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展开
  • 怎样才能防止老花眼出现

    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包括合理用眼时长与注意用眼光线;适度进行眼部锻炼,如眼球转动和远近焦点切换;均衡饮食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常规眼部检查,以预防老花眼,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相关措施。 注意用眼光线:在光线充足且柔和的环境下用眼,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过强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光线会使眼睛更容易疲劳。例如,阅读时应选择照度合适的台灯,保证光线均匀地照射在书本上,减少眼睛的不适感,不同年龄人群对光线的适应能力不同,老年人可能对光线变化更为敏感,更要注重用眼光线的调节。 适度进行眼部锻炼 眼球转动锻炼:经常做眼球转动运动,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转动眼球,每次转动10-15圈,每天可进行3-5次。这样能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部肌肉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持眼睛的正常功能,延缓老花眼的发生。青少年通过锻炼可预防近视发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老花眼提前出现;老年人坚持锻炼能维持眼部肌肉的力量,保持眼部调节功能。 远近焦点切换: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远近焦点切换练习,比如先注视远处的一个物体,再迅速将焦点切换到近处的物体,反复进行。这种练习能锻炼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使眼睛更好地适应不同距离物体的聚焦需求,对预防老花眼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进行,但要根据自身视力情况适度调整切换的频率和幅度,避免造成眼部不适。 均衡饮食营养 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能抗氧化,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结构,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作用,坚果、绿叶蔬菜等含有丰富维生素E。对于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在营养需求上虽无本质差异,但可根据自身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同年龄人群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程度不同,老年人可能更需要通过饮食保证足够的摄入来维持眼部健康。 保证矿物质摄入:适当摄入富含锌、硒等矿物质的食物。锌参与眼睛内多种酶的合成,对维持眼睛的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瘦肉、海鲜等含锌较多;硒具有抗氧化等功能,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谷物、蘑菇等含有一定量的硒。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以支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老花眼发生几率。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常规眼部检查:定期(一般建议1-2年)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晶状体检查等。通过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睛的异常变化,如早期晶状体的细微改变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干预措施。对于有家族老花眼遗传史的人群,更要加强眼部检查的频率,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老花眼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都需要定期检查,青少年可早期发现可能影响未来老花眼出现的眼部问题,老年人能及时监测眼部健康状况。

    2025-09-29 12:29:27
  •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有区别吗

    真性近视由眼轴变长等器质性改变引起,视力持续下降且稳定,有眼部结构改变,散瞳验光度数存在,需戴镜或手术矫正并合理用眼;假性近视因睫状肌痉挛致视力可逆下降,视力波动大,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散瞳后度数消失或降低,可通过休息、按摩、增加户外活动消除睫状肌痉挛恢复,要关注儿童用眼避免发展为真性近视。 一、定义与成因 真性近视:是由眼轴变长等器质性改变引起的近视,通常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用眼等因素,导致眼球的前后径延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例如,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部肌肉持续紧张,进而引发眼轴逐渐变长,最终发展为真性近视,且一般不可自然恢复。 假性近视:是一种可逆的近视现象,多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引起的视力下降。比如,儿童或青少年短期过度用眼,像连续长时间写作业、玩手机等,可导致睫状肌痉挛,出现假性近视,若及时干预,视力有望恢复。 二、症状表现差异 视力波动情况: 真性近视:视力会持续下降,且下降较为稳定,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波动。例如,真性近视患者佩戴合适度数眼镜后,视力能矫正到正常,但如果不注意用眼,视力还会继续下滑。 假性近视:视力波动较大,在经过适当休息或治疗后,视力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假性近视患者经过眼部放松训练等,视力可能会有所改善。 眼部表现: 真性近视:可伴有眼轴变长等眼部结构改变,通过眼底检查等可发现相应变化,如视网膜周边部变薄等。 假性近视:眼部一般无器质性病变,睫状肌痉挛缓解后,眼部状态可恢复正常。 三、检查区分方法 散瞳验光: 真性近视:散瞳后验光度数仍存在,因为眼轴变长等器质性改变导致的近视度数不会因散瞳而消失。 假性近视:散瞳后验光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由于睫状肌痉挛引起的近视度数在散瞳后,痉挛的睫状肌松弛,度数恢复正常。 视力疲劳测试:让患者进行近距离用眼操作后,假性近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疲劳表现,而真性近视患者视力疲劳表现相对不典型或程度不同。 四、防治要点 真性近视:目前主要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等)来矫正视力,成年后如果符合条件还可考虑屈光手术等方式。在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等。对于儿童青少年,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确诊真性近视,要及时采取矫正措施,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 假性近视:关键在于消除睫状肌痉挛,恢复眼部正常调节功能。可以通过眼部休息,如闭目养神、远望等;还可以进行眼部按摩,如按摩睛明穴、攒竹穴等穴位,缓解睫状肌痉挛;另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也有助于恢复假性近视,因为自然光可以放松眼部肌肉。对于儿童假性近视,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发展为真性近视。

