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为什么滴了眼药水嘴巴感觉苦
眼药水滴后嘴巴感觉苦是因药物通过鼻泪管流入口腔及药物成分特性,不同人群情况不同,儿童需安抚配合、选合适眼药水;成年人要注意正确操作,鼻腔有疾者更需规范;老年人因泪道功能减退要小心操作、延长按压泪囊区时间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一、眼药水滴后嘴巴感觉苦的原因 (一)药物通过鼻泪管流入口腔 眼药水滴入眼睛后,会通过泪小点进入泪小管,然后经泪囊、鼻泪管流到鼻腔,最终可能流入口腔。因为鼻泪管与鼻腔是相通的,所以当眼药水顺着这个通道流到口腔时,就会让人感觉到苦味。例如,正常情况下,眼药水的成分会随着这个生理通道的引流到达口腔部位,从而被感知到苦味。 (二)药物成分的特性 不同的眼药水有不同的成分,有些眼药水本身的药物成分具有苦味,当药物进入口腔后,就会让人直接感觉到苦味。比如一些含有特定生物碱等成分的眼药水,其自身的化学性质决定了会带有苦味,当药物到达口腔时,苦味就会被感知到。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在滴眼药水时可能会因为不配合导致眼药水更多地流入鼻泪管,从而更容易感觉到嘴巴苦。家长在给儿童滴眼药水时,要尽量安抚儿童,使其保持安静的状态,头部稍微后仰,轻轻拉开下眼睑,将眼药水滴入下眼睑内,避免眼药水过多流入鼻泪管。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眼药水,并且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相关信息。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在滴眼药水时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出现嘴巴感觉苦的情况。比如滴眼药水时头部位置不正确等。成年人在滴眼药水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滴入眼药水后可以轻轻按压内眼角处的泪囊区,这样可以减少眼药水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和口腔的量,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嘴巴苦的感觉。如果本身有鼻腔疾病等情况,可能会影响鼻泪管的引流,导致眼药水更易流入口腔而加重苦味的感知,这类人群在滴眼药水时更要注意操作规范,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可能存在泪道功能减退等情况,相对更容易让眼药水流入鼻泪管。所以老年人滴眼药水时更要小心操作,可选择在平躺状态下滴眼药水,滴入后轻轻闭眼片刻,并且可以适当延长按压泪囊区的时间,以减少眼药水进入鼻腔和口腔的量,减轻嘴巴苦的感觉。同时,老年人使用眼药水时要更加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7 11:43:57 -
睑板腺炎的病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
睑板腺炎主要由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睑板腺分泌异常或局部全身抵抗力下降引发,预防可通过保持眼部清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及避免眼部刺激来实现,如每日温水轻柔洗眼、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指标、避免频繁揉眼等。 一、睑板腺炎的病因 1.细菌感染:主要由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当眼部卫生状况不佳时,细菌易通过眼睑皮肤表面或睫毛根部侵入睑板腺,引发炎症反应。例如,长期不注意眼部清洁,眼部残留的污垢、分泌物等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增加了细菌感染睑板腺的风险。 2.睑板腺分泌异常:睑板腺分泌旺盛或分泌物黏稠时,容易堵塞腺管。油性皮肤人群由于皮脂腺分泌活跃,相对更易出现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的情况,进而导致睑板腺管堵塞,为细菌在腺管内繁殖创造条件,引发睑板腺炎。 3.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降低;营养不良会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睑板腺炎。比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波动,机体防御细菌的能力减弱,睑板腺炎的发病几率较正常人更高。 二、睑板腺炎的预防 1.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眼部,尤其晨起时,清除眼部的分泌物和污垢,减少细菌滋生。儿童需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眼部清洁,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皮肤和黏膜。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建议维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免疫力;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等,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睑板腺的刺激,降低睑板腺分泌异常的可能性。 3.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遵循医嘱治疗,严格控制血糖等指标,将基础疾病对身体抵抗力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例如糖尿病患者要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并适当运动,稳定血糖水平,从而降低睑板腺炎的发病风险。 4.避免眼部刺激:尽量避免用手频繁揉眼,因为手部可能携带大量细菌,揉眼易将细菌带入眼部引发感染。儿童好奇心强,家长需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不当揉眼行为,减少眼部受细菌感染的机会。
2025-10-17 11:42:19 -
反复麦粒肿是什么原因
麦粒肿反复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睑板腺功能异常,如不同年龄段因不同原因导致睑板腺分泌或功能出现问题;眼部卫生不佳,如儿童和成年人因不同情况不注意眼部清洁易引发;全身性疾病影响,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缺陷等降低抵抗力致眼部易受细菌侵袭;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及饮食不均衡等使眼部抗病能力下降或体内湿热内生引发麦粒肿反复。 一、睑板腺功能异常 睑板腺是眼睑上的一种皮脂腺,若其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例如睑板腺导管堵塞、脂质分泌成分异常等,就容易引发麦粒肿反复发生。研究发现,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睑板腺开口处常有脂质栓子堵塞,导致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从而反复诱发麦粒肿。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睑板腺功能异常,年轻人可能因长期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导致睑板腺分泌失调,而老年人则可能随着年龄增长,睑板腺功能自然衰退,增加了反复麦粒肿的风险。 二、眼部卫生不佳 不注意眼部清洁,如用脏手揉眼等,会使眼部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感染睑缘部位,进而引发麦粒肿。儿童由于活泼好动,手部接触外界较多,若家长没有及时督促其保持眼部清洁,就容易反复出现麦粒肿;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中,或者有化妆后不彻底清洁眼部的习惯,也容易因眼部卫生问题导致麦粒肿反复。 三、全身性疾病影响 某些全身性疾病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眼部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反复发生麦粒肿。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白细胞的杀菌功能受到影响,眼部感染后难以有效控制,容易出现麦粒肿反复的情况;免疫系统缺陷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薄弱,也容易反复发生麦粒肿。不同性别在这方面的差异可能不明显,但患有相关全身性疾病的人群都需要特别注意眼部的防护。 四、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使眼部的抗病能力下降,增加麦粒肿反复的几率。年轻人中常见因长期熬夜玩游戏、加班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反复麦粒肿;而老年人如果有作息不规律的情况,也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反复出现麦粒肿。另外,饮食不均衡,如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会导致体内湿热内生,循经上攻眼部,也容易引发麦粒肿反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因不良饮食方式而受到影响。
