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擅长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等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痤疮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展开
  • 发旋头发少是秃顶吗

    发旋头发少不一定是秃顶,秃顶与遗传、内分泌、头皮局部等因素有关,发旋处头发少可能是局部分布特点,从毛囊角度看发旋部位毛囊正常转换且健康时不一定是秃顶,不同人群发旋头发少情况不同,年轻人无其他异常脱发表现一般非秃顶但有家族秃顶史需留意后续变化,中年人发旋头发少伴额颞部发际后移等要考虑相关秃顶可能,老年人发旋头发少多为自然生理现象,需综合多因素判断,有疑虑可咨询皮肤科医生专业评估。 从毛囊角度分析 正常毛囊有其生长周期,发旋部位毛囊若处于正常的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转换,且整体毛囊健康,只是发旋区域毛囊相对稀疏,不一定是秃顶。但如果是雄激素性秃发,早期可能先出现额颞部毛发稀疏,随着病情进展才会波及头顶等区域,此时不能仅依据发旋头发少判断为秃顶,需观察整体头发分布及秃发进展情况。 不同人群差异 年轻人:若年轻人发旋头发少,但无其他异常脱发表现,如短期内大量脱发、头皮红斑等,一般不是秃顶,可能是个体毛发分布差异。但如果有家族中长辈有秃顶情况,需留意后续头发变化,因为雄激素性秃发有遗传易感性,可能随年龄增长出现典型秃顶表现。 中年人:中年人群若发旋头发少同时伴有额部发际后移、头顶头发逐渐稀疏等情况,要考虑雄激素性秃发等导致秃顶的可能,需结合自身生活方式等因素,如是否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头发状态,若存在不良生活方式需调整来观察头发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头发整体逐渐稀疏是自然生理现象,发旋处头发少可能是整体头发老化、毛囊功能减退的一部分表现,但这与病理性的秃顶有区别,病理性秃顶是异常的头发稀疏脱落,而老年人生理性头发稀疏是自然衰老过程。 总之,发旋头发少不能简单等同于秃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对头发状况有疑虑,可咨询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2025-10-17 10:34:44
  • 脸上皮肤黄暗沉怎么改善

    日常护肤需选适合自身肤质的洁面产品早晚清洁,严格防晒要使用合适防晒霜并搭配物理防晒手段,保湿修护需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健康饮食要多摄取富含维C、维E及蛋白质的食物,规律作息需保证充足睡眠,医美可考虑光子嫩肤、果酸换肤但要选正规机构且未成年人不建议进行。 一、日常护肤清洁 选择温和且适合自身肤质的洁面产品,每日早晚清洁面部,有效清除污垢与老化角质,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防破坏皮肤屏障,一般油性皮肤可选择清洁力适中的产品,干性皮肤则宜选用滋润型洁面产品。 二、严格防晒防护 紫外线是导致皮肤黄暗沉的关键因素,日常应使用SPF≥30、PA+++的防晒霜,外出时搭配遮阳伞、太阳镜等物理防晒手段。不同年龄段均需重视防晒,儿童皮肤更为娇嫩,应选用儿童专用温和防晒产品,避免刺激皮肤。 三、保湿修护护理 使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维持皮肤水分,保障皮肤屏障功能。干燥肤质需强化保湿,可依年龄选取适配保湿产品,老年人皮肤干燥,宜选用滋润度高的保湿剂。 四、健康饮食调节 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具抗氧化功效,可抑制黑色素生成;增加含维生素E的食物,像坚果、植物油等,助力抗氧化;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持皮肤正常代谢。 五、规律作息保障 保持充足睡眠,成年人建议7-8小时睡眠,良好睡眠利于皮肤自我修复,熬夜会致皮肤代谢紊乱,加重暗沉状况。 六、医美干预考量 可考虑光子嫩肤,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作用于皮肤,分解色素颗粒,改善肤色暗沉;果酸换肤,利用果酸促使角质层脱落,加速皮肤更新,优化肤质。但医美项目需选择正规机构,依据个人皮肤状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开展,未成年人不建议进行医美干预。

    2025-10-17 10:34:01
  • 如何将脸部的痘痘去除

    基础清洁选适配油性肤质温和洁面产品每日1-2次用温水轻柔按摩后冲洗干净勿过度挤痘,饮食需减少高糖高油食品摄取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蔬果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时长,痘痘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外用药物如过氧苯甲酰凝胶、维A酸类药物,炎症显著等结节囊肿型痘痘可能需口服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医嘱,儿童不能自行用成人祛痘产品需咨询医生,孕产妇长痘痘优先温和清洁和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经医生评估用安全药物。 一、基础清洁护理:选择温和且适配油性肤质的洁面产品,每日对脸部清洁1-2次为宜,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使痘痘状况加剧。洁面时要用温水,轻柔打圈按摩后冲洗干净,切勿用手过度挤压痘痘,以防感染及留下疤痕。二、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需减少高糖食品摄取,像糖果、甜饮料等,此类食物会引发血糖波动,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加重痘痘;也要避免高油食物,如油炸食品等。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例如橙子、西兰花等,利于维持皮肤健康。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熬夜会干扰内分泌,致使皮脂腺分泌失调,诱发痘痘。另外,要减少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长,降低皮肤油脂分泌的诱因。三、医疗干预措施:痘痘较为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外用药物,比如过氧苯甲酰凝胶,它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的功效;还能使用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可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对于炎症显著、结节囊肿型痘痘,可能需口服抗生素等药物,但得严格遵医嘱使用。儿童长痘痘时,不能自行使用成人祛痘产品,因其成分可能不适合儿童皮肤,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皮肤科医生后采取安全的处理办法。孕产妇长痘痘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采用温和的清洁和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经医生评估后使用相对安全的药物。

