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皮肤丝虫病有哪些症状

    皮肤丝虫病因致病丝虫种类不同症状有差异,班氏丝虫所致有早期过敏及炎症反应(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等)和晚期阻塞性病变(象皮肿、淋巴水肿);马来丝虫所致有早期炎症反应(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相对少见且程度较轻的晚期象皮肿(病变集中下肢远端)。 班氏丝虫所致皮肤症状 早期过敏及炎症反应: 部分患者在感染丝虫后,可出现周期性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一般好发于下肢,多在劳累、妊娠、受寒、发热等诱因下发作。发作时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进而可发展为淋巴管炎,表现为皮下一条红线自上而下蔓延,即“离心性淋巴管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压痛。这种炎症反应可能与机体对丝虫抗原的免疫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生,但机体免疫力不同可能导致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差异,比如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可能发作相对更频繁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炎症发作。 还可出现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患者会感到阴囊疼痛、肿大,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腰部,年龄较大的男性相对更易出现此类生殖系统相关症状,与男性生殖系统淋巴回流等解剖因素有关。 晚期阻塞性病变: 象皮肿:是班氏丝虫病晚期常见的严重症状。多发生于下肢,也可发生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等部位。开始为淋巴液肿,若未及时治疗,逐渐发展为象皮肿。皮肤增厚、粗糙、毛囊角质化,皮皱加深,皮肤变硬似大象皮肤。不同年龄人群发生象皮肿的时间可能不同,一般感染丝虫后数年至数十年才会逐渐出现,年龄较大者由于感染时间可能较长,相对更易出现象皮肿。性别方面,女性下肢象皮肿可能相对更常见些,与下肢淋巴回流等解剖及日常活动等因素有关。 淋巴水肿:早期的淋巴液肿阶段,表现为肢体肿胀,开始呈凹陷性,若及时治疗可恢复,若病情进展则发展为非凹陷性淋巴水肿,皮肤逐渐增厚、粗糙。 马来丝虫所致皮肤症状 早期炎症反应: 马来丝虫主要侵犯上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常见的也是周期性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好发于小腿和足部。发作时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淋巴管炎表现为较细小的、离心性的红线,一般不如班氏丝虫所致淋巴管炎那么粗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发作情况类似,但可能因个体差异,如儿童活动量大,足部易受伤等因素,可能在足部淋巴系统感染方面相对更易出现早期症状。 晚期病变: 马来丝虫所致象皮肿相对班氏丝虫病较少见,即使出现象皮肿,程度可能相对较轻,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远端,如足部、小腿下部等。

    2025-10-16 12:55:18
  • 如何让头发既长又浓密

    头发健康需从多方面维护,营养上要均衡摄入蛋白质(如瘦肉、豆类)、含维生素B族的全麦面包、坚果中的维生素E及红肉、动物肝脏等含铁矿物质;科学头皮护理要依发质选合适洗发水并保持恰当洗发频率,每日用指腹轻柔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健康生活方式需保障成年人7-9小时高质量睡眠,通过冥想等缓解压力;孕妇要营养全面且避免烫染头发,儿童则用温和儿童专用洗护产品并保证营养均衡。 一、营养均衡摄入 1.蛋白质供给:蛋白质是头发生长的关键物质,人体需从饮食获取足量蛋白质来维持头发正常生长。像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蛋白质,适量食用瘦肉能为头发提供蛋白质原料,豆类也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可适当增加豆类食物摄入。 2.维生素摄取:维生素B族里的生物素等对头发健康重要,全麦面包富含维生素B族,可每日适量食用。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坚果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可适当摄入。 3.矿物质补充:铁等矿物质对头发健康也有影响,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可适量食用以保证铁的摄入,维持头发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环境。 二、科学头皮护理 1.洗发水选择:依据自身发质选合适洗发水,油性发质选控油型,干性发质选滋润型。洗发频率要恰当,油性发质约2-3天洗一次头,干性发质约3-5天洗一次头,过度清洁会破坏头皮油脂平衡,不利于头发健康。 2.头皮按摩操作:每天用指腹轻柔按摩头皮,从额头部位向头顶、后脑部位移动,按摩力度以舒适为准,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为头发输送更多营养。 三、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睡眠保障:成年人需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进行头发生长相关代谢调节,睡眠不足会打乱头发生长周期,引发脱发等问题。 2.压力有效管理:长期高压力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头发生长,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例如每天进行15-20分钟冥想练习,放松身心,维持头发正常生长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情况:孕妇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头发改变,要保证营养全面摄入,除蛋白质、维生素等外,需注意铁等矿物质补充,且避免过度烫染头发,因烫染剂中化学物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及头发正常生长。 2.儿童状况:儿童头发护理选用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洗护产品,避免使用成人洗发水等刺激性强的产品。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营养是头发健康生长基础,如保证每天摄入足够蔬菜水果以获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025-10-16 12:54:58
  • 小孩头皮上长痣正常吗

