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李凯主治医师(12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李凯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展开
  • 左肋骨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左肋骨疼痛病因复杂,涉及外伤性因素(如肋骨骨折与软组织损伤、胸壁肌肉劳损)、非外伤性胸壁疾病(如肋软骨炎、带状疱疹)、内脏疾病牵涉痛(如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病变)以及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女性、慢性病史患者)注意事项。诊断需明确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等,通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处理原则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加强监测并个体化治疗。 一、外伤性因素 1.1肋骨骨折与软组织损伤 直接暴力(如车祸、跌落)或间接暴力(如挤压伤)均可导致肋骨骨折,典型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及呼吸时疼痛加剧。X线或CT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数量,若合并气胸或血胸需紧急处理。软组织损伤(如挫伤、拉伤)多见于运动损伤,疼痛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MRI检查可辅助诊断。 1.2胸壁肌肉劳损 长期重复性动作(如搬运重物、伏案工作)或姿势不良(如含胸驼背)可导致肋间肌、胸大肌等肌肉劳损,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休息或热敷后可缓解。需注意职业性损伤的预防,如调整工作台高度、定期拉伸等。 二、非外伤性胸壁疾病 2.1肋软骨炎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表现为第2~4肋软骨肿胀、压痛,病程可迁延数月。需与感染性肋软骨炎(如结核杆菌感染)鉴别,后者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 2.2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可引发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簇状水疱,疼痛呈灼烧样或刺痛感,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肿瘤患者)。抗病毒治疗需在发病72小时内启动,以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三、内脏疾病牵涉痛 3.1心血管系统病变 冠心病心绞痛可表现为左胸压榨性疼痛,向左肩或左臂放射,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更剧烈,持续30分钟以上,需立即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主动脉夹层破裂疼痛呈撕裂样,可放射至背部,CT血管造影为确诊手段。 3.2消化系统病变 胃食管反流病可引发胸骨后烧灼感,与进食相关,胃镜检查可明确食管黏膜损伤。胰腺炎疼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向左肩放射,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为特征。 3.3呼吸系统病变 肺炎或胸膜炎可引发深呼吸时胸痛,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可见炎症浸润影。肺栓塞疼痛呈突发性,可伴呼吸困难、咯血,D-二聚体及CT肺动脉造影为诊断关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老年人群 需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检测可评估风险。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多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胸闷或乏力,需完善运动负荷试验。 4.2妊娠期女性 需排除妊娠相关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子宫破裂),超声检查为首选。肋间神经炎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加重,需谨慎使用止痛药物。 4.3慢性病史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感染风险,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延缓伤口愈合。肿瘤患者需警惕骨转移,PET-CT检查可辅助诊断。 五、诊断流程与处理原则 1.病史采集需明确疼痛性质(锐痛/钝痛)、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放射范围。 2.体格检查重点为胸壁压痛、呼吸音及心音听诊。 3.辅助检查首选胸部X线,必要时行CT或MRI。 4.处理原则:外伤性因素需制动及止痛治疗;非外伤性因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内脏疾病需多学科会诊。 左肋骨疼痛病因复杂,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特殊人群需加强监测,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2025-10-17 14:18:51
  • 胸腔积液不治疗要紧吗

