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自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疗专业并留校,在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3年获泌尿外科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 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手术技能,特别擅长前列腺疾病、肾上腺外科、泌尿系肿瘤、输尿管狭窄的重建修复以及男科疾病的诊治研究,先后具备并熟悉、开展了TUR电切、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资格与技术,近年来主要方向为膀胱癌等尿路上皮癌、肾癌、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和精准治疗,对前列腺炎,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及心理治疗等也有所建树。 学术任职 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中华男科学性医学专委会会员、AUA注册会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湖南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南大学第2,3,4届(现任)本科生教学质量校级督导,并曾经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5,6届(2015,2016年)全国总决赛评委。 目前,还兼任默沙东、辉瑞,海正辉瑞,西安杨森,日本武田、阿斯利康等公司特约高级讲者。
展开-
男性前列腺炎影响生育吗
前列腺炎可通过改变前列腺液理化性质、致精液白细胞增多及精浆营养成分异常等机制影响男性生育,不同类型前列腺炎对生育影响有差异,需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包括精液常规等的生育力评估,有生育计划的患者要积极治炎、调整生活方式,病情稳定精液质量正常再考虑受孕,年轻未育者更要早期规范治疗以减不良影响。 不同类型前列腺炎对生育影响的差异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症状明显,如高热、尿频、尿急、尿痛等。在急性发作期,由于炎症的刺激,可能会暂时影响生殖系统的功能,但一般来说,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对生育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就可能对生育产生持续影响。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细菌持续存在于前列腺内,会不断破坏前列腺组织和影响精液质量。长期的炎症刺激会持续干扰精子的生存环境,导致精子质量逐渐下降,如精子密度降低、活力减弱等,进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增加不育的风险。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这类前列腺炎约占前列腺炎患者的90%以上,虽然没有细菌感染,但炎症反应同样存在。患者可能存在盆腔区域的疼痛不适等症状,其对生育的影响主要在于炎症引起的局部微环境改变,如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等物质的异常,影响精子的代谢和功能,从而对生育产生一定影响,但相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前列腺炎患者生育力评估 对于怀疑前列腺炎影响生育的男性,需要进行全面的生育力评估。首先要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包括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指标。一般来说,正常精子密度应大于20×10/mL,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应大于32%,正常形态精子应大于4%。如果精液常规检查发现精子质量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前列腺液常规,了解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等情况。还可以进行精浆生化检查,了解精浆中果糖、酸性磷酸酶等成分的含量,这些成分与精子的营养和功能密切相关。另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性激素检测,因为性激素水平异常也可能影响生育,而前列腺炎患者有时可能合并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前列腺炎患者生育的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前列腺炎且有生育计划的男性,首先要积极治疗前列腺炎。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久坐会加重前列腺的充血,不利于炎症的消退;要戒烟戒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进一步损害精子和前列腺组织;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对前列腺炎的恢复和生育都不利。同时,在备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紧张焦虑也可能影响生育。如果经过治疗后前列腺炎病情稳定,精液质量逐渐恢复正常,再考虑受孕。对于特殊人群,如年轻未育的前列腺炎患者,更要注重早期规范治疗,以最大程度减少前列腺炎对生育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2:59:25 -
女性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女性出现尿不尽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女性尿道短直且距离肛门近、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易发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因素及长期饮水少、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诱发)、妇科疾病影响(盆腔炎蔓延波及膀胱、较大子宫肌瘤压迫膀胱)以及其他因素(结石致尿路梗阻、某些药物副作用)。 一、泌尿系统感染 1.女性尿道特点因素: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引发感染。例如,正常女性尿道长度约3-5厘米,相较于男性尿道更短,细菌从肛门周围到达尿道的路径更短、更便捷。性生活时若不注意卫生,细菌可能被带入尿道,从而引发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出现尿不尽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2.年龄因素:育龄期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不尽。而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尿不尽情况。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 1.神经因素:膀胱的排尿功能受神经调控,当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会出现不自主收缩,导致患者频繁产生尿意,出现尿不尽感。