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则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霍则军 男,出生于1969年8月,现任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毕业后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01年在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在日本千叶医疗生命科学综合病院,进修运动医学及中医药学现代研究。2004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展开
个人擅长
针灸和中医治疗失眠、颈肩腰腿痛,以及男科疾病。展开
  • 槐莲豆泡水有什么功效

    目前无足够科学依据证实槐莲豆泡水有特定明确功效,关于其相关研究有限,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应避免随意饮用槐莲豆泡水,一般健康人群也不应将其作为常规保健饮品大量饮用。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等,由于目前缺乏槐莲豆泡水对这类人群影响的科学研究数据,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应避免随意饮用槐莲豆泡水,因为不清楚是否会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不建议随意饮用槐莲豆泡水,以免带来未知的健康风险。而对于一般健康人群,如果想要通过饮用某种物质来保健,也应该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在没有明确科学依据支持其功效的情况下,不建议将槐莲豆泡水作为常规的保健饮品来大量饮用。

    2025-10-16 10:20:31
  • 干黄豆煮水喝能退烧吗

    干黄豆煮水不能退烧,发烧时应科学处理,儿童体温38.5℃以下可物理降温,≥38.5℃或不适遵医嘱用退热药物,成人也可先物理降温,持续升高或伴严重症状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人群处理发烧均需谨慎,勿用无科学依据方法以免延误病情或致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身体状况不同,儿童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处理发烧情况时更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自行采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如干黄豆煮水退烧等,以免延误病情或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成人若随意采用不科学的方法退热,也可能会掩盖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2025-10-16 10:20:21
  • 风寒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风寒感冒的引发因素包括生活方式(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过度劳累)、年龄因素(儿童、婴幼儿、老年人)、女性特殊时期(生理期等)、有慢性病史人群(肺卫功能弱),人体劳累过度致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之邪趁虚侵袭肌表发病,儿童因机体发育未完善、抵抗力弱易患,老年人卫外功能减弱易发病,女性生理期抵抗力降易发病,慢性病史人群肺卫功能弱易发病且病情重、恢复长。

    2025-10-16 10:20:04
  • 宝宝内火重脾胃虚怎么治疗

    宝宝内火重脾胃虚可通过饮食、生活、中医等方面调理,婴儿期和幼儿期有不同注意事项。饮食上选清淡易消化健脾清热食物,忌辛辣油腻刺激及甜食;生活中保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中医可推拿按摩或遵医嘱中药调理,婴儿期调理更精细保暖,幼儿期要引导饮食、配合调理且中药需正规医院辨证。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对于宝宝内火重脾胃虚,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具有健脾清热作用的食物。例如山药,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将山药做成山药粥,易于宝宝消化吸收,能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还可以给宝宝吃南瓜,南瓜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南瓜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吃蔬菜水果,像苹果,苹果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切成小块让宝宝食用;梨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对于内火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给宝宝煮梨水喝,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宝宝因寒凉食物摄入过多损伤脾胃。 2.饮食禁忌 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类食物会加重宝宝内火,且不易消化,加重脾胃负担。 减少甜食的摄入,过多的甜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宝宝脾胃虚弱的情况加重。 二、生活护理 1.作息规律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宝宝年龄小,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脾胃功能的调养。一般来说,婴幼儿每天需要保证12-15小时的睡眠时间,让宝宝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晚上尽量早睡,白天可以适当安排小睡。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利于宝宝进入深度睡眠,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脾胃功能的恢复。 2.适度运动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比如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家长帮助宝宝活动四肢;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鼓励其进行爬行、走路等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散发内火。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宝宝过度疲劳。 三、中医调理 1.推拿按摩 对于宝宝内火重脾胃虚,可采用小儿推拿的方法。例如摩腹,家长可以将手掌搓热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摩腹可以促进宝宝胃肠蠕动,调节脾胃功能;还有捏脊,让宝宝俯卧,家长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椎骨两侧开始,交替向上捏起皮肤,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部,每次捏3-5遍,每天1-2次,捏脊对调理宝宝脾胃、改善内火重的情况有一定帮助,但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宝宝皮肤。 2.中药调理 需在专业中医医生的辨证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比如一些具有健脾清热作用的中药方剂,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因为宝宝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中药的使用要谨慎,且不可自行盲目给宝宝服用中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宝宝 婴儿期宝宝胃肠功能更弱,在进行饮食调理时,食物的选择和制作要更加精细,如水果要打成泥状,粥要煮得非常软烂。生活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加重脾胃虚的情况,因为婴儿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在推拿按摩时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操作。 2.幼儿期宝宝 幼儿期宝宝开始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在饮食上仍需要家长引导,要避免宝宝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和运动习惯,同时在中医调理时,要配合宝宝的意愿,让宝宝能够更好地接受推拿等调理方法。如果考虑使用中药调理,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的中医进行辨证,确保用药安全。

    2025-10-13 13:35:23
  • 血尿和茶色尿的区别

    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外观多样,显微镜下见大量红细胞,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异;茶色尿因含大量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致外观浓茶色等,显微镜下无红细胞见游离血红蛋白等,伴随症状与溶血等原发疾病相关,二者在定义外观、显微镜检查、伴随症状上均有区别。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其外观可表现为淡红色、洗肉水样、血色甚至有血凝块等。产生血尿的原因较多,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像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肿瘤(肾癌、膀胱癌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累及泌尿系统导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血尿的常见病因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出现血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相对常见;而中老年男性血尿则需警惕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可能增加血尿风险。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曾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者,再次出现血尿需高度重视。 茶色尿:通常是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等成分所致。外观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其常见原因包括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蚕豆病等;也可见于挤压综合征等导致大量肌细胞破坏,肌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液并经尿液排出。不同年龄人群中,新生儿出现茶色尿可能与新生儿溶血病等相关;成年人则需排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等情况。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倾向性,但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可能增加茶色尿风险,有相关溶血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茶色尿需及时就医。 显微镜检查差异 血尿:在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大量红细胞。根据红细胞形态还可初步判断血尿来源,若为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异常,呈多形性;若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正常、均一。通过对红细胞形态的观察,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等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比如儿童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成年男性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需考虑泌尿系统结石等情况。 茶色尿:显微镜下一般看不到红细胞,而是能发现大量游离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通过进一步的生化检查等可以明确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是否有溶血相关的症状(如发热、寒战、腰痛等)以及相关病史,能帮助查找茶色尿的原因,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除了茶色尿外,可能伴有贫血、乏力等表现,通过检测酸溶血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伴随症状差异 血尿: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若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血尿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血尿常伴有肾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血尿通常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消瘦等。不同年龄患者伴随症状也有特点,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可能伴有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中老年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血尿可能伴有排尿困难等症状。 茶色尿:伴随症状主要与溶血等原发疾病相关。血管内溶血导致的茶色尿常伴有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表现;挤压综合征引起的茶色尿除了有茶色尿外,还可能伴有肢体肿胀、乏力等表现,挤压综合征常见于有肢体长时间受压病史的人群,如地震、车祸等导致肢体被挤压的情况。不同性别在伴随症状上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可能会影响血尿与茶色尿的判断,需注意排除月经血污染尿液导致的假阳性血尿情况。

    2025-10-13 13:34: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