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去痘印有效的方法

    痘印可通过强脉冲光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作用于痘印中血红蛋白及色素颗粒、刺激胶原再生来改善红黑痘印且多次治疗可提升皮肤色泽与平整度,点阵激光通过刺激皮肤修复机制诱导胶原蛋白新生改善凹陷性及增生性痘印并提升皮肤平整度与外观,常用水杨酸等化学剥脱剂通过促进表皮剥落、加速角质更新改善痘印状况且需依患者皮肤状态精准把控浓度与剂型,含有烟酰胺的产品可抑制黑色素传递、减少色素沉着并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的产品有助于淡化痘印,敏感肌肤患者光电治疗需谨慎选低能量参数且治疗后加强皮肤保湿修复,孕妇优先选温和医学护肤方案避免刺激性治疗方法以保障自身及胎儿安全。 一、光电治疗方法 1.强脉冲光(IPL):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作用于痘印中的血红蛋白及色素颗粒,刺激胶原再生,临床研究显示可有效改善红色及黑色痘印,通过多次治疗能逐步提升皮肤色泽与平整度。 2.点阵激光:通过刺激皮肤修复机制,诱导胶原蛋白新生,对凹陷性痘印及增生性痘印均有改善作用,临床数据表明能显著提升皮肤平整度与外观。 二、化学剥脱术 常用水杨酸、乙醇酸等化学剥脱剂,通过促进表皮剥落、加速角质更新来改善痘印外观,研究证实适当浓度的化学剥脱剂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痘印状况,且不同浓度与剂型的选择需依据患者皮肤状态精准把控。 三、医学护肤产品应用 含有烟酰胺的产品可抑制黑色素传递、减少色素沉着,同时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多项护肤研究肯定了烟酰胺在痘印改善中的作用;此外,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的产品也有助于淡化痘印,通过持续使用可辅助提升皮肤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敏感肌肤患者:光电治疗需谨慎,应选择低能量参数,并在治疗后加强皮肤保湿修复,因敏感肌肤对刺激耐受性低,避免治疗后出现过度反应。 孕妇:优先选择温和的医学护肤方案,避免有刺激性的治疗方法,因孕期皮肤敏感性变化可能影响治疗安全性,需以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为首要原则。

    2025-10-22 10:46:29
  • 蚁咬后红肿痒怎么办

    被蚁咬后,首先要立即脱离环境并清洗叮咬部位,然后局部冷敷,可使用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炉甘石洗剂等治疗,若出现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等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 一、初步处理 1.立即脱离蚁咬环境:迅速离开被蚁叮咬的区域,防止再次被叮咬,这对所有人群都适用,包括儿童、成人及老人等不同年龄层人群,可避免持续受到蚁的侵害。 2.清洗叮咬部位: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肥皂水呈弱碱性,能中和蚁酸,减轻红肿痒等症状。对于儿童,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更要选择温和的清洗方式。 二、局部冷敷 1.冷敷的作用及方法: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叮咬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的红肿和瘙痒。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老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留意冷敷温度和时间。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缓解红肿痒症状。但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老人使用时也要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炉甘石洗剂:有止痒、收敛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蚁咬后的瘙痒症状。儿童和老人均可使用,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部位。 四、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如果被蚁咬后出现全身皮疹、呼吸困难、头晕等过敏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立即就医。儿童过敏反应可能更为迅速且严重,需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老人本身可能有基础疾病,过敏反应可能加重基础疾病,更要及时处理。 2.继发感染:如果叮咬部位出现化脓、红肿加重等继发感染迹象,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群,都应及时就医处理。儿童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发生继发感染,要注意保持叮咬部位清洁,避免搔抓导致感染加重。

    2025-10-22 10:46:14
  • 褐青色痣能永久消除吗

    褐青色痣可通过医疗手段改善但难绝对永久消除,常用激光治疗,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使色素颗粒分解排出,多次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明显改善但部分会复发与个体差异等有关,术后护理中防晒和皮肤护理很重要,不同人群需依自身特点调整以达更好效果降复发可能。 1.原理:利用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能被皮肤中的色素颗粒选择性吸收,然后通过光热效应使色素颗粒破碎、分解,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例如调Q激光,其波长选择针对褐青色痣的色素颗粒进行精准作用。 2.效果及复发情况:经过多次规范的激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褐青色痣可以得到明显改善,颜色变浅、面积缩小。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的情况,这与个体差异有关,比如皮肤修复能力、术后护理等。一般来说,皮肤代谢较快、术后防晒不佳等情况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激光治疗需谨慎选择合适的参数,且术后护理要求更严格,要避免感染等情况影响恢复;成年患者相对而言在治疗配合度和皮肤修复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需要遵循术后护理规范。 术后护理与预防复发 1.防晒: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术后防晒都至关重要。因为紫外线会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活跃,增加色素沉着甚至褐青色痣复发的风险。建议外出时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方式,同时配合使用高倍数的防晒霜。儿童由于皮肤更易受紫外线伤害,应选择儿童专用且温和的防晒产品;成年患者也要根据自身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2.皮肤护理:治疗后皮肤需要一定时间修复,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和护理产品;成年患者在皮肤修复期间也应遵循简单、温和的护理原则。 褐青色痣通过规范的医疗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改善效果,但很难绝对永久消除,且不同人群在治疗及术后护理等方面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可能。

