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散光戴眼镜可以矫正么
散光可通过戴眼镜矫正,框架眼镜通过加入柱镜成分矫正,儿童戴镜需定期检查调整度数,成人要注意正确佩戴。还可通过角膜接触镜矫正,硬镜矫正效果较好但需注意眼部卫生,软镜次之;年满18岁且度数稳定者可考虑手术矫正,手术有风险,戴镜是保守可逆方法。 一、散光戴眼镜可以矫正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戴眼镜是矫正散光的常见有效方法之一。框架眼镜是矫正散光的常用器具,通过在镜片中加入柱镜成分来矫正散光度数,从而使光线能够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改善视力。对于规则散光,框架眼镜能够较好地矫正,帮助患者清晰视物,提高视觉质量。 二、散光戴眼镜的原理 散光主要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而眼镜中的柱镜部分可以根据散光的轴位和度数,对不同方向的屈光力进行调整,使得经过眼镜后的光线能够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散光、提高视力的目的。 三、不同人群戴眼镜矫正散光的特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如果存在散光,戴眼镜矫正需要特别注意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部检查,因为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散光度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建议儿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根据眼部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同时,要确保眼镜的佩戴合适,舒适,以避免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防止弱视等问题的发生。 (二)成人人群 成人散光患者戴眼镜矫正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也需要注意正确佩戴眼镜,保持眼镜的清洁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如果成人散光度数较高或者有特殊的用眼需求(如从事精细工作、驾驶等),可能需要选择更适合的镜片材质和设计,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四、其他矫正散光的方法及与戴眼镜矫正的比较 (一)角膜接触镜矫正 角膜接触镜分为硬镜(RGP)和软镜。硬镜对于一些不规则散光或者较高度数的散光矫正效果可能比框架眼镜更好,它可以随着眼球的形状贴合,更好地矫正散光,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视野范围可能比框架眼镜更宽。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软镜矫正散光的效果相对框架眼镜可能有一定提升,但对于较高度数散光的矫正效果不如硬镜。 (二)手术矫正 对于年满18周岁且散光度数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矫正散光,如准分子激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等。但手术矫正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手术矫正相对来说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散光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视力回退等情况。而戴眼镜矫正则是一种相对保守、可逆的矫正方法,没有手术风险,但需要长期佩戴眼镜。
2025-09-29 12:06:13 -
四岁宝宝视力多少正常
四岁宝宝正常视力在0.6-0.8间,遗传、用眼环境等会影响其视力,应定期检查视力,营造良好用眼环境,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来保障四岁宝宝视力健康。 一、四岁宝宝视力的正常范围 四岁宝宝正常视力一般在0.6-0.8之间。这是基于大量儿童视力发育监测研究得出的结果,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会逐渐发育完善。 二、影响四岁宝宝视力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高度近视等视力不良的遗传病史,四岁宝宝发生视力问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孩子遗传近视的概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近视相关基因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 (二)用眼环境因素 1.光线条件:如果宝宝所处的环境光线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影响视力发育。过强的光线可能导致宝宝眼部不适,引起眨眼、眯眼等情况;过弱的光线会使宝宝看东西费力,长期如此可能影响视力。比如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绘本,就不利于宝宝视力健康。 2.用眼距离和时间:四岁宝宝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会使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视力疲劳,进而影响视力正常发育。例如,宝宝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就可能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三、保障四岁宝宝视力健康的建议 (一)定期检查视力 建议每半年带四岁宝宝到正规眼科机构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宝宝是否存在视力发育异常等情况,如发现视力低于正常范围,能及时进行干预。 (二)营造良好用眼环境 1.光线方面:为宝宝提供合适的照明,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可选择带有灯罩的灯具,避免光线直射宝宝眼睛。例如,在宝宝的学习和玩耍区域,使用色温适宜、亮度适中的灯具。 2.控制用眼时间和距离:限制宝宝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同时,教导宝宝保持正确的用眼距离,看书、看电视时保持33厘米(1尺)以上的距离。比如家长可以给宝宝制定严格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规则,并监督执行。 (三)饮食营养均衡 保证宝宝饮食中富含对视力有益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叶黄素、锌等。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南瓜等;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海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视力健康发育。 总之,四岁宝宝视力正常范围在0.6-0.8,要通过关注遗传、用眼环境等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宝宝视力健康,定期检查视力是早期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营造良好用眼环境和保证营养均衡是促进视力正常发育的关键。
2025-09-29 12:04:52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怎么样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属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强抗菌活性,可用于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治疗,局部不良反应轻且全身不良反应少见,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使用时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抗菌谱 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例如,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引起眼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二、临床应用场景 (一)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够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减轻眼部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二)细菌性角膜炎 对于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角膜炎病情相对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视力,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以渗透进入角膜组织,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杀灭引起角膜炎的病原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角膜修复。 