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身上有多少穴位
人体穴位分为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脉有经络归属和固定定位可调节身体部位脏腑功能,奇穴有穴名和位置未归入十四经是补充分布分散可灵活选取,阿是穴无固定位置以病变或压痛部位为穴基于病症局部反应体现以痛为腧。 一、十四经穴 人体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任脉、督脉上,共计361个。这些穴位有明确的经络归属和固定的定位,在经络气血运行及疾病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和脏腑功能调节,比如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可用于调理肺部及上肢经络相关病症。 二、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其数量不固定。例如,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腰眼穴在腰部,对腰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奇穴是对十四经穴的补充,其分布较为分散,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具体病症灵活选取。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等,它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以病变部位或压痛部位等作为穴位。其数量也不固定,当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痛时,相应的压痛点往往可作为阿是穴进行针灸等治疗,以缓解局部的不适症状,它是基于病症局部的反应来确定的穴位,体现了中医“以痛为腧”的特点。
2025-10-16 10:42:46 -
粑粑有血迹是怎么回事
大便中有血丝通常与肛裂、痔疮、肠道炎症等有关。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肛裂: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致使大便过于干燥,排泄物被强行挤入肛门时,就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破裂从而出血。对于肛裂的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各类药物,比如: 1.润滑性泻药,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减少对肛门的刺激和损伤。 2.容积性泻药,能增加粪便体积,帮助排便顺畅。 3.渗透性泻药,可改善肠道内环境,利于排便。 二、痔疮:肛门处有肉团,在大便时会出现疼痛、出血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例如: 1.化痔片,有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 2.槐角丸,可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3.脉之灵,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地奥司明片,可缓解痔疮引起的不适症状。 三、肠炎:当患者出现肠炎时,会有便血、粪便不成形等表现,也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如果发生肠道炎症,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可服用如下药物: 1.诺氟沙星,可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2.庆大霉素,有助于控制炎症。 由于导致大便带血的病因较为复杂,所以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在医生指导下准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总结:大便带血可能是肛裂、痔疮、肠道炎症等引起,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相应药物等,且病因复杂需进一步检查诊断。
2025-10-16 10:42:21 -
孕妇能吃鱼腥草吗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正常饮食时孕妇适量吃鱼腥草一般无明显安全问题,过敏体质孕妇应避免食用以防过敏,有特殊病史孕妇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道需谨慎且建议经医生评估,孕妇食用时应控制摄入量,有疑问或特殊健康状况最好咨询专业医生获个性化建议。 一、孕妇适量食用鱼腥草的安全性 从现有科学研究来看,正常饮食情况下孕妇适量吃鱼腥草一般无明显安全性问题。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多种成分,适量摄入时,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其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对部分孕期正常食用鱼腥草人群的观察研究,未发现因食用鱼腥草引发孕妇中毒、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的普遍报道。 二、特殊情况需谨慎对待 1.过敏体质孕妇:若孕妇本身属于过敏体质,对鱼腥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类孕妇应避免食用鱼腥草,以防过敏反应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2.有特殊病史孕妇:如果孕妇存在胃肠道疾病等特殊病史,过量食用鱼腥草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症状。因此这类孕妇食用鱼腥草时需格外谨慎,建议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三、食用建议 孕妇食用鱼腥草时应控制摄入量,以适量为主。同时,为确保安全,若孕妇对是否能吃鱼腥草存在疑问或自身有特殊健康状况,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如孕周、健康状态等)给出个性化建议,避免因不当食用带来潜在风险。
2025-10-16 10:41:40 -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枳壳有理气宽中可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气机阻滞引发的胸胁气滞胀满疼痛等症状且有行滞消胀能改善食积痰滞引起的腹胀促进消化的功效,孕妇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气虚体弱人群需遵医嘱谨慎使用,脾胃虚弱无积滞者应避免使用。 一、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1.理气宽中: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枳壳中的有效成分可调节胃肠运动,对胃肠平滑肌具双向调节作用,能改善气机阻滞引发的胸胁气滞、胀满疼痛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其通过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发挥宽中理气功效,有助于缓解气滞导致的腹部胀满不适。 2.行滞消胀: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枳壳对食积不化、痰滞气阻等引起的腹胀有良好改善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帮助消化积滞食物,对食积气滞所致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有一定缓解效果,相关动物实验通过检测胃肠动力指标等证实其行滞消胀作用机制。 二、枳壳的禁忌 1.孕妇慎用:枳壳具一定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可能影响妊娠过程,尤其孕早期孕妇,使用不当易增加流产风险,故孕妇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2.气虚体弱人群慎用:枳壳主要针对气滞实证,气虚体弱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等,使用枳壳可能进一步耗气,加重气虚状况,此类人群需遵医嘱谨慎使用。 3.脾胃虚弱无积滞者忌用:枳壳行滞消胀作用较强,脾胃虚弱且无食积、气滞等实证表现者使用后,可能损伤脾胃正气,致脾胃功能减弱,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应避免使用。
2025-10-16 10:41:07 -
有哪些药物可以补脾益肠胃
党参具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可改善脾胃虚弱致消化不良儿童使用需谨慎,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功且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运化失常一般人群适用孕妇需咨询医生,茯苓能健脾宁心调节胃肠菌群改善运化失常致泄泻一般人群可用特殊人群遵医嘱,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改善泄泻调节胃肠黏膜功能一般人群适用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党参 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能调节胃肠功能,对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等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通过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来发挥补脾益肠胃的功效,适用于一般脾胃虚弱人群,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因其脏器功能发育未完善,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是否适用。 二、白术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药理研究显示其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运化失常等问题,一般人群适用,但孕妇使用时需咨询医生,评估药物对胎儿及自身的影响风险。 三、茯苓 茯苓能健脾宁心,其有效成分有助于调节胃肠菌群,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运化失常,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等有一定改善作用,一般人群可用于补脾益肠胃,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时也需遵循医生建议。 四、山药 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等有改善作用,能通过调节胃肠黏膜功能等发挥补脾益肠胃的功效,一般人群适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时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10-16 10:3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