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脱发怎么办怎么治疗

    非瘢痕性脱发中雄激素性脱发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可外用5%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女性用2%米诺地尔,斑秃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病情重者可系统用,儿童需遵医嘱;瘢痕性脱发首要处理原发病,严重可评估后考虑毛发移植;生活上要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烫染头发、保持心情舒畅,特殊人群中儿童需排查相关因素、妊娠期脱发多为生理性、老年人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脱发状况。 一、非瘢痕性脱发常见类型与对应措施 1.雄激素性脱发:多见于青中年群体,男性可外用5%米诺地尔溶液刺激毛发生长,女性适用2%米诺地尔溶液;男性患者还可考虑口服非那雄胺(需注意男性适用,女性使用需谨慎评估),其通过抑制雄激素转化来改善脱发状况,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2.斑秃: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卤米松乳膏等,通过抗炎作用促进毛发再生;病情较重者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但儿童患者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避免随意用药影响生长发育。 二、瘢痕性脱发处理要点 瘢痕性脱发多因头皮感染、外伤等致毛囊破坏,首要处理原发病,如控制头皮感染等;若毛囊破坏严重,可评估头皮条件后考虑毛发移植,但需确保头皮基础状况适合该操作,且需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三、生活方式对脱发的干预及特殊人群注意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蛋类)、B族维生素(如全麦、绿叶蔬菜)、铁(如红枣、红肉)、锌(如坚果)等营养素的食物,维持头发生长所需营养;避免过度烫染头发,减少化学物质对头皮及头发的损伤;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加重脱发,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2.特殊人群注意:儿童脱发需排查是否为营养不良、真菌感染等因素,避免盲目使用成人脱发药物;妊娠期脱发多为生理性,产后常可逐渐恢复,期间需注重营养补充;老年人脱发可能与代谢减慢等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如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等,若脱发明显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干预。

    2025-10-17 11:06:33
  • 光过敏是否有危害

    光过敏可致急性光毒性反应出现红斑肿胀疼痛等严重时起水疱糜烂,长期慢性光过敏引发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萎缩等影响外观功能,部分光过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儿童皮肤娇嫩光过敏易致严重损伤需重防晒,老年人皮肤屏障减退光过敏后修复差易现长期皮肤问题,有基础皮肤病人群光过敏会加重原有病情增感染风险,有光敏性药物服用史人群光过敏反应更剧烈需加强防护。 一、光过敏引发的皮肤损害 光过敏可导致急性光毒性反应,表现为皮肤迅速出现红斑、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起水疱、糜烂。长期慢性光过敏则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使皮肤颜色加深、不均匀,还可能出现皮肤粗糙、萎缩等改变,显著影响皮肤外观与正常生理功能,降低皮肤的防护等基本作用。 二、健康相关风险 部分光过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病症相关,例如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光过敏时,可能诱发病情活动,累及全身多系统,如肾脏受累可出现蛋白尿、水肿,血液系统受累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影响整体健康状态,降低生活质量与机体的健康水平。 三、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光过敏时更易遭受严重皮肤损伤,如出现更广泛且严重的红斑、水疱等,需严格采取防晒措施,避免日光长时间照射,因其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光过敏对其皮肤发育及健康的潜在危害需高度重视。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光过敏时皮肤受损后修复能力差,更易出现长期皮肤问题,如色素沉着难以消退、皮肤萎缩加重等,且可能因光过敏诱发或加重其他与皮肤老化相关的健康问题,影响生活便利性与舒适度。 有基础皮肤病人群:本身患有湿疹等基础皮肤病的人群,光过敏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病情,使瘙痒加剧,增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的风险,如引发细菌感染出现局部化脓、发热等症状,严重干扰基础皮肤病的控制与康复。 有光敏性药物服用史人群:服用过有光敏性的药物后,光过敏反应可能更为剧烈,即使短时间日光暴露也易出现明显皮肤损伤,需特别留意避免日光直接接触皮肤,外出时需加强防护,以防光过敏引发严重皮肤不良后果。

