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自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疗专业并留校,在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3年获泌尿外科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 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手术技能,特别擅长前列腺疾病、肾上腺外科、泌尿系肿瘤、输尿管狭窄的重建修复以及男科疾病的诊治研究,先后具备并熟悉、开展了TUR电切、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资格与技术,近年来主要方向为膀胱癌等尿路上皮癌、肾癌、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和精准治疗,对前列腺炎,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及心理治疗等也有所建树。 学术任职 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中华男科学性医学专委会会员、AUA注册会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湖南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南大学第2,3,4届(现任)本科生教学质量校级督导,并曾经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5,6届(2015,2016年)全国总决赛评委。 目前,还兼任默沙东、辉瑞,海正辉瑞,西安杨森,日本武田、阿斯利康等公司特约高级讲者。
展开-
尿路和尿道是一样的吗
尿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是尿液排出通道,尿道是尿路终末管道,三者在概念、解剖结构有别,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常见疾病表现也各异,了解这些有助于认识泌尿系统疾病并采取措施。 尿道:只是尿路的一部分,是泌尿系统的终末管道。男性尿道较长,兼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行程中通过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女性尿道较短且直,起于尿道内口,止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 解剖结构差异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的尿路和尿道在解剖上与成人有差异。比如儿童尿道较短,尤其是女性儿童,尿道短且宽,外口暴露,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在护理儿童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因为这种解剖结构特点使得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男童,虽然尿道较长,但也可能因先天发育等因素出现尿道相关问题,如尿道下裂等,这会影响尿液正常排出,需要及时关注和医疗干预。 女性:女性尿道短、宽、直的解剖特点使其在性生活、月经期等特殊时期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性生活时容易将细菌带入尿道,月经期卫生不良也增加感染风险。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男性:男性尿道长且有生理弯曲,在发生尿道结石、狭窄等疾病时,相对女性更不容易自行缓解。而且男性尿道在排尿和排精时的功能协同,使得一些疾病如前列腺炎等可能会影响尿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尿异常等症状,需要关注自身排尿情况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常见疾病的差异表现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可发生在尿路的不同部位,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肾结石可能引起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输尿管结石会导致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膀胱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中断、血尿、尿频尿急等。而尿道结石相对较少见,多是膀胱结石排出过程中嵌顿在尿道所致,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伴有尿痛,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和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道炎还可能有尿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由于尿道是尿路的一部分,尿道发生感染时也属于下尿路感染范畴,但上尿路感染往往是细菌由尿道上行感染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起的。 总之,尿路和尿道在概念、解剖结构、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以及常见疾病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了解这些有助于正确认识泌尿系统相关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就医措施。
2025-10-13 11:39:39 -
患上肾结石怎么治
肾结石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肾结石患者,需大量饮水和适度运动;药物治疗有止痛和排石药物;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特定大小肾结石)、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特定结石及特殊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特定肾结石及有相应禁忌患者)。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肾结石患者可尝试保守治疗,此情况需考虑患者年龄因素,若为儿童,需更谨慎评估结石情况及身体耐受;性别方面一般无特殊差异,但女性妊娠期间患肾结石需综合妊娠阶段等多因素考量;生活方式上,有大量饮水习惯的患者可能更易通过保守治疗促进结石排出。 2.具体措施: 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通过增加尿量来冲刷尿路,促进小结石的排出。研究表明,充足的尿量能显著提高结石自行排出的几率。 适度运动:可进行跳绳、跑步等运动,借助重力作用促使结石下移。但运动时需注意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患者,应选择适合其体力的轻度运动,如慢走等。 二、药物治疗 1.止痛药物:当肾结石引起疼痛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止痛药物。 2.排石药物:一些具有排石作用的药物可促进结石排出,不过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因素,例如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排石药物需谨慎评估。 三、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直径在0.6-2cm之间的肾结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需特别关注其肾脏发育情况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女性妊娠结束后若符合条件可考虑该手术,男性患者一般根据结石具体情况评估。 操作原理:利用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将结石击碎,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 2.输尿管镜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以及一些较大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困难的肾结石,在考虑患者年龄时,儿童由于尿路结构特点,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对于有既往泌尿系统手术史的患者,需评估输尿管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手术。 操作过程: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用取石钳取出或利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 3.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直径大于2cm的肾结石等情况,患者年龄较大时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有严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不适合该手术。 操作原理:通过建立经皮肤至肾脏的通道,利用肾镜找到结石后取出或击碎结石后取出。
2025-10-13 11:38:46 -
