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则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霍则军 男,出生于1969年8月,现任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毕业后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01年在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在日本千叶医疗生命科学综合病院,进修运动医学及中医药学现代研究。2004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展开
个人擅长
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展开
  • 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柿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增强免疫力等益处,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但空腹大量食鞣酸易增胃柿石风险,某些成分对心血管有潜在益处,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儿童需适量食用、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咨询医生后决定食用情况。 一、营养成分与基础功效 柿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护视力等有一定益处;钾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和血压平衡。 二、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促进肠道蠕动: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对于预防和缓解便秘有一定帮助。例如,相关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使肠道蠕动频率增加,有助于保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 2.可能存在的风险:但需注意,柿子中含有较多鞣酸,若空腹大量食用,鞣酸可能与胃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长期积累可能增加胃柿石形成的风险,因此应避免空腹食用柿子。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柿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例如,研究发现柿子中的一些活性物质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可能对维持正常血压有一定辅助作用。不过,具体机制仍需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但从现有研究基础来看,其对心血管系统存在一定潜在益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柿子含糖量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柿子,建议在血糖控制平稳且医生评估允许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量食用柿子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问题,且儿童食用时需注意避免整颗吞食,以防发生呛噎等危险情况,故儿童应适量食用柿子。 3.胃肠功能较弱者:胃肠功能较弱者食用柿子需格外注意,除了可能因鞣酸引发胃柿石风险外,还可能因柿子的寒凉性质加重胃肠不适,此类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2025-10-16 11:44:08
  • 去肝火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保证充足规律睡眠、用冥想深呼吸等调节情绪来调整生活方式,选择菊花苦瓜芹菜等具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并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通过点按太冲穴等穴位按摩或专业医师针灸来辅助,同时孕妇按摩太冲穴需谨慎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禁服成人清肝药。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肝脏代谢与排毒,成年人每日应维持7~8小时规律睡眠,儿童需依年龄保障充足休息,婴儿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良好睡眠有助于肝脏自我修复与肝火缓解。 2.情绪调节: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易致肝火亢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舒缓情绪,每日定时进行10~15分钟冥想练习,维持身心平和,利于肝火调摄。 二、饮食调理 1.适宜食物选择:多摄入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如菊花,可泡水饮用,《中药学》记载菊花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苦瓜富含维生素及苦瓜苷等成分,有清热泻火之效,可清炒或凉拌食用;芹菜含膳食纤维与挥发油,能平肝清热,建议凉拌或煮汤。 2.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取,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类食物易加重体内燥热,助长肝火,需严格控制摄入。 三、中医理疗辅助 1.穴位按摩:太冲穴为肝经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第一跖骨底后方凹陷中,每日用拇指适度点按太冲穴,每次1~3分钟,可起到疏肝理气、泄肝火的作用,但孕妇需谨慎操作,避免刺激引发不适。 2.针灸干预:专业中医师可通过针刺肝经相关穴位来调理肝火,如行间穴等,需由具备资质的医师规范操作,依据个体体质差异精准施针,以达疏肝泄热之效,但儿童应优先避免针灸,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格外谨慎,太冲穴刺激可能影响子宫状态,应避免强力按压;儿童去肝火应首选非药物方式,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与作息习惯来改善,如保证蔬菜、水果摄入,避免熬夜等,严禁自行使用成人清肝泻火类药物,以防对儿童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6 11:43:50
  • 桂圆莲子百合红枣的功效与作用

    桂圆富含营养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内有痰火等忌服,孕妇需谨慎;莲子含多种成分可养心安神益肾涩精,中满痞胀等忌服;百合有生物碱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风寒咳嗽等忌服;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湿盛中满等不宜服用;四者搭配能增强功效改善气血不足不适,食用要适量,特殊人群谨慎,最好遵医嘱。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心悸失眠者。但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孕妇食用需谨慎,过量可能会引起不适。 莲子 营养成分与功效:莲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养心安神、益肾涩精的功效。临床研究发现,莲子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有辅助治疗作用,还能固涩精气,对于肾虚遗精、尿频等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适合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遗精滑精者。但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便秘人群不宜大量食用莲子。 百合 营养成分与功效: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合对咳嗽、咳痰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还能减轻焦虑、改善睡眠,对于阴虚燥咳、虚烦惊悸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肺燥干咳、心神不宁者。但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红枣 营养成分与功效:红枣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红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等有改善作用,还能滋养血液,改善面色萎黄等血虚症状。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寒、血虚萎黄者。但湿盛中满或有积滞、痰热者不宜服用。 桂圆莲子百合红枣搭配食用,能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多种不适症状。但在食用时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特殊人群如孕妇、患有慢性疾病者等更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