    2025-10-17 11:06:10
  • 脚指甲长肉里怎么办

    脚指甲长肉里分轻度、中度、重度情况处理,轻度可浸泡脚部、正确修剪指甲;中度可用矫正工具、局部涂药;重度需就医。还需从选合适鞋子、养成良好脚部卫生习惯来预防。 正确修剪指甲:要注意正确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短或过尖。应将指甲修剪成平直的形状,不要剪成弧形或有尖角,这样可以防止指甲进一步嵌入肉里。儿童修剪指甲时更要小心,避免剪得太短,因为儿童的指甲较软且嫩,过度修剪容易导致指甲异常生长嵌入肉中。 中度情况的处理 使用矫正工具:可以使用指甲矫正贴等工具来帮助纠正指甲的生长方向。将矫正贴按照说明正确贴在指甲上,利用外力逐渐改变指甲的生长轨迹,使其不再嵌入肉里。不过,使用矫正工具时要注意正确操作,儿童使用时需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确保贴合合适且不会引起不适。 局部涂抹药物:如果指甲周围出现炎症,可以局部涂抹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药物,如碘伏等。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但涂抹时要注意清洁指甲周围的皮肤,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儿童使用碘伏时要避免误食,且要注意用量和频率。 重度情况的处理 就医进行处理:当脚指甲长肉里的情况比较严重,如出现明显的红肿、化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局部消毒后,将嵌入肉里的指甲部分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将嵌入的指甲轻轻翘起并进行修剪等操作。对于儿童来说,就医时要安抚好儿童的情绪,让医生能够顺利进行处理。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是否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等,但不会涉及具体的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 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鞋子: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选择合适尺码、舒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压迫脚趾。儿童的鞋子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让脚趾正常发育,避免因为鞋子过小导致脚指甲受到挤压而嵌入肉里。 养成良好的脚部卫生习惯:保持脚部清洁干燥,每天清洗脚部并擦干,尤其是脚趾之间的部位。良好的脚部卫生有助于预防感染,减少因感染导致指甲异常生长嵌入肉里的风险。儿童要家长帮助养成每天清洗脚部的习惯,保持脚部的清洁卫生。

    2025-10-17 11:05:40
  • 手干脱皮开裂是什么原因

    手干脱皮开裂的原因有皮肤干燥、湿疹、手癣、角化过度、营养素缺乏等,可通过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注意皮肤保护、均衡饮食、就医诊治等方法缓解。 1.皮肤干燥 当皮肤缺乏水分时,容易出现干燥、脱屑和开裂的情况。这可能与环境因素(如干燥的气候、长时间使用空调等)、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有关。 2.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导致手部皮肤发红、肿胀、瘙痒,并出现脱皮和开裂。湿疹的原因可能与遗传、过敏、免疫系统异常等有关。 3.手癣 手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手部皮肤瘙痒、脱屑和开裂。这种感染通常通过接触感染源(如他人的癣病、公共浴室等)传播。 4.角化过度 某些人可能天生手部皮肤角质层较厚,容易出现干燥、脱屑和开裂。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或个体差异有关。 5.营养素缺乏 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E等)或矿物质(如锌等)可能影响皮肤的健康,导致干燥、脱屑和开裂。 6.其他因素 长期接触水、化学物质、频繁洗手、过度摩擦等也可能对手部皮肤造成损伤,引起干燥、脱屑和开裂。 对于手干脱皮开裂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含有保湿成分(如凡士林、尿素等)的护手霜,定期涂抹手部,特别是在洗手后和睡觉前。 2.避免过度清洁 尽量减少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 3.注意皮肤保护 在接触水、化学物质等时,佩戴手套。 4.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坚果等。 5.就医诊治 如果手部症状严重、持续不愈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手干脱皮开裂可能是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因此,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应咨询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手干脱皮开裂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因为他们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和感染。

    2025-10-17 11:05:10
  • 宝宝起痱子

    痱子是宝宝因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引起的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夏季或湿热环境常见于婴幼儿多汗部位,成因包括宝宝汗腺发育不完善及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致汗液不易蒸发,预防需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选宽松棉质衣物并及时换汗湿的、每日温水轻柔清洗皮肤拍干,护理要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遵医嘱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婴儿护理需格外轻柔用温和无刺激清洁产品、有皮肤敏感史加强保湿清洁异常及时处理且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痱子的定义 痱子是因宝宝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于皮内引起的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夏季或湿热环境下,常见于婴幼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汗部位。 二、痱子的成因 1.生理因素:宝宝汗腺发育尚不完善,出汗后汗液不易蒸发,易导致汗腺导管阻塞。 2.环境因素:当环境温度高(如≥30℃)、湿度大(如≥60%)时,汗液分泌增多且不易散发,增加痱子发生风险。 三、预防措施 1.环境调控: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6~28℃)、湿度适中(50%~60%),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调节环境,避免宝宝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 2.衣着选择:为宝宝挑选宽松、棉质的衣物,利于汗液蒸发,且避免衣物过紧摩擦皮肤,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爽。 3.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皮肤,尤其多汗部位,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擦拭加重皮肤刺激。 四、护理措施 1.局部护理:若宝宝已起痱子,清洗皮肤后保持局部干燥,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但需注意避免宝宝抓挠,以防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异常情况处理:若痱子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或痱子范围广泛、宝宝不适明显,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评估并给予相应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婴儿) 婴儿皮肤娇嫩,护理时需格外轻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若婴儿有皮肤敏感史,更应加强皮肤保湿与清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合适措施,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痱子带来的不适。

    2025-10-17 11:04: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