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肾结石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小等情况,包括大量饮水及适当运动,必要时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2厘米肾结石,需考虑不同人群耐受性)、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需考虑女性解剖及尿道狭窄等情况)、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肾结石,需评估特殊人群风险)、开放手术(较少用,用于复杂性肾结石等)。 一、保守治疗 1.适用于结石较小情况:当肾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时,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大量饮水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措施,每日饮水量需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上,这样能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都适用,例如对于有久坐办公室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应注意定时起身饮水;对于儿童,要保证其充足的液体摄入,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不适。大量饮水可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结石排出,如跳绳、跑步等,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对于有病史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2.药物辅助:可以使用一些排石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等,这类药物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但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等,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排石药物。 二、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2厘米的肾结石。利用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随尿液排出体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要考虑其肾脏等器官的耐受性;对于老年患者,需关注其心、肺等功能情况,因为治疗过程中可能对身体有一定应激。 2.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及一些较小的肾结石。通过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利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取出。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尿道解剖结构特点,操作需更加精细;对于有尿道狭窄等病史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手术方式。 3.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如直径>2厘米的肾盂结石及部分肾盏结石。通过经皮肤穿刺建立通道到达肾脏,利用器械取出结石。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因为手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对于有出血倾向等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会增加,需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4.开放手术:目前已较少采用,主要用于一些复杂性肾结石等情况,如结石非常大且合并严重肾脏解剖异常等,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根据患者整体状况谨慎选择。
2025-10-13 11:37:28 -
阴茎韧带撕裂怎么办
阴茎韧带撕裂多因外力致,发生后应局部压迫止血并及时就医,依撕裂程度分别保守或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还可从性生活、运动、日常等方面预防阴茎韧带撕裂。 局部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压迫,一般压迫10-15分钟,以减少出血。压迫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压迫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及时就医: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首先对受伤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详细询问受伤过程、进行体格检查等。可能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以明确韧带撕裂的严重程度。 轻度撕裂:如果韧带撕裂较轻,医生可能会采取保守治疗。让阴茎保持适当的位置制动,避免阴茎勃起,一般会使用丁字带等进行固定,同时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感染等,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可以逐渐愈合。 重度撕裂:对于韧带撕裂严重,出现明显畸形、大量出血或影响阴茎功能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手术会对撕裂的韧带进行缝合修复,以恢复阴茎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生阴茎韧带撕裂后,恢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过早进行性生活或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韧带的修复。同时,要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因为青少年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感染也会影响恢复。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是因性生活等原因导致的韧带撕裂,在治疗后要注意性生活的适度和方式,避免再次因不当的性生活动作导致韧带再次撕裂。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按时复诊,观察恢复情况。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等情况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阴茎韧带撕裂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的整体状况,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相对减退,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同时,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因活动导致受伤部位再次损伤或影响恢复。 预防阴茎韧带撕裂的建议 性生活方面:性生活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于剧烈或不当的姿势。双方要充分沟通,了解彼此的感受和舒适程度,以减少因性生活导致的阴茎损伤风险。 运动方面:进行涉及会阴部的剧烈运动时,如骑自行车、踢足球等,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骑行时佩戴合适的坐垫等,以减少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的可能。 日常注意事项:穿着合适的内裤,避免过紧的内裤对阴茎造成压迫和损伤。同时,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因为感染可能会间接影响阴茎韧带等组织的健康。
2025-10-13 11:35:58 -
宝宝龟头露不出来怎么回事
包茎分为生理性包茎和病理性包茎。生理性包茎是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正常现象,3-4岁时约90%可逐渐消失;病理性包茎包括包皮口狭窄(先天性发育异常致包皮口狭小,影响发育并易致感染)、包皮粘连(炎症刺激致包皮与龟头粘连,婴幼儿护理不当易诱发)、感染性疾病(反复阴茎头炎致瘢痕挛缩致包皮口狭窄)。孩子5-6岁后龟头仍未外露或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家长要注意清洁阴茎,勿强行上翻包皮,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处理。 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时期出现龟头露不出来大多是生理性的,与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相关,随着身体的正常发育有自行改善的可能。 病理性包茎 包皮口狭窄 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包皮发育异常,导致包皮口狭小,紧紧包裹龟头,使龟头无法外露。这种情况一般出生时就存在,但可能在婴幼儿时期未被及时发现,随着孩子成长,包皮口狭窄的问题持续存在,阻碍龟头外露。 对健康的影响:长期的包皮口狭窄可能会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还容易导致包皮垢积聚,增加感染的风险,如引起包皮炎、龟头炎等,表现为包皮和龟头红肿、疼痛、有异常分泌物等。 包皮粘连 原因:可能是局部炎症反复刺激引起包皮与龟头之间发生粘连,常见于反复发生的包皮龟头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比如孩子不注意个人卫生,包皮垢长期刺激,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包皮和龟头粘连,限制龟头外露。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婴幼儿时期如果家长护理不当,不注意清洗阴茎局部,容易诱发炎症,增加包皮粘连的发生几率。生活方式上,不注意保持阴茎局部清洁卫生是重要诱因。 感染性疾病 原因:某些特定的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龟头露不出来,例如阴茎头炎反复发作后形成瘢痕性挛缩,使包皮口狭窄,影响龟头外露。 病史相关:如果孩子有反复的阴茎头炎病史,没有规范治疗,就可能发展为病理性包茎,出现龟头露不出来的情况。 就医建议 就诊时机: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如5-6岁)龟头仍不能外露,或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包皮局部有红肿、疼痛、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幼儿,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阴茎局部的清洁卫生,每天可以用温水轻柔地清洗阴茎,将包皮轻轻上翻清洗,但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强行上翻导致损伤。如果发现孩子龟头露不出来的情况,不要自行盲目处理,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观察等待还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包皮环切术等治疗,但手术的选择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年龄等因素综合考量。
2025-10-13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