病理性因素有胃肠道疾病(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其他系统疾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因饮食不规律等,老人因胃肠蠕动减退,孕期因激素及子宫压迫,儿童需培养良好进食习惯,老人要清淡易消化饮食、适量运动,孕期需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立即平卧来应对嗳气相关情况。 一、胃嗳气的定义及生理性成因 胃嗳气是指胃内气体通过食管从口腔排出的一种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生理性成因主要包括:进食过程中吞咽过多空气,例如快速进食、饮用碳酸饮料、嚼口香糖等情况,会使大量气体进入胃肠道,随后通过嗳气排出;此外,食用豆类、洋葱、土豆等易产气食物,也可能导致胃内气体增多从而引发嗳气,此类生理性嗳气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且不伴随其他严重消化系统异常表现。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胃嗳气 1.胃肠道疾病相关:胃炎患者胃黏膜存在炎症损伤,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可能导致嗳气发生;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异常,胃内环境紊乱,也易引发嗳气症状;消化不良时,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进而引起嗳气,同时可能伴有腹胀、早饱等表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也常伴随嗳气症状。 2.其他系统疾病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胃嗳气,例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时,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从而引发嗳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代谢减缓,胃肠道功能受影响,也可能出现嗳气情况。 三、不同人群胃嗳气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儿童胃嗳气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过量食用零食等因素有关。家长需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进食时嬉笑打闹,控制零食摄入,以减少因吞咽过多空气或消化不良导致的嗳气。若儿童频繁嗳气且伴随腹痛、呕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系统疾病。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退,胃动力不足,更容易出现胃嗳气情况。日常应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可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动力,减轻嗳气症状。 3.孕期女性: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以及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胃部,胃肠功能受影响,较易出现胃嗳气现象。饮食上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饭后可适当活动但不宜立即平卧,以缓解因子宫压迫导致的胃肠不适及嗳气情况。

    2025-11-04 13:22:29
  • 肝硬化腹水患者能活几年

    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期受病因、Child-Pugh分级、并发症、治疗干预效果及生活方式影响,不同情况差异大,需综合多因素个体化评估其预后与生存期。 一、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期的因素 (一)病因差异 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硬化预后有别,若为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经规范抗病毒等治疗,部分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若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若能严格戒酒,配合治疗,相较于持续饮酒者预后相对较好;而丙肝相关肝硬化,若能及时发现并规范抗丙肝病毒治疗,对生存期改善有积极作用。 (二)Child-Pugh分级 1.A级:该分级下患者肝功能损害较轻,5年生存率约80%左右,此类患者经积极治疗腹水等情况,生存期相对较长。 2.B级:肝功能损害程度中等,5年生存率约60%,患者需密切监测病情,积极控制腹水等并发症。 3.C级:肝功能损害严重,5年生存率约20%,患者预后相对较差,需更积极且精细的治疗及病情管理。 (三)并发症情况 1.肝性脑病:若患者出现肝性脑病,会明显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加重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大大缩短生存期。 2.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量较大时可危及生命,若反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3.肝肾综合征:此并发症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也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不利因素。 (四)治疗干预效果 规范的治疗对于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比如针对腹水的利尿等治疗、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或戒酒等治疗,若治疗依从性好,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反之,若治疗不规范或不依从,病情易迅速恶化,缩短生存期。 (五)生活方式影响 1.饮食方面:长期高蛋白、高盐饮食会加重腹水等病情,而合理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维持患者营养状况,对延长生存期有帮助。 2.作息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及肝脏的修复等功能,不利于病情控制,规律作息、适当休息则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维持,对生存期产生积极影响。 二、不同情况的大致生存期范围 总体而言,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轻者经过规范治疗且病情控制良好,可存活数年甚至更长时间;重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如数月至1-2年)因并发症等原因危及生命。但具体到每个患者,需综合上述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不能一概而论给出一个绝对统一的生存期数值,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反应等多方面情况来综合判断其预后及大致可能的生存期。

    2025-11-04 13:20:59
  • 黄疸18必须住院吗

    黄疸18是否必须住院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新生儿黄疸18mg/dL通常建议住院;成人黄疸18μmol/L-180μmol/L需分情况,18μmol/L左右因一过性因素引起可不住院但需排查原因,180μmol/L左右多需住院;不同年龄、病史等因素也有影响,儿童非新生儿、老年人、有肝脏基础病史或胆道手术史等情况出现黄疸18时更倾向或需要住院。 一、新生儿黄疸18mg/dL的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黄疸值达到18mg/dL时,通常建议住院观察。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较高的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18mg/dL已接近光疗干预的临界值,早产儿或有高危因素(如感染、溶血等)的新生儿,即使胆红素值未达18mg/dL也可能需要住院。在住院期间会进行光疗等治疗措施,监测胆红素变化等情况。 二、成人黄疸18μmol/L-180μmol/L不同情况 1.成人血清总胆红素18μmol/L左右:如果是成人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至18μmol/L左右,且是因一过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饮酒等引起,一般不需要住院。但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如完善肝功能、肝炎标志物、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肝脏、胆道等疾病。 2.成人血清总胆红素180μmol/L左右:当成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至180μmol/L左右时,多提示存在较明显的肝胆系统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等,通常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会通过详细的检查来明确病因,例如进行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以判断胆道情况,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针对肝炎进行保肝等治疗,针对胆道梗阻进行解除梗阻等处理。 三、不同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 1.年龄因素 儿童除新生儿外,如婴幼儿出现黄疸值18相关情况,也要综合考虑。如果是婴儿肝炎综合征导致的黄疸18,往往需要住院系统治疗,因为婴儿自身的代谢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密切监测和针对性治疗。 老年人出现黄疸18时,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对黄疸的耐受能力差,且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以更倾向于住院,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严重病因并进行治疗。 2.病史因素 有肝脏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乙肝病史,出现黄疸18时,可能提示病情复发或加重,需要住院进行肝病相关的全面评估和治疗。 有胆道手术史的患者,出现黄疸18可能提示胆道再梗阻等情况,需要住院明确原因并处理。

    2025-11-04 13:19: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