    2025-10-16 11:42:58
  • 艾草泡脚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艾草泡脚可促进足部血管扩张以加速血液循环,助氧气营养输送及代谢废物排出,对血液循环不畅致手脚冰凉有改善但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泡脚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从中医理论具祛湿散寒功效,能缓解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关节酸痛但寒湿较重伴严重关节病变需结合正规医疗,刺激足部经络穴位及气味温热可放松身心改善睡眠,不过长期严重失眠者仅作辅助,孕妇需谨慎使用,儿童泡脚要严格控水温且不建议低龄频繁使用。 一、促进血液循环 艾草中含有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泡脚时通过温热刺激足部皮肤,可使足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研究显示,足部血管扩张后,能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有助于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更好地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对于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等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尤其适用于冬季手脚易冷的人群,但需注意若本身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泡脚时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二、祛湿散寒 从中医理论角度,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而艾草性温,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艾草泡脚时,其温热效应结合药物成分的渗透,能帮助驱散体内寒湿之气。对于因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关节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比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导致关节不适者,适当进行艾草泡脚可能会减轻不适,但对于寒湿较重且伴有严重关节病变的人群,仅靠艾草泡脚难以替代正规医疗治疗,需结合其他措施。 三、改善睡眠 足部分布着众多经络穴位,艾草泡脚时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身体机能。研究发现,艾草的气味及温热刺激能起到一定的放松身心作用,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从而对睡眠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不过,睡眠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长期严重失眠人群,艾草泡脚可作为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失眠治疗。另外,孕妇群体需谨慎使用艾草泡脚,因为艾草有一定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进行艾草泡脚时要严格控制水温,避免烫伤,且不建议低龄儿童频繁使用艾草泡脚。

    2025-10-16 11:41:57
  • 维他命属于凉性还是热性

    现代医学中维他命无凉性或热性界定传统中医牵强关联富含维生素食物属性且与现代定义不同儿童应均衡饮食避过度补剂孕妇等需遵医嘱合理补充基础疾病人群按疾病管理要求补充维他命相关物质。 一、现代医学视角下维他命无“凉性”或“热性”属性界定 现代医学中,维他命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按化学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B族(包括B1、B2、B6、B12等)、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类别。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与生理作用,如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抗氧化等;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与骨骼代谢等,但现代医学体系中并无“凉性”或“热性”这类传统中医概念来界定维他命。 二、传统中医对维他命相关物质的属性认知(需注意与现代医学区分) 传统中医对食物或药物的寒热属性划分是基于其性味归经等理论。然而,现代所指的维他命并非传统中医中单纯以食物形态存在的物质。若从传统中医角度牵强关联,例如某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能被归为热性或凉性,但这并非直接针对维他命本身。比如,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在传统中医认知中可能被认为有一定凉性,但这是基于水果整体的性味,而非仅针对其中的维生素成分,且这种传统认知与现代医学对维他命的科学定义不同,现代医学不依据此类传统寒热属性来描述维他命。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点 对于儿童群体,应通过均衡饮食获取各类维他命,避免过度依赖维生素补充剂,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均衡是获取充足维他命的关键方式,若盲目补充可能存在风险;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特定维他命以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但这也与维他命本身的“凉性”“热性”无关,而是基于其生理需求的科学补充;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C等时,需考虑相关疾病对饮食及营养补充的特殊要求,这同样是从现代医学的疾病管理角度出发,而非围绕维他命的传统寒热属性。

    2025-10-16 11:41: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