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展开
  • 肺结节每天吃芋头能散结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每天吃芋头能使肺结节消散,肺结节成因复杂,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处理,芋头含丰富营养可作均衡饮食一部分,但不能当作肺结节治疗措施。 肺结节的相关情况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等。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后修复形成)、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铍等)、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等)、吸烟、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愈后遗留)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肺结节的处理,需要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比如定期随访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穿刺活检等)以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等。 芋头的营养及对健康的一般影响 芋头富含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适量食用芋头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患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等,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人群,则需要根据自身疾病的饮食要求来合理安排芋头的食用量。例如糖尿病患者食用芋头时,需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总之,不能依赖每天吃芋头来解决肺结节问题,对于肺结节相关情况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的评估和处理,而芋头可作为日常均衡饮食的一部分,但不能将其视为针对肺结节的治疗措施。

    2025-09-10 14:16:52
  • 肺癌会有传染性吗

    肺癌不具有传染性,它是肺部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突变致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无病原体传播机制,与传染病不同,不同人群肺癌发病风险不同但不会传染,家长无需因孩子与肺癌患者接触担忧,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人群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风险。 从疾病本质角度分析 肺癌是由于肺部的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且不受控制而形成的。其病变局限在患者自身的肺部组织及相关部位,不会像传染病那样,通过某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例如,即使与肺癌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一起生活、工作等,也不会被感染上肺癌。 与传染病的区别 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并且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有明确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等特点。而肺癌不存在这样的病原体传播机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的人群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以及有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只是肺癌发病风险有所不同,但这都不是导致肺癌传染的原因。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但肺癌不会在儿童和成人之间传染,家长无需因孩子与肺癌患者接触而过度担忧肺癌会传染给孩子;对于有肺癌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要注重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肺癌发病风险,如戒烟、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

    2025-09-10 14:15:28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恶性肿瘤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于恶性肿瘤,其癌细胞具无限增殖等恶性特征,不同人群患癌风险有别,长期吸烟、男性、有肺部慢性疾病史者风险较高。 其恶性肿瘤的相关特征体现 细胞生物学行为:肺癌细胞的生长失去正常调控机制,不断无序增殖,与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调控不同。正常细胞会在适宜环境下生长、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而肺癌细胞不受这种正常调控的约束,持续分裂增殖形成肿瘤团块。 侵袭与转移能力:肺癌细胞可以突破基底膜等结构,侵犯周围正常组织。例如,肿瘤细胞可向周围肺组织浸润,还能进入淋巴管和血管,随着淋巴液或血液流到身体其他部位,在远处定植生长形成转移灶。像转移到脑部时,会引起头痛、呕吐、偏瘫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转移到骨骼时,会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情况。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有所不同。例如,长期吸烟人群(每天吸烟量较多、吸烟年限较长)患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因为烟草中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癌变。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总体上可能略高于女性,但这也与女性暴露于二手烟、厨房油烟等致癌因素有关。有肺部慢性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的患者,其肺癌发生的几率相对更高,因为肺部长期的炎症刺激等因素会影响肺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增加细胞恶变的可能性。

    2025-09-10 14:14:06
  • 肺癌病人会传染吗

    肺癌不具传染性因是自身细胞异常病变无传播病原体,与传染病本质区别是无个体间传播的病原体,对于肺癌患者家属等无需过度隔离但可因共同危险因素如家庭吸烟等共同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风险。 一、肺癌不具有传染性 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是由于人体自身的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异常增殖,进而形成癌细胞并不断生长、扩散。肺癌并非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不具备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与传染病的本质区别 传染病的核心是存在能在个体间传播的病原体,病原体可从传染源通过一定传播途径感染易感人群。而肺癌是自身细胞的异常病变,没有类似病原体的传播因子,不存在从肺癌患者向他人传播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大量医学研究已证实,与肺癌患者共同生活、工作、接触等日常行为不会导致肺癌的传染。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肺癌患者的家属及其他密切接触者,无需因担心传染而过度隔离或产生心理负担。但需注意,肺癌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相关,例如家庭中若有长期吸烟的成员,可能同时增加其他家庭成员患肺癌的风险,此时建议家庭成员共同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等,以降低整体患癌风险,这是基于共同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而非针对肺癌的传染问题。

    2025-09-10 14:12:50
  • 肺癌早期会传染给其他人吗

    肺癌早期不会传染给其他人,其发生与内在遗传易感性及外在致癌因素如长期吸烟、接触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等有关,无传染性病原体,不具备传染病传播机制,不同人群肺癌早期均无传染他人情况,有肺癌家族史亲属需注意避免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是因家族遗传易感性等增加患病风险,非肺癌传染导致。 一、肺癌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从细胞层面来看,肺癌是由于肺部细胞的基因突变、异常增殖等导致的。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使得细胞发生突变,逐渐发展为癌细胞,但这种突变仅在自身机体内部细胞间发展,不会传播给他人。 二、与传染病传播的本质区别 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这些病原体可以在不同个体间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而肺癌没有这类特定的致病病原体,所以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来说,肺癌早期都不存在传染给他人的情况。例如老年人群体,长期处于可能接触致癌因素的环境中也只是自身患癌风险增加,不会将癌症传染给身边人;女性如果有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等致癌因素,同样是自身发生肺癌的风险因素,而非会传染给他人。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其亲属需注意避免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等,但这也不是因为肺癌会传染,而是因为家族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增加了患病风险,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降低风险。

    2025-09-10 14:12: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