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过敏性紫癜是什么原因

    过敏性紫癜病因未完全明确,与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食物(动物性蛋白、植物性食物)、药物(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感染中链球菌等细菌、多种病毒、蛔虫等寄生虫可诱发;食物里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能引发过敏;药物中抗生素、解热镇痛类可导致;遗传存易感性,环境中化学物质、气候变化等有影响。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是β溶血性链球菌,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例如,儿童在链球菌性扁桃体炎后容易诱发过敏性紫癜,研究表明,约半数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链球菌感染是重要的触发因素之一。 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也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但相对链球菌感染而言,关联性稍弱。 2.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感染可引起过敏性紫癜,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例如,儿童感染风疹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症状。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炎症等病变,从而诱发过敏性紫癜。 3.寄生虫感染: 主要是蛔虫感染,蛔虫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在儿童中相对多见。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其代谢产物或虫体本身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过敏性紫癜。 二、食物因素 1.动物性蛋白: 常见的有鱼、虾、蟹、牛奶等。儿童食用这些动物性蛋白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饮用牛奶后可能触发机体的免疫机制,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炎症,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2.植物性食物: 某些蔬菜(如竹笋、菠菜等)、水果(如菠萝等)也可能引起过敏。其机制可能是这些植物性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诱发过敏性紫癜。 三、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儿童在使用这些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过敏性紫癜。例如,有报道称儿童使用青霉素后发生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可能是由于个体对青霉素过敏,引起免疫反应,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 2.解热镇痛类: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也可能导致过敏性紫癜。这类药物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引起血管炎症,从而诱发疾病。 四、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 虽然过敏性紫癜不是一种典型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但有研究发现,部分患儿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例如,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风险相关。有家族史的儿童相对普通儿童而言,发生过敏性紫癜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但目前具体的遗传关联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2.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汽油、杀虫剂等)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后,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另外,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影响,例如季节更替时,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诱发疾病。

    2025-10-15 15:34:53
  • 尖锐湿疣潜伏期能检查出来吗

    尖锐湿疣潜伏期为1-8个月,平均3个月,可通过核酸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HPV核酸,灵敏度高)、醋酸白试验(3%-5%醋酸溶液浸湿敷病变部位,局部变白为阳性,但特异性不高)、组织病理检查(取病变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潜伏期阳性率可能较低)等检查方法查出,医生会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检查手段明确是否感染 尖锐湿疣潜伏期能否检查出来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平均3个月。在潜伏期内是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方法发现感染的。 一、核酸检测 1.原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HPV的核酸。HPV的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通过特定的引物对HPV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从而检测是否存在HPV感染。 2.优势:核酸检测灵敏度较高,能够在潜伏期内检测到极低拷贝数的HPVDNA,对于早期发现HPV感染有重要意义。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尖锐湿疣潜伏期,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部分感染者存在HPV核酸阳性。 3.适用人群:有高危性行为史、性伴侣有尖锐湿疣病史等人群,在怀疑有尖锐湿疣潜伏期感染时,可进行核酸检测。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青少年、成年人等,只要符合检测指征都可以进行该检测。对于女性,还需考虑其是否处于妊娠期等特殊情况,妊娠期进行核酸检测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但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 二、醋酸白试验 1.原理:醋酸可使被HPV感染的细胞产生角蛋白,导致局部组织变白。 2.操作及结果判断:用3%-5%的醋酸溶液浸湿纱布或棉球,敷在可疑病变部位,等待3-5分钟后观察结果。如果局部出现变白现象,则为醋酸白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HPV感染。不过,醋酸白试验的特异性不是非常高,一些非HPV感染引起的良性病变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在尖锐湿疣潜伏期,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醋酸白试验阳性,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例如,对于有高危接触史的人群,若醋酸白试验阳性,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等明确是否为HPV感染。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醋酸白试验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组织病理检查 1.原理: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HPV感染引起的病变在组织病理上有其特征性表现,如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等。 2.在潜伏期的应用:在尖锐湿疣潜伏期,组织病理检查有时也能发现一些轻微的异常改变,但相对核酸检测和醋酸白试验,其阳性率可能较低。不过,对于一些高度怀疑有HPV感染且其他检查不明确的情况,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需要在麻醉等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舒适度。 总之,在尖锐湿疣潜伏期可以通过核酸检测、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来明确是否存在HPV感染。