    胸腔积液不治疗是否要紧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一般影响不大但需密切观察,而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会有危害,如影响呼吸功能致呼吸困难等,还会导致原发病进展,像肺炎旁胸腔积液不治疗会使肺炎加重等,总之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通常带来诸多危害应及时就医治疗,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需密切观察其变化。 一、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 1.情况说明:部分健康人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可能会有少量胸腔积液,如胸膜腔正常的润滑作用产生的极少量积液,这种情况下不治疗一般影响不大,有可能会自行吸收。例如,正常人体胸腔内有5-15ml的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在一些特定生理波动下可能出现极少量增加,但通常不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可密切观察。 2.年龄因素:对于儿童,若为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由于其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好,不治疗时需密切关注积液变化情况,因为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需警惕积液对呼吸等功能产生潜在影响;对于老年人,若本身基础疾病较少,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时也要定期复查,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少量积液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有变化。 3.生活方式:如果是因短时间内剧烈运动等生活方式引起的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在不治疗时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注意休息,观察积液变化。 二、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的危害 1.影响呼吸功能 机制:病理性胸腔积液会占据胸腔空间,影响肺的扩张。例如,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等病理性积液,随着积液量增加,肺组织受压,通气功能受限,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胸闷等症状,且活动后加重。研究表明,大量胸腔积液时,肺组织受压面积超过一定比例,就会明显影响气体交换。 年龄因素:儿童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时,由于其呼吸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情况,因为儿童的胸廓弹性等功能与成人不同,肺组织相对更娇嫩,受压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显著;老年人本身呼吸功能有一定减退,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时呼吸功能恶化更快,可能迅速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病史因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肺功能较差,合并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时,呼吸功能受损会进一步加重,导致缺氧等情况更严重,可能诱发心肺功能衰竭。 2.导致原发病进展 机制:不同病因的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原发病会持续发展。比如肺炎旁胸腔积液,若不治疗,肺炎会进一步加重,感染可能扩散,引发脓胸等更严重的肺部感染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不治疗,肿瘤会继续生长、转移,病情会迅速恶化,因为胸腔积液为肿瘤细胞提供了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播散。 年龄因素:儿童患恶性胸腔积液等情况不治疗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更活跃,原发病进展会更快,对身体的损害更严重;老年人患肿瘤等疾病合并胸腔积液不治疗时,原发病进展也会加速,因为老年人身体的抗肿瘤等免疫等功能减退,肿瘤更容易失控生长。 生活方式: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合并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时,原发病进展会更快,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等,影响身体对原发病的抵抗能力,例如吸烟患者患肺炎旁胸腔积液不治疗时,肺炎加重的风险更高。 综上,胸腔积液不治疗是否要紧不能一概而论,少量生理性胸腔积液需密切观察,而病理性胸腔积液不治疗通常会带来诸多危害,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7 14:18:19
  • 人为什么会得肺癌

    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吸烟(烟草中致癌物质损伤肺部细胞DNA致突变)、空气污染(室外的PM2.5等污染物及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厨房油烟)、职业暴露(石棉工人接触石棉纤维、煤矿工人接触煤烟粉尘等)、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患者时其他家庭成员风险增高且常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肺部慢性疾病(如COPD患者因肺部炎症损伤修复易异常增殖,肺结核患者愈合后瘢痕组织可能癌变)。 一、吸烟因素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不断损伤肺部细胞的DNA,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逐渐发展为癌细胞。例如,有研究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连续吸烟超过20年的人群,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男性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男性通常吸烟率相对较高,但女性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二、空气污染因素 1.室外空气污染:室外空气中的PM2.5(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肺癌的致病因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有害物质会进入肺部,对肺部细胞造成损伤。例如,在一些工业发达、汽车保有量高的城市,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受到室外空气污染的影响,儿童由于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单位体重吸入的空气量更多,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老年人肺部功能逐渐衰退,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下降,也更易受影响。 2.室内空气污染: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以及厨房油烟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人群,如家庭主妇等,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油烟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反复吸入会对肺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 三、职业暴露因素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患肺癌风险增高。例如,石棉工人长期接触石棉纤维,石棉纤维会进入肺部,引起肺部组织的纤维化和细胞的异常增生,最终导致肺癌。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烟、粉尘等,也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不同职业的人群接触致癌物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从事这些高危职业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如佩戴专业的防护口罩等,以减少致癌物质的吸入。 四、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在肺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肺癌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肺癌的风险可能会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例如,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等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会增加。但遗传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通常需要与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才会导致肺癌的发生。 五、肺部慢性疾病因素 一些肺部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肺部长期存在炎症和损伤,肺部组织不断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容易发生异常增殖,从而增加了肺癌的发生几率。肺结核患者在病情愈合后,肺部瘢痕组织也可能发生癌变。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状况的人群,肺部慢性疾病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老年COPD患者由于肺部功能已经有所下降,同时合并慢性疾病,患肺癌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2025-10-17 14:18:02
  • 两侧胸口疼是怎么回事

