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内科学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内科学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展开
  • 在外中暑怎么办

    中暑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初步处理后还需预防后续损伤,特殊人群降温有注意事项,儿童、老人有不同护理要点,严重时需送医。 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对于儿童,可使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过冷的水刺激身体。 也可以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帮助散热,但要注意不要直接对着患者吹冷风,尤其是不能让风直吹头部,以免导致头部血管收缩,影响散热。 有条件的话,可将患者浸泡在30℃左右的凉水中,不过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浸泡的方法,防止溺水。 特殊人群降温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擦拭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降温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孕妇则要注意降温过程中腹部的保护,避免低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对于儿童,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水或专用的儿童电解质饮品;老人饮用时也要缓慢,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暂停饮水,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补充。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高热不退(体温超过40℃)、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对于儿童,要特别留意其精神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因为儿童中暑后可能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人则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是否因中暑而加重,如是否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 预防后续损伤 即使患者经初步处理后症状有所缓解,也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因为中暑可能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潜在影响,如肾功能损伤等。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要让患者多休息,避免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促进身体恢复。儿童需要家长加强护理,观察恢复期间的表现;老人则要家人密切陪伴,关注身体的后续变化。

    2025-10-11 10:53:02
  • 氧中毒的五个表现

    氧中毒有五个表现,肺型氧中毒主要是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咳嗽、呼吸困难等,有慢性肺部疾病者更易发生;神经型氧中毒可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等,儿童更易受影响;眼型氧中毒表现为早产儿视网膜相关病变等,需严格控早产儿氧浓度和时间;溶血型氧中毒有红细胞破坏等,有红细胞代谢缺陷者更易发生;循环系统相关表现有血压下降等,老年人群病情变化更复杂。 1.肺型氧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加重,伴随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研究表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导致肺部损伤,出现上述呼吸系统相关表现。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高浓度吸氧时更易发生肺型氧中毒,因为其肺部本身存在基础病变,对氧的耐受性更差。 2.神经型氧中毒:可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眩晕、幻听、抽搐等表现。这是因为高浓度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电生理活动。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比成人更易受高浓度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吸氧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神经型氧中毒的相关表现。 3.眼型氧中毒:早产儿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引发眼型氧中毒,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失明等。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尚不完善,高浓度氧会破坏正常的血管生长调节机制,所以对于早产儿吸氧需要严格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以降低眼型氧中毒的发生风险。 4.溶血型氧中毒:可能出现红细胞破坏增加、血红蛋白尿等表现。高浓度氧可使红细胞内的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损伤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坏。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病史的人群,在高浓度吸氧时更易发生溶血型氧中毒,因为这类人群红细胞本身存在代谢缺陷,对氧自由基的抵御能力较弱。 5.循环系统相关表现: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等情况。高浓度氧可影响血管平滑肌的功能,导致血管扩张,进而引起血压降低。对于老年人群,本身循环系统功能有所减退,在发生氧中毒出现循环系统表现时,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加强监测和及时处理。

    2025-10-11 10:52:20
  • 甲醇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甲醇中毒症状按阶段及系统有不同表现,神经系统早期有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进展期有视物模糊等,呼吸系统有呼吸加快等,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等,还会因甲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相应症状,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 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在摄入甲醇后,早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因为甲醇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甲醇进入人体后,部分会在肝脏经醇脱氢酶代谢为甲醛,进而代谢为甲酸,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干扰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正常的神经传导。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甲醇毒性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可能更快。 进展期:随着中毒程度加重,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是因为甲醇及其代谢产物会损害视神经等眼部相关的神经组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抑制,大脑功能受到极大影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下降,在甲醇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加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 呼吸系统症状: 中毒后可能出现呼吸加快等表现。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试图通过加快呼吸来排出体内的一些酸性代谢产物等。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甲醇中毒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调等,影响了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孕妇在甲醇中毒时,呼吸系统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氧供,需要特别关注。 消化系统症状: 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甲醇的代谢产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儿童在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可能会因为呕吐等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甲醇代谢产生的甲酸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意识障碍加重等。酸中毒会影响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例如对心血管系统也会产生影响,导致心率失常等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合并甲醇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危险。

    2025-10-11 10:51:00
  • 中暑怎么恢复

    中暑后要先脱离高温环境,然后进行体表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等,婴幼儿需谨慎),体内降温一般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意识清楚者可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等,要监测病情,症状未缓解等要送医,恢复后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再暴露高温环境。 降温处理 体表降温: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对于儿童,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速度要适中,避免孩子着凉。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隔开,防止冻伤,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娇嫩,更要谨慎使用冰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左右观察一次皮肤情况。也可以让中暑者浸泡在18-2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帮助散热,但对于意识不清的中暑者要避免溺水。 体内降温:对于重度中暑者,可采用冰水灌肠或胃灌洗的方法,但这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在现场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主要还是依靠体表降温等方法。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果中暑者意识清楚,能配合饮水,可给予适量的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呕吐。对于婴幼儿,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水分,因为婴幼儿的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过量饮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等问题。例如,可以每10-15分钟给婴幼儿喂几毫升含有少量盐分的水。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中暑者的体温、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如果中暑者的症状在经过上述处理后没有缓解,或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高热不退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暑者,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及时送医。 恢复后的护理 中暑者在症状缓解后,仍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帮助身体恢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要尽量选择在凉爽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2025-10-11 10:50:15
  • 吃螃蟹中毒有什么症状

    吃螃蟹中毒后会出现多种症状,消化系统方面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儿童更易严重;神经系统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抽搐、意识模糊等,老年人风险相对更高;过敏人群有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及呼吸道鼻塞、流涕、咳嗽、呼吸困难等;还可能有全身乏力、血压下降等,孕妇中毒还会影响胎儿。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吃螃蟹中毒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轻度中毒可能有头痛、头晕的表现,这是因为毒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等受到一定干扰;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是毒素对周围神经产生影响,阻碍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更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这是毒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本身有所减退,且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吃螃蟹中毒后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难恢复,风险也相对更高。 过敏反应相关症状 如果是对螃蟹过敏的人群吃了螃蟹,会出现过敏相关症状。皮肤方面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这是因为机体接触螃蟹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从而出现皮肤的过敏表现;呼吸道可能出现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过敏原刺激,发生水肿、痉挛等,影响呼吸功能。过敏体质的人群,尤其是本身有明确螃蟹过敏史的人,吃螃蟹后发生中毒(过敏反应)的风险极高,需要格外警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其他可能症状 有些吃螃蟹中毒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这是因为毒素进入体内后,影响了机体的能量代谢等过程,使得患者感觉浑身没有力气;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方面的症状,是由于毒素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等,导致血压调节失衡。孕妇吃螃蟹中毒后,不仅自身健康受影响,还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所以孕妇更要避免食用可能导致中毒的螃蟹,且出现中毒症状时需谨慎处理。

    2025-10-11 10:47: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