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近视眼一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近视眼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遗传方面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时子女患病概率高,特定基因变异可致眼球发育异常;环境因素包括近距离用眼负荷大、户外活动不足、照明条件不佳、学业压力大且用眼习惯不良及睡眠不足等,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机制引发近视眼。 环境因素 近距离用眼负荷: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引发近视眼的重要环境因素。儿童和青少年如果长时间持续进行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等近距离用眼活动,会使眼睛的调节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比如,每天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2-3小时,就会增加近视眼的发生风险。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球内部的晶状体持续处于变凸的状态,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径会逐渐变长,从而引发轴性近视眼,即眼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使得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造成近视。 户外活动不足: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也是导致近视眼的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儿童,相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的儿童,近视眼的发生率明显更高。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球的异常增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眼的作用。而在室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环境下,缺乏这种蓝光的刺激,眼球更容易发生轴性延长,进而引发近视。 照明条件不佳:不合适的照明环境也会对眼睛造成影响。例如,在看书或写字时,光线过暗或过亮都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光线过暗时,眼睛需要更努力地调节才能看清物体,长期如此会导致眼睛疲劳,增加近视发生风险;光线过亮则可能产生眩光,同样会干扰眼睛的正常调节功能,久而久之也可能引发近视眼。一般来说,合适的照明应该是光线均匀、亮度适中,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中长时间用眼。 学业压力与用眼习惯:学业负担重的学生,用眼时间长且用眼不规范的情况较为常见。比如,读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如弯腰驼背、书本与眼睛距离过近等,这些不良用眼习惯会进一步加重眼睛的疲劳和调节紊乱,从而促进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另外,睡眠不足也与近视眼的发生有关,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包括眼部肌肉的放松等,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近视眼的发病几率。
2025-10-17 11:25:29 -
1500度近视能做手术吗
1500度近视可考虑手术矫正但需满足条件,常见手术方式有LASIK等及ICL,有一定风险如术后干眼等,术前要停戴隐形眼镜等,特殊人群等不适合,且术后需定期查眼底。 一、能否手术的初步评估 1500度近视属于高度近视,一般来说可以考虑手术矫正,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等多项检查。如果角膜厚度足够厚,能够在切削一定厚度角膜组织后保证剩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安全,同时眼底等情况无明显异常,是有手术可能性的,但相对中低度近视手术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 二、常见手术方式及适用情况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于1500度近视,需要评估角膜厚度。一般要求角膜中央厚度至少在450μm以上,若角膜厚度不足,可能不适合该术式。其原理是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 2.飞秒激光制瓣LASIK:相比传统LASIK,飞秒激光制瓣更加精确和安全,但同样需要考虑角膜厚度等因素,适用于角膜条件符合要求的1500度近视患者。 3.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如果角膜厚度较薄不适合做角膜切削类手术,可考虑ICL手术。它是将一种特殊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避开角膜切削,来矫正高度近视。不过需要评估前房深度、晶状体情况等,一般前房深度需大于2.8mm等条件符合才能考虑。 三、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1.手术风险方面:高度近视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术后干眼、夜间视力下降、屈光回退等情况。而且由于高度近视本身眼底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术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因为高度近视患者本身视网膜周边部容易出现变性等病变,手术并不能完全消除眼底病变的风险。 2.注意事项:患者在术前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停戴隐形眼镜等,比如软性隐形眼镜一般需要停戴1-2周,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可能需要停戴3周以上等。同时,要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染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严重干眼症、青光眼等)的患者则不适合进行手术;年龄方面一般要求18周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等。
2025-10-17 11:22:47 -
眼睛四周长小疙瘩怎么回事
皮肤可能出现脂肪粒、汗管瘤、扁平疣、睑黄瘤等问题,脂肪粒可能因皮肤微小伤口修复或皮脂无法正常排出等形成,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眼周多见;汗管瘤是小汗腺导管良性肿瘤,与遗传有关,青年女性好发,下眼睑等部位常见;扁平疣由HPV感染引起,青少年多见,机体免疫力低易感染,眼周等部位可出现;睑黄瘤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中老年人多见,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风险,眼睑部位常见。 一、脂肪粒 1.成因:可能与皮肤微小伤口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小囊肿有关,也可能是皮脂被角质覆盖无法正常排出形成的。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年轻人可能因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等导致。 生活方式:长期化浓妆且卸妆不彻底可能增加脂肪粒形成风险。 病史:皮肤有过炎症等损伤病史的人相对更易出现。脂肪粒一般为米黄色小颗粒,大小如针头,多出现在眼周。 二、汗管瘤 1.成因:是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良性肿瘤,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年龄因素: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妊娠期或月经前期病情可能加重,好发于青年女性。 生活方式:目前无明确生活方式与之直接相关,但内分泌变化可能有影响。 病史:一般无特定相关病史,但有遗传易感性。