    两侧胸口疼可能由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原因引起。心血管系统中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可致两侧胸口疼;呼吸系统里胸膜炎(与呼吸相关、有不同感染表现)、气胸(起病急、有特定人群及诱因)会引发;骨骼肌肉系统的肋软骨炎(局部按压痛)、肌肉劳损(劳累后酸痛)可导致;消化系统的胃食管反流病(灼烧样痛、伴反酸烧心)、胆囊炎胆结石(进食油腻后不适)也会出现。出现两侧胸口疼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自身相关情况。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原因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引起两侧胸口疼。典型的心绞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一般持续3-5分钟,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例如,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胸痛症状,且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增加,男性相对女性在绝经前发病风险较低,但绝经后风险接近。 急性心肌梗死也可表现为两侧胸口疼,疼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是非常危急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2.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两侧胸口疼,多与心肌重构、心功能不全等有关。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也可能有胸痛表现,尤其是流出道梗阻明显时,运动等可诱发胸痛,这类疾病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更需关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相对多见。 二、呼吸系统相关原因 1.胸膜炎 炎症刺激胸膜可引起两侧胸口疼,疼痛与呼吸运动相关,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类型,多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化脓性胸膜炎多有高热、寒战等感染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胸膜炎,但结核性胸膜炎在青少年中相对较多见。 2.气胸 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可引起两侧胸口疼,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起病急骤,常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也可见于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老年人,突然用力、剧烈咳嗽等可诱发气胸。 三、骨骼肌肉系统相关原因 1.肋软骨炎 肋软骨发生炎症反应,可出现两侧胸口局部疼痛,按压时疼痛可加重,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隐痛,活动、深呼吸等可能会使疼痛稍有变化,各年龄均可发病,劳累、外伤等可能是诱因。 2.肌肉劳损 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等导致胸部肌肉劳损,也会引起两侧胸口疼,疼痛多为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重体力劳动者等不同年龄人群。 四、消化系统相关原因 1.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胸骨后及两侧胸口的灼烧样疼痛,常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进食后尤其是饱食、平卧时易发作,各年龄均可发病,肥胖、饮食不规律等是常见诱因。 2.胆囊炎、胆结石 胆囊或胆管的病变可引起右侧胸口下方牵涉痛,部分患者可能感觉两侧胸口不适,疼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如果出现两侧胸口疼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或CT、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同生活方式、病史的人群,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2025-10-17 14:16:55
  • 浸润性肺腺癌怎么分期

    浸润性肺腺癌的TNM分期系统包括T分期(依肿瘤大小、位置及侵犯周围组织等分T1-T4)、N分期(按区域淋巴结转移分N0-N3)、M分期(据有无远处转移分M0-M1,M1再分M1a、M1b),临床分期依T、N、M组合分为Ⅰ-Ⅳ期,特殊人群分期需结合各自特点谨慎全面评估。 一、TNM分期系统 (一)T分期 T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所在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情况来划分。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未累及主支气管;或肿瘤最大径>3cm但≤5cm,且符合上述肺或脏层胸膜包绕等条件。例如T1a为肿瘤最大径≤1cm,T1b为肿瘤最大径>1cm但≤2cm,T1c为肿瘤最大径>2cm但≤3cm。 T2:肿瘤最大径>5cm但≤7cm;或肿瘤具有以下任何一项特征: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侵犯脏层胸膜;肿瘤部分阻塞支气管引起肺不张或肺炎。其中T2a为肿瘤最大径>3cm但≤5cm,T2b为肿瘤最大径>5cm但≤7cm。 T3:肿瘤最大径>7cm;或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部位,如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或全肺肺不张、肺炎。 T4:肿瘤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部位,如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或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或同一肺叶内出现多个孤立性肿瘤结节。 (二)N分期 N分期是根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划分。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淋巴结。 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三)M分期 M分期是根据有无远处转移来划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M1又可进一步分为M1a(孤立肿瘤结节位于对侧肺叶,或出现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M1b(远处转移)。 二、临床分期 根据T、N、M分期的组合,将浸润性肺腺癌分为以下几期: Ⅰ期:包括ⅠA期(T1a-cN0M0)和ⅠB期(T2aN0M0),此时期肿瘤相对较局限,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Ⅱ期:包括ⅡA期(T2bN0M0、T1-2aN1M0)和ⅡB期(T2bN1M0、T3N0M0),Ⅱ期肿瘤有一定程度的区域淋巴结累及,但尚无远处转移。 Ⅲ期:包括ⅢA期(T1-3N2M0、T4N0-1M0)和ⅢB期(T3-4N2M0、T任何N3M0),Ⅲ期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更复杂,或肿瘤侵犯范围较广,但可能还未出现远处转移。 Ⅳ期:包括ⅣA期(T任何N任何M1a)和ⅣB期(T任何N任何M1b),此时期有远处转移。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分期评估时需更谨慎全面地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以准确判断分期;儿童患者患浸润性肺腺癌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情况,分期评估需结合儿童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可能需要更细致地通过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T、N、M情况;有基础病史如心脏病、肺部基础疾病等的患者,在分期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础病史对肿瘤评估的影响,例如基础肺部疾病可能影响对肿瘤大小、侵犯范围等的判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精准进行分期。

    2025-10-17 14:16: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