    2025-10-17 10:33:20
  • 真的可以使用蜂蜜洗脸吗

    蜂蜜含葡萄糖、果糖等成分,其中过氧化氢酶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具一定抗菌活性,理论上可能对部分皮肤有改善但基于个体差异,普通人群中敏感肌肤者用前需耳后小面积测试,油性皮肤可短期尝试但要洗净残留,特殊人群里儿童不建议用,有皮肤破损或炎症者应避免,现有体外研究显示其抗菌成分有抑制细菌作用但临床实际效果等需更多大规模长期研究支撑且不能替代正规皮肤护理产品或医疗干预,皮肤有严重问题要及时就医。 一、蜂蜜成分与对皮肤的潜在影响 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过氧化氢酶、维生素等成分,其中过氧化氢酶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理论上可能对部分皮肤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油性皮肤或存在轻微痤疮问题的人群,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皮肤局部微环境,但需基于个体皮肤状况差异。 二、不同人群使用蜂蜜洗脸的注意事项 (一)普通人群 1.敏感肌肤者:蜂蜜可能含有的某些成分易引发过敏反应,使用前建议先在耳后等部位进行小面积皮肤测试,观察24~48小时,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则不宜使用;2.油性皮肤者:可短期尝试,但需注意洗净残留,避免蜂蜜中的糖分附着堵塞毛孔;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蜂蜜洗脸易增加过敏、感染风险,不建议儿童随意使用蜂蜜洗脸;2.有皮肤破损或炎症者:皮肤破损时使用蜂蜜可能因其中的微生物等引发感染,此类人群应避免用蜂蜜洗脸,优先处理皮肤损伤问题。 三、循证依据与需谨慎之处 现有部分体外研究显示蜂蜜的抗菌成分对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但临床应用中需明确,其对皮肤的实际改善效果及安全性仍需更多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支撑。且不能替代正规的皮肤护理产品或医疗干预,若皮肤存在较严重问题,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方案。

    2025-10-17 10:32:51
  • 每天用纯牛奶洗脸合适吗

    纯牛奶含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等但大分子难被皮肤深层吸收长期用有细菌滋生致痤疮毛囊炎等感染风险及破坏皮肤屏障致干燥敏感等问题健康皮肤偶用也不建议长期频繁敏感肌肤用可能加重敏感油性皮肤用会加重油腻感干性皮肤用难弥补风险且可能引发炎症儿童孕妇不建议使用应选温和专业洁面产品。 一、纯牛奶洗脸的成分分析及皮肤吸收情况 纯牛奶主要含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等成分。皮肤的角质层主要起屏障作用,大分子蛋白质等难以通过角质层被皮肤有效吸收,因此仅靠洗脸无法让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深层滋养皮肤。 二、长期用纯牛奶洗脸的潜在风险 1.细菌滋生风险:牛奶中的乳糖等可为皮肤表面细菌提供营养,长期用纯牛奶洗脸易导致面部细菌繁殖,增加痤疮、毛囊炎等皮肤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2.破坏皮肤屏障:皮肤表面正常pH值约为5.5,而牛奶的pH值与皮肤正常pH值存在差异,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出现干燥、敏感等问题。 三、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考量 健康皮肤人群:偶尔用纯牛奶洗脸可能短期无明显不适,但不建议长期频繁使用,因存在上述细菌滋生及破坏屏障等潜在风险。 敏感肌肤人群:纯牛奶中的成分可能对敏感肌肤产生刺激,加重皮肤敏感状态,如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 油性皮肤人群:牛奶中的脂肪成分可能加重皮肤油腻感,进一步堵塞毛孔,增加长痘风险。 干性皮肤人群:虽牛奶有一定保湿成分,但仍无法弥补长期用其洗脸带来的细菌滋生及屏障破坏等问题,且可能因细菌繁殖引发皮肤炎症,反而影响皮肤状态。 儿童:儿童皮肤更为娇嫩,用纯牛奶洗脸易引发皮肤感染或刺激,不建议使用。 孕妇:孕妇皮肤状态相对特殊,纯牛奶洗脸可能带来细菌感染等风险,需谨慎对待,优先选择温和的专业洁面产品。

    2025-10-17 10:32: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