    小孩头皮上长痣多数正常,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但需警惕形态、颜色变化及出血溃疡等异常情况,婴幼儿期要避免搔抓,儿童期需定期观察,发现可疑异常及时就医。 一、痣的类型及特点 1.先天性痣 部分小孩头皮上的痣可能是先天性的,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先天性痣的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如针尖般,大的可以覆盖较大面积的头皮。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异常变化,单纯的先天性痣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从组织学角度看,先天性痣的黑色素细胞分布与正常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数量上可能有所不同,其生长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就已形成。 2.后天性痣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出现后天性的痣长在头皮上。例如,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受到外界环境中紫外线等刺激,局部黑色素细胞功能活跃,聚集形成痣。这种后天出现的痣也是比较常见的,大多属于正常情况。 二、需警惕异常的情况 1.形态变化 如果痣的形状突然发生改变,比如原本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变得不规则,边缘变得模糊不清,这可能是异常的信号。正常的痣通常边界清晰、形状规则。 从大小方面来看,如果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例如几个月内直径增加了1-2毫米以上,就要引起重视。因为快速增大可能提示痣细胞有异常增殖的倾向。 2.颜色变化 正常的痣颜色相对均匀,多为黑色、棕色等。如果痣的颜色出现不均匀,比如在原本单一颜色的痣中出现了红色、白色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区域,或者颜色突然加深,这可能是不良病变的表现。 对于头皮上的痣,还要观察是否有出血、溃疡等情况。如果痣表面出现糜烂、出血,或者长期不愈合的溃疡,这肯定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三、不同年龄段小孩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期 婴幼儿头皮上的痣要密切观察其变化。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要注意避免搔抓痣所在的头皮部位,防止引起痣的损伤。因为搔抓可能导致痣细胞受到刺激,增加异常变化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持头皮清洁,但清洗时要轻柔,避免过度摩擦痣。 2.儿童期 随着儿童活动量增加,头皮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增多,更要关注头皮痣的情况。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检查头皮痣,观察其形态、大小、颜色等是否有变化。如果发现有任何可疑的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皮肤科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等,来判断痣的性质。 总之,小孩头皮上长痣大多数是正常的,但家长要密切关注痣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6 12:54:39
  • 色素痣切除后会复发吗

