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则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霍则军 男,出生于1969年8月,现任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毕业后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01年在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在日本千叶医疗生命科学综合病院,进修运动医学及中医药学现代研究。2004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展开
个人擅长
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展开
  • 温水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温水泡脚有诸多益处,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还能辅助防治疾病,如预防感冒、缓解足部问题等,但不同年龄人群泡脚有不同要求,部分足部严重不适者需谨慎。 缓解疲劳 经过一天的活动,脚部会积累较多代谢废物,温水泡脚能通过温热刺激,放松足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身体疲劳感。从神经调节角度看,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温水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向大脑传递放松信号,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无论年轻人工作学习后还是老年人日常活动后,都能通过温水泡脚缓解疲劳。 改善睡眠 有研究显示,合适温度的温水泡脚可使人体体温先升高后降低,这种体温变化过程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进而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失眠人群,每天坚持温水泡脚15-20分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睡眠。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对水温、泡脚时长等要求略有不同,比如儿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水温也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辅助防治疾病 预防感冒:足部有众多穴位与人体脏器相连,温水泡脚可刺激足部穴位,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感冒有一定帮助。尤其是体质较弱、易患感冒的人群,在季节变化时坚持温水泡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冒发生率。 缓解足部问题:对于患有轻度足部冻疮、足部轻微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温水泡脚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辅助缓解相关症状。但如果足部有较严重的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适合泡脚,需及时就医处理。老年人如果有糖尿病足等情况,泡脚时更要格外谨慎,需确保水温合适,且泡脚后仔细检查足部情况,避免因水温不当或泡脚时间过长导致足部损伤加重。

    2025-08-05 14:46:03
  • 竹笋是发物吗

    从循证医学角度无确凿依据表明竹笋是严格普遍认定的发物,但特定个体食用竹笋可能有身体反应差异,正常人群适量吃一般无异常,特殊身体状况人群如过敏者、儿童、有基础胃肠道疾病者食用后可能有不同问题,均非因竹笋绝对是发物,而是与个体差异或自身状况相关。 一、发物的定义及相关争议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但从循证医学角度,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表明竹笋属于严格意义上普遍被认定的“发物”。然而,对于特定个体而言,食用竹笋后可能出现身体反应差异。 二、竹笋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影响 竹笋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正常人群适量食用竹笋一般不会引发异常健康问题,但对于一些本身存在特殊身体状况的人群,如患有某些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等)的个体,食用竹笋后可能因个体的过敏易感性而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类似“发物”引发疾病加重的表现,但这并非是竹笋本身绝对作为“发物”的普遍规律,而是基于个体的过敏体质差异。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过量食用竹笋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但这也不是因为竹笋是“发物”导致,而是与儿童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相关,过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超出了儿童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人群,大量食用竹笋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不适,但同样不是因为竹笋是传统意义上绝对的“发物”,而是与食物对胃肠道的物理刺激及个体胃肠道的基础状况有关。

    2025-08-05 14:43:46
  • 睡觉浑身出汗湿透是什么原因

    盗汗可能与环境、饮食、精神、感染、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缺钙等有关,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盗汗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 1.生理性原因 环境因素: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盖的被子过厚,可能会导致出汗增多。 饮食因素:睡前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饮用了咖啡、浓茶等,可能会刺激神经,引起出汗。 精神因素:睡前过度紧张、兴奋、焦虑等,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出汗。 2.病理性原因 感染:如结核病、肺炎等,感染后会导致身体发热,从而引起出汗。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会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引起出汗。 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引起出汗。 其他: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会引起出汗。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导致出汗增多。 如果盗汗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饮食清淡等。如果是由于环境因素或精神因素引起的盗汗,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放松心情等方式来缓解。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盗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此外,对于儿童来说,盗汗可能与缺钙有关,可以适当补充钙剂。 总之,睡觉浑身出汗湿透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2025-08-05 14:41:57
  • 锁阳怎么吃

    锁阳是一种寄生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食用方法有锁阳泡水、锁阳泡酒、锁阳煮粥、锁阳煲汤等,这些食用方法简单方便,且具有不同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锁阳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儿童、孕妇、高血压患者、感冒患者等人群应避免食用锁阳。 1.锁阳泡水:将锁阳切成薄片,放入杯子中,用沸水冲泡,焖5-10分钟后即可饮用。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合日常饮用。 2.锁阳泡酒:将锁阳和白酒按照1:10的比例混合,浸泡15-30天后即可饮用。锁阳泡酒具有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的功效,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3.锁阳煮粥:将锁阳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粥,可加入适量的红枣、桂圆等食材,具有滋补肝肾、润肠通便的功效。 4.锁阳煲汤:将锁阳和其他食材一起煲汤,如羊肉、鸡肉、排骨等,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锁阳虽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的食用建议: 1.儿童:锁阳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宜食用锁阳,以免影响身体发育。 2.孕妇:孕妇的身体较为敏感,不宜食用锁阳,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3.高血压患者:锁阳具有一定的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锁阳,以免加重病情。 4.感冒患者:锁阳性温,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锁阳,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锁阳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但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中医师。

    2025-08-05 14:37:34
  • 夜晚睡觉出汗多怎么办

    夜间睡觉出汗多(盗汗)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疾病、药物、精神心理等。可尝试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使用某些药物、调整精神心理状态、中医调理等方法。如盗汗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适宜的睡眠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 选择舒适的睡衣和被褥。 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 2.治疗原发疾病: 如果盗汗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盗汗,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如果怀疑药物引起盗汗,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4.调整精神心理状态: 压力、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导致盗汗。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盗汗可能与阴虚火旺有关,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食疗、中药调理等。 对于儿童,尤其是幼儿,盗汗可能与生理性多汗有关,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盗汗严重、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着凉。 对于成年人,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盗汗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对盗汗问题有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8-05 14:35: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