三、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一)局部不良反应 大部分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耐受性较好,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部不良反应,如眼部刺激症状,表现为用药后短暂的眼部灼热感、刺痛感等,但一般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这些轻微的刺激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见 由于是局部滴眼用药,药物全身吸收量较少,所以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见。但对于个别特殊体质的患者,仍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等全身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需谨慎,因为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软骨发育,所以一般不建议18岁以下儿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感染,除非没有其他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择,且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才能使用。 (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应权衡利弊,只有在潜在益处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时,药物可能会分泌进入乳汁,所以用药期间建议暂停哺乳,以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 (三)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一般无需调整剂量,但老年患者往往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因为肝肾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2025-09-29 12:03:10 -
眼睛出现散光该如何处理
眼睛出现散光需经验光检查明确病情,光学矫正可依据情况选框架眼镜或定制软性、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成年符合指征者可考虑准分子、飞秒激光等手术矫正,儿童散光要及时检查矫正并注意用眼,老年人散光需警惕合并其他眼病,日常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注意眼部卫生并定期检查视力。 一、散光的评估诊断 眼睛出现散光时,首先需通过验光检查明确病情。验光包括散瞳验光等方式,可精准确定散光的度数、轴位等指标。散瞳验光适用于儿童等人群,能避免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干扰,准确获取真实的屈光状态,以此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光学矫正 (一)框架眼镜 依据验光所得的散光度数、轴位等参数定制合适的框架眼镜,这是矫正散光最常用的方法。框架眼镜能有效改善散光引起的视力模糊等问题,且佩戴相对方便、安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适配,需定期复查调整度数以确保矫正效果。 (二)隐形眼镜 1.软性隐形眼镜:可根据散光情况定制特殊设计的软性散光隐形眼镜,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散光,改善视力,但需注意正确佩戴和护理,避免引发眼部感染等问题。 2.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对于一些散光度数较高或不规则散光的情况,RGP的矫正效果往往更佳,它能更好地贴合角膜,矫正散光的同时还可能对角膜形态有一定的塑形作用,但佩戴初期可能需要适应过程。 三、手术矫正 成年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散光患者可考虑手术矫正。常见的有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矫正散光,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人群,如年龄一般需在18周岁以上,且眼部无活动性炎症、角膜厚度等需符合一定条件,同时存在手术风险,需充分了解并谨慎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散光 儿童散光可能影响视觉发育,若发现儿童有散光情况,需及时进行验光等检查。若散光影响视力发育,应尽早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同时要注意督促儿童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定期复查视力,观察散光度数变化及视觉发育情况。 (二)老年人散光 老年人出现散光变化时,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眼底病变等。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若散光度数突然变化或伴随其他眼部不适症状,需进一步排查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日常用眼保健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对散光患者很重要。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适当距离;控制连续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并远望放松眼睛;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得到自然的调节;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等不良习惯,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了解视力变化情况。
2025-09-29 12:01:41 -
上眼皮突然肿了一块是怎么回事
上眼皮突然肿一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过敏(接触过敏原致上眼皮肿伴痒,单侧或双侧发病)、蚊虫叮咬(有叮咬痕迹、红肿痒,有明确叮咬史)、眼部感染(麦粒肿因葡萄球菌感染致红肿痛有硬结,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致可触及无痛圆形肿块)、全身性疾病(肾脏疾病致双侧上眼皮肿伴下肢水肿蛋白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双侧上眼皮肿伴皮肤粗糙及全身症状)、外伤(有外伤史致局部淤血疼痛等),出现此情况需观察症状等,过敏者避过敏原,感染等及时就医,儿童和老年人需分别关注其特点并及时处理。 一、眼部过敏 1.原因:接触到花粉、尘螨、化妆品等过敏原时,眼部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导致上眼皮突然肿一块。例如,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春季接触花粉后,容易出现眼部过敏症状。 2.特点:除了上眼皮肿,往往还伴有眼睛瘙痒等症状,可能单侧或双侧发病。 二、蚊虫叮咬 1.原因:眼部被蚊虫叮咬后,蚊虫释放的毒素会引起局部过敏和炎症反应,导致上眼皮肿一块。 2.特点:通常能看到叮咬的痕迹,局部可能有红肿、瘙痒,一般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 三、眼部感染 1.麦粒肿(睑腺炎) 原因:大多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如用脏手揉眼等导致细菌侵入睑板腺引发炎症。 特点:早期表现为上眼皮局部红肿、疼痛,可摸到硬结,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可能扩大。 2.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原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慢性炎症肉芽肿。 特点:一般无明显疼痛,上眼皮可触及圆形肿块,表面皮肤正常,肿块对应的结膜面呈紫红色。 四、全身性疾病 1.肾脏疾病 原因:肾脏功能异常时,水钠潴留可能导致眼部水肿,包括上眼皮肿。例如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排出减少,容易出现眼睑水肿。 特点:往往是双侧上眼皮肿,可能还伴有下肢水肿、蛋白尿等表现。 2.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减慢,身体出现黏液性水肿,眼部也可能受累。 特点:上眼皮肿往往是双侧,皮肤较粗糙,可能伴有怕冷、乏力、心率减慢等全身症状。 五、外伤 1.原因:眼部受到撞击、擦伤等外伤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或炎症反应导致上眼皮肿一块。 2.特点:有明确的外伤史,局部可能有淤血、疼痛等表现。 如果上眼皮突然肿了一块,首先要观察症状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等。如果是过敏引起,可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是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儿童,由于其皮肤娇嫩、免疫力相对较低等特点,更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更高,需更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2025-09-29 11: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