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荨麻疹复发了怎么办

    荨麻疹复发需寻找诱因并规避,包括食物、药物、感染、环境等因素;复发后要及时就医检查与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用药;日常要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生活规律、调节心理、控制环境以预防复发,各年龄段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关方面。 一、寻找复发诱因并规避 1.食物因素:部分人食用鱼虾、蟹贝、蛋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后易引发荨麻疹复发,若既往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复发时需严格避免再次摄入相关食物。儿童若因食物过敏导致荨麻疹复发,要仔细回忆近期饮食,排查可疑致敏食物。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磺胺等可引发变态反应导致荨麻疹复发,用药时需留意,有药物过敏史者更要谨慎。老年人用药种类多,复发时需梳理近期用药情况,排查可能的致敏药物。 3.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复发,感染未控制时易导致病情反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受感染影响。 4.环境因素: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可能引起荨麻疹复发,季节变化、温度湿度改变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有影响,过敏体质者在不同环境下需多加留意,比如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 二、及时就医评估与治疗 1.就医检查:复发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时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等,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及诱因等情况。儿童就医时家长要准确提供发病前后的详细情况。 2.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常用药物有抗组胺药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等症状,但不同人群使用需考虑个体差异,比如儿童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善,用药需谨慎选择合适剂型和剂量范围的药物。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复发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加重病情。儿童皮肤娇嫩,家长要注意给儿童修剪指甲,防止搔抓。 2.生活规律: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 3.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诱发或加重荨麻疹。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4.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打扫、通风,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人群,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防螨床品等进行环境控制。

    2025-10-15 14:49:16
  • 被指甲抓伤怎么处理

    被指甲抓伤后,首先要初步清洁伤口,用清水冲洗再消毒;接着观察伤口情况,判断深浅及是否感染;特殊人群有不同处理,儿童要注意保护暴露部位等,老人因愈合弱要谨慎,伤口复杂或难判断及时就医。 一、初步清洁伤口 1.用清水冲洗:被指甲抓伤后,首先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表面的污垢、细菌等。对于儿童来说,要轻柔地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冲洗,避免因挣扎导致伤口加重。如果是成年人,可自己缓慢而稳定地用清水冲洗伤口10-15分钟左右。 2.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对皮肤刺激性较小,能有效杀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消毒时,用棉球或纱布蘸取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周擦拭,注意不要反复涂抹,以免刺激伤口。对于儿童,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的恐惧和抵触。 二、观察伤口情况 1.判断伤口深浅 浅表伤口:如果伤口较浅,仅伤及表皮层,出血较少,一般经过初步清洁消毒后,可暴露伤口,让其自行愈合。但要注意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其用手搔抓伤口,可给儿童佩戴合适的手套等防护用品。 较深伤口:若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或伤口有明显的异物残留,应及时就医。因为较深的伤口容易感染厌氧菌等,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清创处理,可能还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例如,被生锈的指甲抓伤且伤口较深时,感染破伤风的风险较高,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2.观察是否感染迹象: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渗液增多、发热等感染迹象。如果儿童出现伤口周围红肿明显、哭闹不止且难以安抚等情况,或者成年人发现伤口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三、特殊人群的特殊处理 1.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被指甲抓伤后更要注意清洁和护理。除了上述常规处理外,要特别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儿童接触脏物。如果儿童抓伤部位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要更加注意消毒和防护,防止留下疤痕。同时,要教育儿童不要用手触摸伤口,家长要定期检查伤口情况。 对于婴幼儿被指甲抓伤,由于其不会表达,家长要仔细观察婴幼儿的伤口及整体状态。如果发现婴幼儿伤口有异常,如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带婴幼儿到儿科就诊。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伤口愈合能力较弱,被指甲抓伤后要更加谨慎处理。首先清洁消毒要规范,若伤口有感染迹象或愈合不佳,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可能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类人群伤口感染后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被指甲抓伤,要密切关注血糖等指标,控制基础疾病,促进伤口愈合。 总之,被指甲抓伤后要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若伤口情况复杂或自己无法判断,应及时就医。

    2025-10-15 14:48:16
  • 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防治需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有抗组胺药物(一线,二代不良反应轻,儿童用药需谨慎)、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等,不常规长期用),还有单克隆抗体(难治性慢性可用)、免疫抑制剂(特殊类型无效时用,不良反应多),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选合适剂型等,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要考虑合并疾病及肝肾功能选药防意外。 一、避免诱发因素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较多,如食物(鱼虾、蟹贝、牛奶、蛋类等)、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等)、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花粉、动物皮屑、粉尘、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等)。应尽量明确并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比如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就严格避免食用该食物;有感染病灶时,积极治疗感染。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诱发因素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因食用新的辅食而引发荨麻疹,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概率更高。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嗜睡等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不同年龄人群的选择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抗组胺药。 2.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情况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如泼尼松等,但不建议长期常规使用,因为其可能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三、其他治疗 1.单克隆抗体: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等单克隆抗体药物,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其价格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免疫抑制剂:在某些特殊类型荨麻疹且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能会用到,如环孢素等,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荨麻疹治疗时,抗组胺药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尽量选择口感好、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儿童专用物品,如某些儿童护肤品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有嗜睡加重等情况。 2.孕妇:孕妇患荨麻疹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应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和疾病本身对孕妇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组胺药,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的其他疾病及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且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抗组胺药可能引起的头晕等不适,要防止老年人因此发生跌倒等意外。