其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比如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异常调节,使得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水过少、精神压力过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调控,进而出现尿不尽症状。 三、妇科疾病影响 1.盆腔炎:女性盆腔与泌尿系统相邻,当患有盆腔炎时,炎症可能蔓延波及膀胱,导致膀胱刺激症状,出现尿不尽。盆腔炎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炎症刺激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除尿不尽外,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2.子宫肌瘤: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出现尿不尽症状。尤其是肌壁间较大的子宫肌瘤,随着肌瘤增大,对膀胱的压迫逐渐明显,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受到影响,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肌瘤的生长速度和大小与压迫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四、其他因素 1.结石: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起尿不尽。结石会刺激尿路黏膜,导致排尿不畅,尿不尽感明显。例如膀胱结石,可能是由于肾脏结石排入膀胱,或在膀胱内形成,结石的存在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尿不尽。例如,长期服用某些抗组胺药等,可能影响膀胱的排尿功能,导致尿不尽。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在使用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的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排尿情况,若出现尿不尽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与药物有关。
2025-10-11 12:57:29 -
小便龟头灼热感因为什么
小便时龟头有灼热感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性接触传播致男性尿道炎症)、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年轻性活跃及多性伴侣者易患)、细菌性龟头炎(局部卫生差或糖尿病致细菌滋生,糖尿病患者易患)、真菌性龟头炎(滥用抗生素等致白色念珠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局部刺激(摩擦刺激如久坐骑行人群、化学物质刺激如对避孕套材质过敏者)、其他因素(尿道结石致尿道黏膜刺激,中老年男性易患;前列腺炎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中青年男性因久坐等生活方式易患)。 一、感染性因素 (一)尿道炎 1.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多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患者感染后,尿道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小便时龟头灼热感,同时可能伴有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等症状。有研究显示,性活跃的青壮年是淋菌性尿道炎的高发人群,因为他们的性接触较为频繁,增加了感染淋病奈瑟菌的风险。 2.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所致。起病相对较缓,也会出现小便龟头灼热感,尿道分泌物一般为浆液性或黏液性,量较少。在年轻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二)龟头炎 1.细菌性龟头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局部卫生状况差是常见诱因,如不经常清洗龟头和包皮,会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出现龟头灼热感,还可能伴有龟头红肿、瘙痒等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龟头炎。 2.真菌性龟头炎:常见的病原体有白色念珠菌等。往往与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会感到龟头灼热、瘙痒,龟头表面可能有白色分泌物,包皮内板和龟头黏膜充血水肿。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局部刺激 1.摩擦刺激:穿着紧身牛仔裤、长时间骑自行车等,会导致龟头与衣物频繁摩擦,引起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出现小便时龟头灼热感。这种情况在长期从事需要久坐或骑行工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快递员、自行车运动员等。 2.化学物质刺激:使用某些刺激性较强的清洁剂清洗龟头、局部涂抹不当的药膏或接触某些过敏原等,都可能引起龟头的过敏或刺激反应,导致灼热感。例如,对某些避孕套材质过敏的人群,使用后可能出现龟头灼热、瘙痒等不适。 (二)其他因素 1.尿道结石:尿道内的结石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小便时龟头出现灼热感,同时可能伴有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发生尿道结石。 2.前列腺炎:虽然前列腺炎主要症状多为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等,但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小便龟头灼热感。前列腺炎的发生与久坐、酗酒、长期憋尿等生活方式有关,中青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2025-10-11 12:56:36 -
尿结石能喝酒吗
尿结石患者一般不建议喝酒,不同年龄、有特定生活方式、有病史的尿结石患者饮酒均有不利影响,如影响代谢、刺激泌尿系统、加重基础疾病、恶化结石形成环境、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复发几率、加重感染等。 不同年龄尿结石患者饮酒的特殊情况 儿童尿结石患者:儿童尿结石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尿结石患者,由于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酒对其泌尿系统和全身代谢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儿童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酒精更容易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进一步干扰正常的代谢和泌尿系统功能,所以儿童尿结石患者绝对不能喝酒。 成年尿结石患者:成年尿结石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在饮酒后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不建议饮酒。