2025-10-17 11:40:37 -
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眼药水有哪些呢
抗组胺类眼药水通过阻断组胺H受体缓解过敏症状,各年龄段过敏患者可使用,儿童需遵医嘱;肥大细胞稳定剂眼药水稳定肥大细胞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可预防及缓解症状,儿童需遵医嘱;非甾体类抗炎药眼药水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抗炎镇痛,各年龄段均可使用,儿童遵医嘱;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抗炎迅速缓解症状但不能长期用,中重度且其他药效果不佳时成人谨慎用,儿童严格遵医嘱短时间用并监测;血管收缩剂眼药水收缩血管减轻充血不能长期用,成人短期用,儿童需格外谨慎遵医嘱使用。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因过敏导致眼痒等症状的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等功能与成人有差异,需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肥大细胞稳定剂眼药水 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如色甘酸钠滴眼液,能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发作,对已出现的症状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预防过敏性结膜炎发作的人群,包括儿童,儿童使用时同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因其眼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关注药物对眼部的影响。 非甾体类抗炎药眼药水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可减轻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部炎症、红肿等症状,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能有效缓解过敏导致的眼部不适。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儿童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考虑儿童的身体耐受情况等因素。 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减轻过敏性结膜炎的炎症反应,如氟米龙滴眼液,可快速缓解严重的过敏症状,但此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 适用人群:一般用于中重度过敏性结膜炎且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成人在医生评估后可谨慎使用,儿童由于长期使用可能会对眼部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短时间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眼部情况。 血管收缩剂眼药水 作用机制:收缩眼部血管,减轻眼部充血症状,如萘甲唑啉滴眼液,能快速让眼部充血情况得到改善,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反跳性充血等不良反应。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部充血症状,成人可短期使用,儿童使用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2025-10-17 11:38:48 -
儿童散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散光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父母有散光孩子遗传概率高;眼部发育异常,如角膜形态异常、晶状体因素;不良用眼习惯,像阅读姿势不当、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疾病影响,包括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角膜炎,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等。 眼部发育异常 角膜形态异常:角膜是眼球前端的一层透明组织,其形态是否规则对视力影响很大。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角膜发育不均匀,出现弯曲度不一致的情况,就容易导致散光。例如,角膜某一区域弯曲度比其他区域大或小,光线经过角膜折射后就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引发散光。 晶状体因素:晶状体的位置异常或自身形态不规则也可能导致散光。在儿童眼部发育过程中,如果晶状体发育出现问题,如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异常等,会影响光线的正常折射,进而引起散光。不过,相对角膜因素而言,晶状体导致散光的情况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是眼部发育异常中可能导致散光的一个方面。 不良用眼习惯 阅读姿势不当:儿童如果长期保持不正确的阅读姿势,如近距离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过近、躺着看书、坐车时看书等,会使眼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增加散光的发生风险。例如,近距离用眼时,眼球的调节机制会过度工作,可能导致眼球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引发散光。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会使眼睛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眼睛的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紊乱,容易引起眼部疲劳,长期下来可能导致散光的出现。而且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等也可能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影响眼部的正常发育。 疾病影响 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引发儿童散光。例如,圆锥角膜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部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角膜会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形成圆锥形状,导致明显的散光,严重影响视力。另外,角膜炎等眼部炎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影响角膜的正常形态,从而引起散光。 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眼部的发育,导致散光。例如,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由于晶状体混浊,会影响光线的正常折射,进而可能引发散光。此外,某些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对眼部组织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散光的发生几率。
2025-10-17 11: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