    2025-10-15 14:47:24
  • 为什么女人会长毛囊炎

    女性毛囊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皮肤卫生状况不佳(青春期女性易因激素致皮脂分泌旺且不注意清洁而发)、毛囊受损(穿紧身衣、不当脱毛等易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患慢性病、熬夜等致,孕期、更年期女性易受影响)、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在皮肤屏障受损时侵入引发炎症,免疫力低女性更易)、真菌感染(多汗油脂多致马拉色菌繁殖引发,长期高温潮湿环境工作生活的女性易因真菌滋生发病)。 一、皮肤卫生状况不佳 具体情况:若女性不注重皮肤清洁,皮肤表面会积聚油脂、灰尘、污垢等,这些物质容易堵塞毛囊口,为细菌等病原体滋生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毛囊炎。例如,长时间不洗澡,尤其是背部、胸部等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就可能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 与年龄性别关联: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皮脂腺分泌旺盛,若不注意清洁,相对更容易出现因皮肤卫生问题导致的毛囊炎。 二、毛囊受损 具体情况:皮肤受到摩擦、搔抓、刮伤等损伤时,毛囊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比如,女性在穿着过紧的衣物时,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摩擦,容易导致毛囊受损,从而引发毛囊炎;使用不合适的脱毛工具进行脱毛时,如果操作不当造成皮肤微小损伤,也可能引发毛囊炎。 与生活方式关联:爱美的女性常进行一些可能损伤毛囊的行为,如过度拔毛等,这会显著增加毛囊受损进而引发毛囊炎的几率。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 具体情况:当女性机体免疫力降低时,身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例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长期熬夜、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情况时,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增加毛囊炎的发病可能性。 与年龄性别关联:孕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易发生毛囊炎;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免疫力波动,增加毛囊炎发生风险。 四、细菌感染 具体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侵入毛囊,引起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比如,皮肤有微小伤口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可能趁机进入毛囊引发感染。 与特殊人群关联:免疫力较低的女性,如患有基础疾病的女性,更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而引发毛囊炎。 五、真菌感染 具体情况: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也可导致毛囊炎。在多汗、油脂分泌旺盛的情况下,马拉色菌容易大量繁殖,侵犯毛囊引起炎症。例如,夏季女性出汗较多,若未能及时清洁皮肤,就容易因马拉色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与生活方式关联: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的女性,由于皮肤易多汗潮湿,真菌更易滋生,从而增加真菌感染引发毛囊炎的概率。

    2025-10-15 14:46:24
  • 甲沟炎一坨肉怎么消

    对于轻度甲沟炎伴有一坨肉的情况,早期可热敷并保持局部清洁;脓肿形成需就医切开引流,反复发作或感染严重可能需拔甲,患病期间要避免刺激因素、选择合适鞋子。 一、一般处理方法 1.早期热敷 对于轻度甲沟炎伴有一坨肉的情况,早期可采用热敷的方法。用温热的毛巾或温水浸泡患指,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例如,有研究表明,局部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由于皮肤相对娇嫩,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 2.保持局部清洁 要保持甲沟炎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可以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患指,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清洁方式有所不同。成年人可以自己操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儿童则需要家长协助,避免孩子因不适而抗拒清洁。保持清洁可以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局部的滋生,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一坨肉情况的改善。 二、就医治疗情况 1.脓肿形成时的处理 当甲沟炎局部形成脓肿,出现明显的一坨肉伴有波动感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切开引流。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切开脓肿,排出脓液。这是因为脓肿形成后,单纯的保守治疗难以使炎症消退,脓液的积聚不仅会加重局部的肿胀,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对于儿童,由于其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操作需要更加轻柔,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过度紧张。 2.拔甲治疗 如果甲沟炎反复发作,或者感染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拔甲治疗。拔甲可以彻底清除感染源,促进新甲的生长。不过,拔甲后局部会有一定的创伤,需要精心护理。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拔甲后的护理要点有所不同。成年人拔甲后要注意休息,减少患指的活动;儿童拔甲后除了要减少活动外,家长要更加关注局部的清洁和是否有感染迹象,因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护理能力相对较弱。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刺激因素 患病期间要避免一些可能刺激甲沟炎的因素。例如,避免长时间浸水,如长时间洗手、洗碗等。因为浸水会使指甲周围的皮肤变软,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加重甲沟炎的症状和一坨肉的情况。对于经常需要接触水的人群,如厨师等,要尽量佩戴手套进行防护。儿童在洗手后要及时擦干,避免在水中长时间浸泡玩耍。 2.选择合适的鞋子 穿着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对于患有甲沟炎的人,要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挤压脚趾。尤其是儿童,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要选择合适尺码的鞋子,防止鞋子过紧导致脚趾受到挤压,加重甲沟炎的症状。例如,过紧的鞋子会使脚趾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和一坨肉情况的改善。

    2025-10-15 14:45: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