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自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疗专业并留校,在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3年获泌尿外科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 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手术技能,特别擅长前列腺疾病、肾上腺外科、泌尿系肿瘤、输尿管狭窄的重建修复以及男科疾病的诊治研究,先后具备并熟悉、开展了TUR电切、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资格与技术,近年来主要方向为膀胱癌等尿路上皮癌、肾癌、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和精准治疗,对前列腺炎,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及心理治疗等也有所建树。 学术任职 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中华男科学性医学专委会会员、AUA注册会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湖南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南大学第2,3,4届(现任)本科生教学质量校级督导,并曾经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5,6届(2015,2016年)全国总决赛评委。 目前,还兼任默沙东、辉瑞,海正辉瑞,西安杨森,日本武田、阿斯利康等公司特约高级讲者。
展开-
肾下盏结石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诊断肾下盏结石,需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况检查及肾脏区域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不同年龄人群参考值及不同生活方式有影响)和肾功能检查(评估滤过功能,不同病史患者结果有差异);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是初步筛查常用方法但有局限性,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较大结石但对小结石不易发现,CT能清晰显示结石具体情况及发现更小结石且诊断价值高。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检查:观察患者的整体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基本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一般状况可能因基础健康水平等有所差异,比如儿童可能因生长发育情况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2.肾脏区域检查:检查肾下盏结石相关区域有无压痛、叩击痛等,通过对肾区的触诊和叩诊,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病变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久坐者可能因肾脏血液循环等问题影响检查结果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指标及意义:可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等。若存在红细胞,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黏膜损伤出血;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尿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成人不同,生活方式中大量饮水者尿液成分可能相对稀释,对结果有影响。 2.肾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当肾下盏结石引起梗阻较重时,可能影响肾功能,不同病史患者,如有慢性肾病基础的患者肾功能检查结果可能更早出现异常变化。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优势:是肾下盏结石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初步发现肾下盏内的结石,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性,生活方式中肥胖患者可能因超声穿透性受限影响观察效果。 局限性:对于过小或透声差的结石可能显示不清。 2.腹部X线平片(KUB): 意义:能发现较大的肾下盏结石,可初步判断结石的存在及大致位置,但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不易发现。不同年龄患者对X线辐射的耐受不同,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X线暴露,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辐射相关物质的人群可能对X线检查结果解读需更谨慎。 3.CT检查: 优势:是诊断肾下盏结石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肾下盏内结石的具体情况,包括结石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能发现更小的结石,对于复杂情况的肾下盏结石诊断价值高。不同病史患者,如有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考虑对比剂的使用风险等情况。
2025-10-11 12:12:02 -
泌尿道感染治疗方法有哪些
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有多饮水、注意休息;药物治疗包括经验性选抗生素和据药敏调整,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遵循儿科用药原则等,孕妇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老年人综合考虑肝肾功能等。 一、一般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液生成,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上,这对于各年龄段的泌尿道感染患者都适用,尤其对于儿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时间。 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染,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良好的休息都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方面,成年人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需要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比如婴幼儿可能需要12-14小时左右的睡眠。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对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般可选用呋喃妥因等药物,其对泌尿系统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于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或病情较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根据病原菌的可能类型选择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头孢克肟等。 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调整:当进行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后,会根据结果选择更敏感的抗生素,例如若为大肠埃希菌感染且对某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则可选用该类药物,但需注意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建议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因为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泌尿道感染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输尿管相对较长且弯曲,更容易发生感染。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且要保证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换尿布等。 孕妇:孕妇发生泌尿道感染时,药物选择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同时要监测孕妇的感染情况及胎儿的状况,多饮水、注意休息等一般治疗措施同样重要,孕妇要避免自行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泌尿道感染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有关。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选择药物时要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人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对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也很关键。
2025-10-11 12:10:50 -
女性尿路感染会不会引起发烧