    2025-10-15 15:34:09
  • 头发掉落严重应该如何处理

    脱发分为生理性(每日脱落50-100根属正常)和病理性(包括雄激素性脱发、斑秃、营养不良、其他疾病等),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合理护理头发,医学干预中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外用米诺地尔、必要时口服非那雄胺(儿童禁用),女性外用米诺地尔,斑秃外用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性脱发针对缺乏营养素补充,特殊人群中儿童脱发严重需排查因素并保证营养均衡,孕期女性脱发多为生理性,老年人脱发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异常则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一、明确脱发原因 1.生理性脱发: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会有一定量头发脱落,每天脱落50-100根属正常范围,若在此范围内一般无需过度担忧。 2.病理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多见,与雄激素水平相关,遗传因素也起重要作用;女性也可发病,症状相对男性较轻。 斑秃: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片状脱发,头皮光滑无炎症。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如锌、铁)等会影响头发正常生长,导致脱发。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脱发。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为头发生长提供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确保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参与头发角质形成,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和矿物质(锌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保障头发营养供应)的充足摄入。 2.作息方面: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有利于头发生长周期正常维持。 3.头发护理方面:避免过度烫染头发,烫染剂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头发毛囊和发质;尽量避免过度牵拉头发,如长期扎过紧的马尾辫等,防止对毛囊造成机械性损伤。 三、医学干预 1.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可外用米诺地尔溶液,刺激毛囊生长;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非那雄胺,但儿童禁用非那雄胺。女性可外用米诺地尔,一般不建议口服非那雄胺。 2.斑秃: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起到抗炎作用促进毛发生长;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脱发区域毛囊。 3.营养不良性脱发:针对缺乏的营养素进行补充,如明确缺铁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等,但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补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脱发严重需排查是否有先天性因素或营养不良等,要保证儿童饮食中各类营养均衡,如保证奶制品、肉类、蔬菜水果等合理摄入,若怀疑疾病导致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孕期女性:孕期脱发多为生理性,一般产后会逐渐改善,要避免焦虑情绪,保持正常的头发护理方式,如轻柔洗发等,无需过度特殊处理,但若脱发伴随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3.老年人:老年人脱发可能与新陈代谢减慢等有关,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若脱发明显且伴随其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潜在疾病因素。

    2025-10-15 15:31:55
  • 痘印如何祛除

    痘印干预可通过外用维A酸类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炎症及色素沉着,抗氧化剂可抑制黑色素形成,光电治疗中强脉冲光针对红色痘印,点阵激光对红印及色素印有改善且剥脱性对严重凹陷和顽固色素印更显著,果酸换肤能促更新改善痘印色泽质地,青少年重基础清洁和非侵入治疗并关注屏障,成年需严格防晒,特殊病史者光电等治疗需谨慎评估。 一、外用药物干预 1.维A酸类药物:维A酸可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口角化异常,促进表皮细胞更新。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外用0.025%~0.1%维A酸乳膏持续使用一定时间,能减轻红色痘印的炎症反应并改善色素沉着,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表皮层新陈代谢相关,但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脱屑等,敏感肌肤人群需谨慎。 2.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黑色素形成。例如维生素C衍生物能通过还原黑色素中间体、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淡化色素沉着型痘印。临床观察发现,含高浓度维生素C的护肤品长期使用对减轻痘印色素有一定效果,但起效相对较慢。 二、光电治疗手段 1.强脉冲光(IPL):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IPL可针对红色痘印中的血红蛋白产生热效应,封闭异常扩张的血管,同时刺激真皮胶原纤维增生。研究表明,经过3~5次IPL治疗,约70%~80%的患者红色痘印可明显改善,治疗间隔一般为4~6周,治疗后需严格防晒以避免色素反黑。 2.点阵激光: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可刺激皮肤胶原蛋白新生和重塑,对红色及色素沉着型痘印均有改善作用。剥脱性点阵激光对于较严重的凹陷性痘印和顽固色素痘印效果更显著,但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注意皮肤屏障修复,治疗后需遵循严格的术后护理流程,包括保湿、防晒等。 三、化学剥脱方法 1.果酸换肤:果酸能促使表皮角质层脱落,加速角质细胞及少部分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促进真皮层内弹性纤维增生。临床应用中,10%~30%的果酸换肤每2~4周一次为一个疗程,多次治疗后可改善痘印的色泽和质地,尤其对色素沉着型痘印效果较好,但敏感肌肤、炎症期痤疮患者需慎用,治疗后需加强皮肤保湿和防晒。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人群:青少年痘印多与痤疮复发相关,需注重基础皮肤清洁,选择温和洁面产品,同时避免挤压痤疮以防痘印加重。在治疗上优先考虑非侵入性方法,如外用维A酸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儿童慎用)、果酸换肤等,且要关注其皮肤屏障功能,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皮肤损伤。 2.成年人群:成年痘印常与日晒、皮肤老化等因素有关,除上述治疗外,严格防晒至关重要。建议每日使用SPF≥30且PA+++的防晒霜,外出时配合遮阳帽、遮阳伞等物理防晒措施,以减少紫外线对痘印部位的进一步刺激,防止色素沉着加重。 3.特殊病史人群:有光敏性疾病病史者,光电治疗需谨慎,避免治疗后出现光敏感反应;曾有瘢痕体质者,点阵激光等可能导致瘢痕形成的治疗需充分评估风险,优先选择保守的外用药物或化学剥脱方法。

    2025-10-15 15:30:19
  • 风疹和瘾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特定潜伏期、前驱期和出疹期表现,儿童和孕妇感染需注意相应事项;瘾疹即西医荨麻疹,病因复杂,有皮肤风团等临床表现,儿童和老年人患瘾疹也有各自需注意的方面。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风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等部位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前驱期较短,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在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成片,一般2-3天内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风疹后,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营养。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嗜睡、抽搐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风疹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所以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若不慎感染,需及时进行产前检查,评估胎儿情况。 瘾疹 定义与病因 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样皮疹,时隐时现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常见的诱因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感染(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粉尘、某种植物、化学物质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精神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既可局限于某部位,也可全身泛发。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慢性荨麻疹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瘾疹时,要注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伴随症状,如有无呼吸困难等。同时,要尽量寻找可能的诱因,如饮食、接触物等,避免再次接触。 老年人:老年人患瘾疹时,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寻找诱因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如穿着材质、居住环境等。

    2025-10-15 15:29: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