    2025-10-22 10:45:32
  • 痱子出现后会有哪些不适感

    痱子常见瘙痒感因汗腺堵塞刺激神经末梢尤其婴幼儿突出,还有灼热感因汗腺堵塞代谢异常高温高湿时明显,红痱有密集红丘疹炎症重灼热感明显伴轻度肿胀,白痱是浅表小水疱瘙痒轻有轻微灼热水疱破裂短暂不适,脓痱有脓性分泌物伴瘙痒灼热疼痛更显著,婴幼儿皮肤屏障差更敏感搔抓易破损感染影响睡眠情绪,多汗人群发生率高不适感持续久程度重干扰工作生活,有基础病史人群不适感难缓解继发感染风险高更复杂严重。 一、瘙痒感 痱子出现时,皮肤汗腺周围因堵塞引发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局部产生明显的瘙痒感。这是痱子最常见的不适感之一,尤其在婴幼儿群体中更为突出,因婴幼儿皮肤娇嫩且自控能力差,会频繁搔抓患处,可能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引发感染。 二、灼热感 汗腺堵塞后,局部皮肤代谢异常,会出现灼热感。高温高湿环境下,汗液不易蒸发,痱子引发的炎症使皮肤温度相对升高,患者能明显感觉到皮肤有灼热不适,影响日常活动与休息。 三、不同类型痱子的特定不适感 1.红痱:表现为密集分布的红色小丘疹,除瘙痒外,炎症较重时灼热感更明显,皮肤表面可伴轻度肿胀。 2.白痱:多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一般瘙痒感相对较轻,但仍有轻微灼热,水疱破裂后皮肤会有短暂不适。 3.脓痱:在痱子基础上出现脓性分泌物,局部除瘙痒、灼热外,还会伴有疼痛,因脓性物质刺激皮肤,疼痛较其他类型痱子更显著。 四、特殊人群的不适感特点 1.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对痱子引发的瘙痒、灼热等不适感更敏感,搔抓后易致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且不适感可能影响其睡眠与情绪。 2.多汗人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或自身多汗,痱子发生率高,不适感持续时间长且程度可能更重,持续的瘙痒、灼热会严重干扰日常工作生活。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本身存在皮肤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痱子引发的不适感可能更难缓解,且继发感染的风险更高,不适感会更复杂严重。

    2025-10-22 10:45:13
  • 粉刺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单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相关,非炎症性粉刺包括白头粉刺(因毛囊口角化过度致皮脂淤积,常见于青少年额头下巴等)、黑头粉刺(毛囊开口明显表面黑可挤出脂栓,常见T区,青春期及高糖高脂饮食易加重),炎症性粉刺有丘疹(非炎症粉刺基础上炎症反应加重的红色炎性小丘疹,青少年及油性皮肤易现)、脓疱(丘疹基础上含脓液的小疱,破溃流脓,激素波动可诱发,儿童需谨慎)。 一、粉刺的定义 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单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相关,是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的基本损害表现。 二、表现形式 (一)非炎症性粉刺 1.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表现为灰白色小丘疹,直径约1~2毫米,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多因毛囊口角化过度,皮脂淤积在毛囊内形成。常见于额头、下巴等部位,好发于青少年群体,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毛囊口角化异常有关。 2.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毛囊开口明显,表面呈黑色,是因皮脂氧化及灰尘等混杂其中所致,可挤出脂栓,脂栓呈黑色角栓样物质,常见于T区(额头、鼻、下巴),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青春期人群因皮脂腺功能活跃更易出现,生活方式中高糖高脂饮食可促进皮脂分泌,加重黑头粉刺形成风险。 (二)炎症性粉刺 1.丘疹:在非炎症性粉刺基础上,因炎症反应加重,形成红色炎性小丘疹,直径一般数毫米,触之有疼痛感,多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引发炎症,青少年及油性皮肤人群更易出现,病史中有痤疮反复发作人群复发时易先出现丘疹表现。 2.脓疱:在丘疹基础上,毛囊内形成含有脓液的小疱,疱壁薄,破溃后可流出脓液,周围伴有明显红肿,炎症反应较丘疹更重,激素水平波动(如女性经期前后)可能诱发脓疱型粉刺加重,儿童出现脓疱性粉刺需谨慎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2025-10-22 10:44: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