汗管瘤通常为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的扁平丘疹,直径1-3mm,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也可出现在额头、脸颊等处。 三、扁平疣 1.成因: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年龄因素:青少年多见。 生活方式: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感染,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病史:无特定相关病史,但免疫力低的人更易患病。扁平疣表现为略微隆起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颜色可为肤色、淡褐色等,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较多且密集分布,可出现在眼周等部位。 四、睑黄瘤 1.成因: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高脂蛋白血症。 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 生活方式:高脂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病史:有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人更易出现睑黄瘤。睑黄瘤常表现为眼睑部位的黄色或橙色斑块,多对称发生,形状可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
2025-10-17 11:20:49 -
眼睛发炎怎么办
眼睛发炎有多种类型及表现,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眼部清洁(儿童用湿纱布轻柔擦拭、成人用生理盐水冲洗)和避免刺激(避免长时间用眼、接触过敏原),严重时需遵医嘱用对应药物治疗,儿童和老年人眼睛发炎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不能随意用成人药物需及时就医,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眼睛发炎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眼睛发炎有多种类型,如结膜炎,可表现为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瘙痒、异物感等;角膜炎则可能有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不同类型的眼睛发炎表现有所差异,但都提示眼部存在炎症反应。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持眼部清洁 对于儿童:儿童眼睛发炎时,家长要用干净的湿纱布轻轻擦拭眼部分泌物,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因为儿童皮肤娇嫩,不当操作可能加重眼部不适。 对于成年人: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每天可进行1-2次,能清除眼部的分泌物和部分病原体,缓解炎症。 2.避免刺激 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因为过度用眼会加重眼部疲劳,不利于炎症的恢复。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尤其重要,过敏原接触可能加重过敏性结膜炎等炎症。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炎症较严重,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可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炎症,如结膜炎等;抗病毒药物用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眼睛发炎;抗过敏药物用于过敏性眼睛发炎等。但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的炎症类型和个体情况所使用的药物不同。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眼睛发炎时,家长要格外谨慎。不能自行随意使用成人的眼药水等药物,因为儿童的眼部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药物的浓度等可能不适合儿童。应及时带儿童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2.老年人:老年人眼睛发炎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例如老年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某些治疗眼睛发炎的药物可能会对其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7 11:19:06 -
斜视有哪些危害
斜视会带来多方面危害,视觉功能方面可致立体视觉受损、视力下降;心理和社交方面会造成心理自卑、社交障碍;还可能导致身体姿势异常等对全身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视力下降:长期的斜视可能会引发弱视。因为斜视眼看到的图像与正常眼看到的图像不能在大脑中正确融合,大脑会优先抑制斜视眼的视觉输入,导致斜视眼的视觉发育受到抑制,从而出现视力下降。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年龄越小,发生弱视的风险越高。比如,幼儿时期发现的内斜视或外斜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并发弱视,影响儿童的视功能发育,即使成年后通过手术矫正了斜视,弱视也往往难以完全恢复,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功能。 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危害 心理自卑:斜视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外观,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眼睛外观与同龄人不同而产生自卑心理。例如,一些患有斜视的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同学嘲笑而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逐渐变得孤僻、内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自卑心理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进而对其学业、职业选择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障碍:由于外观上的异常,斜视患者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感到不自在,害怕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从而回避社交活动。这会限制患者的社交圈子,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比如,在工作面试等需要良好社交表现的场合,斜视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影响他人对患者的整体评价,进而影响职业发展机会。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常的社交互动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部分,斜视带来的社交障碍会干扰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影响 身体姿势异常:为了克服斜视带来的视觉紊乱,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调整头部位置,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等身体姿势异常问题。例如,有些斜视患者为了更好地用双眼注视目标,会将头部向一侧倾斜,长期保持这种异常姿势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引起脊柱侧弯,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体态美观,对全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姿势异常可能会对骨骼、肌肉等系统的发育造成长期的不良后果。
2025-10-17 1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