女性尿路感染严重时可能引起发烧,如急性肾盂肾炎,其机制是病原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不同人群发烧有特点及应对方式,育龄女性妊娠时需谨慎选药,老年女性症状不典型要加强护理,有基础疾病女性要控基础病并规范治感染。需监测体温、尿液,做好一般护理,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超则就医,观察尿液变化,发热时休息、多饮水、给营养食物。 一、女性尿路感染引起发烧的机制 当女性发生尿路感染时,若为上行感染累及肾脏,引发急性肾盂肾炎,细菌等病原体在肾盂肾盏等部位大量繁殖,菌体裂解后释放内毒素等物质,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使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进而导致体温升高。 二、不同人群女性尿路感染发烧的特点及应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尿路感染引起发烧时,除了常规的感染表现外,需注意与妊娠相关的情况。如果在妊娠期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烧,要谨慎选择抗感染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及胎儿情况。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尿路感染引起发烧时,可能发烧症状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非典型症状,但感染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就医进行尿液培养等检查以明确病原体,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因发烧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比如合并糖尿病的女性,发生尿路感染发烧时,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感染容易扩散,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所以更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规范治疗尿路感染,密切监测体温及感染指标的变化,加强血糖监测和感染部位的护理等。 三、女性尿路感染发烧的观察与处理要点 体温监测: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在38.5℃以下,可先尝试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如果体温超过38.5℃,除了物理降温外,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等开具合适的退热及抗感染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尿液相关观察: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性状等,若尿液浑浊、有异味加重等情况,提示感染可能加重,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护理:发热时要注意休息,增加饮水量,通过多饮水多排尿来冲洗尿路,促进病原体排出,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025-10-11 12:09:56 -
膀胱嗜铬细胞瘤有什么症状
膀胱嗜铬细胞瘤有高血压相关症状,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高血压及相应伴随症状;有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还有血尿、腹部或盆腔包块等其他症状,不同患者症状表现程度略有差异,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高血压相关症状 阵发性高血压:是膀胱嗜铬细胞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患者血压会突然升高,收缩压可高达200-300mmHg,舒张压也明显升高,可达130-180mmHg。发作时患者常伴有头痛、心悸、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间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入血,导致血压急剧波动。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会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发作。 持续性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在持续性高血压基础上可伴有阵发性加剧。此类患者的血压波动不如阵发性高血压那么剧烈,但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如导致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减退等。 二、膀胱刺激症状 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由于肿瘤位于膀胱壁,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的不自主收缩或炎症反应。一般来说,膀胱刺激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例如,当肿瘤较大时,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更为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三、其他症状 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尿,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或肿瘤侵犯膀胱黏膜导致出血。血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腹部或盆腔包块:当肿瘤较大时,有时可在腹部或盆腔触及包块。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才能发现。 其他全身症状:由于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长期的高血压和儿茶酚胺的过度释放还可能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导致血糖升高等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上略有差异,但总体的症状特点是相似的。例如,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对血压波动等症状的感受有所不同,但基本的高血压相关症状、膀胱刺激症状等是主要的表现方面。在生活方式方面,有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肿瘤释放儿茶酚胺的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发作的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2:08:45 -
尿道口有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尿道口出现小疙瘩的情况因人群不同而有多种可能。男性中,珍珠状阴茎丘疹多见于青春期后男性,表现为沿冠状沟排列的珍珠状半透明丘疹;尖锐湿疣由HPV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有特定形态损害;皮脂腺异位症在尿道口周围为粟粒大小扁平丘疹;阴茎系带旁丘疹性纤维瘤是阴茎系带两侧的小丘疹;龟头炎因局部卫生差或感染等引起,有相应炎症表现及不同病因。儿童和女性尿道口有小疙瘩也需分别考虑局部卫生、感染等因素并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一、珍珠状阴茎丘疹 1.好发人群及表现:多见于青春期后男性,损害为珍珠状、半透明丘疹,白色、黄色或淡红色,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不融合,无自觉症状。 2.相关因素:可能与局部刺激、生理发育变异等有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即可。 二、尖锐湿疣 1.传播及表现: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呈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表面凹凸不平,易出血。多见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 2.诊断与处理:可通过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避免性生活,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皮脂腺异位症 1.表现及特点:皮脂腺异位症是由于皮脂腺生理变异而发生在唇部、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部位增生性病变。发生于尿道口周围的皮脂腺异位症表现为无明显隆起皮肤的粟粒大小扁平丘疹,群集分布,多呈淡黄色或少数为淡白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2.相关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患者有治疗需求,可采用激光等方法去除。 四、阴茎系带旁丘疹性纤维瘤 1.表现:为发生在阴茎系带两侧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互不融合,无自觉症状,可能与生理发育异常有关,通常也无需特殊处理。 五、龟头炎 1.诱因及表现:局部卫生状况差、感染等因素可引起龟头炎,炎症刺激可导致尿道口周围出现小疙瘩,常伴有龟头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不同类型的龟头炎病因不同,如念珠菌性龟头炎多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细菌性龟头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2.处理方法:需保持局部清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念珠菌性龟头炎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或全身治疗,细菌性龟头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等。 对于儿童出现尿道口有小疙瘩的情况,要考虑是否有局部卫生不良、感染等因素,需及时清洁局部并就医明确原因,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延误病情。对于女性尿道口有小疙瘩的情况,同样要考虑局部感染、生理变异等多种因素,如有异常需及时就诊检查。
2025-10-11 12: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