男性和女性的泌尿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一定差异,但饮酒对尿路的刺激和对代谢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成年尿结石患者饮酒会增加结石复发的可能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老年尿结石患者:老年尿结石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饮酒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酒精会影响血压的稳定,导致血压波动,还会干扰血糖的代谢,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同时,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饮酒后酒精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会在体内蓄积,加重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进而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老年尿结石患者也应严格避免饮酒。 有特定生活方式的尿结石患者饮酒的影响 长期大量饮酒的尿结石患者:本身就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的尿结石患者,其体内的结石形成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代谢紊乱、尿酸升高等情况已经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此时继续饮酒会使这种不良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结石不断生长、增多,严重影响泌尿系统的健康,增加治疗的难度。 不爱运动的尿结石患者:有些尿结石患者平时不爱运动,再加上饮酒,会使尿液排出更加不畅。不爱运动本身就会导致尿液在尿路中流动缓慢,而饮酒后尿量可能会增多,但同时酒精导致的尿路黏膜充血等情况又会影响尿液的顺利排出,尿液中的结晶物质更容易滞留,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所以这类患者更应该杜绝饮酒,同时增加运动来促进尿液排出。 有病史的尿结石患者饮酒禁忌 既往有尿结石复发史的患者:既往有尿结石复发史的患者,其泌尿系统内已经存在结石形成的潜在因素,饮酒会打破体内原本相对平衡的代谢和泌尿系统内环境,使得结石复发的几率大幅增加。这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饮酒,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结石再次复发。 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尿结石患者:如果尿结石患者同时合并泌尿系统感染,饮酒会加重感染的症状。酒精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得身体更难抵抗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进一步恶化,而泌尿系统感染又会与尿结石相互影响,加重病情,所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尿结石患者绝对不能饮酒。
2025-10-11 12:55:47 -
射精子里有血怎么回事
射精子里有血即血精,常见原因有炎症因素(精囊炎、前列腺炎)、精囊及前列腺结石、精囊及前列腺肿瘤、血管异常、外伤等,出现血精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儿童出现血精需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成年男性出现血精也应及时排查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炎症因素: 精囊炎:精囊是储存精子的场所,当精囊发生炎症时,精囊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血,血液混入精液中导致血精。精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等,性生活不规律、过度手淫、长时间久坐等因素可能增加精囊炎的发生风险。无论是男性儿童(虽然儿童患精囊炎较少见,但也有因泌尿系统感染蔓延等情况可能引发)还是成年男性,都可能受到影响。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腺发生炎症时,也可能出现血精现象。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酒、久坐、吃辛辣食物等)、不规律的性生活等。不同年龄段的男性都可能患病,儿童患前列腺炎极为罕见,主要以成年男性为主。 精囊、前列腺结石:结石会导致局部黏膜损伤出血,从而引起血精。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尿液反流、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结石,但不同年龄段的形成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成年男性相对更常见结石问题。 精囊、前列腺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导致血精。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相关,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发生肿瘤性病变导致血精情况。 血管异常:如精囊、前列腺部位的血管畸形等,也可能引起血精。血管异常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先天发育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都可能存在相关血管异常情况,但具体发病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 外伤:会阴部的外伤等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组织损伤,进而出现血精。比如骑跨伤等情况可能引起会阴部及生殖系统相关组织的外伤,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因外伤导致此类问题,儿童可能因意外外伤,成年男性也可能因运动、意外事故等导致。 出现血精后的建议 一旦发现射精子里有血,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精液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血精,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是炎症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结石、肿瘤等其他原因,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性生活,避免久坐、酗酒、吃辛辣食物等不良习惯,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出现血精情况,由于儿童生殖系统相对特殊,必须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因为儿童血精更可能是一些较为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成年男性也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出现血精及时就医排查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10-11 12: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