    色素痣切除后一般复发几率低但有可能性,与痣的大小、深度及手术操作的切除边缘、技术有关,规范手术切除和术后密切观察可降低复发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群术后也需重视复发监测。 一、复发的影响因素 1.痣的特征 痣的大小:较大的色素痣在切除时,如果切除范围不够,残留的痣细胞可能导致复发。例如,直径大于1厘米的较大色素痣,若切除边缘距痣细胞浸润范围不足,复发风险相对较高。从细胞层面来看,较大的色素痣往往有更多的痣细胞分布,完全清除难度增大。 痣的深度:如果色素痣侵犯皮肤深层组织,如达真皮深层甚至皮下组织,在切除时很难完全清除所有痣细胞。一些深度较深的复合痣或交界痣,其痣细胞可能深入皮肤组织中,单纯的表层切除难以将所有痣细胞彻底去除,从而增加复发几率。 2.手术操作因素 切除边缘:手术切除时,若切除边缘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要求距痣边缘0.3-0.5厘米以上的正常组织),残留的痣细胞就有增殖复发的可能。例如,边缘切除不足1毫米时,复发风险明显升高。这是因为痣细胞可能存在于肉眼难以察觉的周围正常组织中,切除范围不够就无法将其清除干净。 手术技术:医生的手术操作精细程度也会影响复发情况。熟练的医生能够更精准地切除色素痣及周围可能存在痣细胞的组织,减少复发风险。反之,手术操作不精细,可能导致痣细胞残留。 二、降低复发风险的措施 1.规范手术切除 医生会根据色素痣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切除范围,确保有足够的安全边缘。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色素痣,可能会借助皮肤镜等辅助检查手段,更清晰地观察痣细胞的分布范围,从而制定更精准的切除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复发可能。 2.术后密切观察 患者在色素痣切除术后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痣细胞复发的迹象,如是否出现新的色素结节等。一般在术后前几个月复诊较为频繁,后续可逐渐延长复诊间隔,但至少要随访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情况并处理。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新陈代谢旺盛,在色素痣切除后更要密切关注复发情况。儿童的色素痣切除术后复发风险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原则是遵循规范的手术操作和术后观察。家长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带儿童按时复诊,注意观察手术部位的变化。而对于老年人群,可能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在考虑色素痣切除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术后同样要重视复发的监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复发后的处理可能相对复杂。

    2025-10-16 12:52:51
  • 激光去痣会留疤吗

    激光去痣留疤受痣的特征(小浅风险低、大深风险高)、个人体质(非疤痕体质风险小、疤痕体质风险大)、激光设备与操作规范(正规合适设备及经验丰富医师操作可降风险)影响,术后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用修复药膏让痂皮自然脱落并严格防晒,儿童非必要不建议,孕期哺乳期需权衡利弊谨慎决策。 一、激光去痣留疤的影响因素 1.痣的特征: 若痣较小(直径通常小于3mm)且位置较浅,激光作用时对皮肤损伤相对局限,留疤风险较低。例如,临床研究显示,直径≤3mm的浅表色素痣经规范激光治疗后,约80%以上患者创面可较好愈合,留疤不明显。 若痣较大(直径>3mm)或深度较深,激光治疗时可能需要多次操作或能量调整,对皮肤组织的损伤范围增大,留疤概率相应提高。 2.个人体质: 非疤痕体质人群: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较强,激光去痣后留疤可能性小。 疤痕体质人群:皮肤受伤后易形成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此类人群激光去痣后留疤风险显著增加,需谨慎选择该治疗方式。 3.激光设备与操作规范: 选用正规、合适的激光设备,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能精准控制激光能量和作用范围,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皮肤的损伤,降低留疤风险。反之,若设备参数设置不当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皮肤过度损伤,增加留疤几率。 二、激光去痣后的预防留疤措施 1.术后创面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可遵医嘱涂抹修复类药膏(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一般创面会在1-2周内愈合,愈合过程中勿用手搔抓痂皮,让痂皮自然脱落,防止人为破坏创面导致疤痕形成。 2.严格防晒: 激光治疗后的皮肤对紫外线更为敏感,紫外线可刺激黑色素细胞活跃,导致色素沉着,甚至加重疤痕。术后需严格防晒,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方式,或涂抹正规防晒指数(SPF≥30)的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创面。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要点 1.儿童群体: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激光去痣可能对其皮肤造成较大刺激,且儿童术后配合度较低,易因搔抓等导致创面感染或愈合不良,因此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儿童进行激光去痣。若确需治疗,需在专业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更温和的治疗方式,并加强术后护理。 2.孕期及哺乳期女性: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激光治疗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应激反应,且术后用药需谨慎,为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潜在影响,该类人群激光去痣需充分权衡利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决策。

    2025-10-16 12:50: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