    2025-09-29 12:26:08
  • 白眼球出血怎么办

    白眼球出血医学称球结膜下出血,外伤、高血压、血液疾病、剧烈咳嗽等可致,早期48小时内冷敷,后期48小时后热敷,有视力下降等情况及时就医,可通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注意眼部防护来预防。 一、白眼球出血的原因 白眼球出血医学上称为球结膜下出血,其常见原因包括:眼部受到外伤,比如揉眼过度、眼部被碰撞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容易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球结膜下出血;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也可能引发球结膜下出血。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压病史,相对更易因血压控制不佳出现球结膜下出血;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可能因影响凝血相关因素而增加发病风险;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则本身存在基础病因。 二、白眼球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一)早期处理 在出血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局部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进一步扩散。冷敷时温度要适宜,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比较娇嫩,冷敷时要格外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力度,避免冻伤皮肤。 (二)后期处理 出血48小时后,可以改为局部热敷。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淤血的吸收。热敷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同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热敷时需注意,儿童皮肤更敏感,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老年人如果有血液循环较差等情况,热敷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因温度不适或血液循环问题引发不适。 三、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球结膜下出血伴有视力下降;出血范围迅速扩大;同时伴有眼部疼痛、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症状;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且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时。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由于儿童表达可能不清晰,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及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就医;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时,对球结膜下出血更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以排除严重情况。 四、预防白眼球出血的措施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稳定的血压,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凝血等功能的不良影响;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调整生活方式,例如老年人要注意平稳控制血压,避免因情绪激动等引发血压波动;女性在特殊时期如经期等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调节。 (二)注意眼部防护 在进行可能会伤及眼部的活动时,要做好眼部防护,比如进行球类运动、装修等工作时,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防止眼部外伤导致球结膜下出血。儿童在玩耍时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儿童眼部受到意外伤害。

    2025-09-29 12:24:31
  • 怎样治疗散光

    散光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法(屈光手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非手术治疗的长期管理)来处理,光学矫正需准确测量参数、注意眼部卫生等,手术治疗有相应适应证等,其他治疗需做好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及长期管理。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散光的矫正效果优于软性接触镜,它可以更好地贴合角膜表面,有效矫正不规则散光,尤其适用于散光度数较高或不规则散光的患者。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严格遵循佩戴和护理规则,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一些因角膜疾病导致散光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角膜接触镜来改善视力。 手术治疗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该手术适用于年龄在18-50岁之间,散光度数稳定、眼部无活动性病变的患者。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术后需要按照医生要求使用眼药水,定期复查,注意避免眼部外伤和长时间用眼过度等情况。对于有特殊职业需求(如军人、运动员等)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该手术,但需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预后。 飞秒激光手术:分为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等。全飞秒激光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对角膜表面神经损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也可以有效矫正散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与LASIK类似,但对于角膜较薄的患者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它对角膜厚度的要求相对LASIK稍低一些。不过,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经济因素等。 其他治疗方法 屈光手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无论是哪种手术治疗散光,术前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等,以排除眼部炎症、圆锥角膜等禁忌证。术后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如避免揉眼、避免脏水进入眼内、按时使用眼药水、定期复查视力和眼部情况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监督其术后的眼部护理,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成年人术后也需要注意合理用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持长期的视力稳定。 非手术治疗的长期管理:对于选择光学矫正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部健康检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根据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或接触镜参数。如果是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的散光,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会影响眼部的健康状况和散光的稳定程度。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也很重要,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等,这些对于维持视力和眼部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2025-09-29 12:23:12
  • 眼睛看远处模糊怎么办

    眼睛看远处模糊可能由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眼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需尽快就医做视力、验光等检查明确病因,医生制定方案,日常要注意用眼习惯、光线环境、饮食营养,定期检查。 一、明确可能原因及对应排查 眼睛看远处模糊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逐一排查。 屈光不正: 近视:是导致看远处模糊常见原因,儿童青少年若长期近距离用眼等易引发。可通过验光明确近视度数,需佩戴合适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者还可考虑激光手术等方式矫正。对于儿童,需关注其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 远视:儿童轻度远视可能是生理性的,但中高度远视会导致看远模糊,需通过验光配镜矫正。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远视可能会改善,但也需定期检查。 散光:角膜不规则等可引起散光,导致看远看近都模糊,同样需通过验光配镜矫正。 眼部疾病: 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但年轻人也可能患病,晶状体混浊会影响视力,导致看远处模糊,严重时需手术治疗更换晶状体。 青光眼:眼压升高可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看远处模糊,需通过测量眼压、检查眼底等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会影响视网膜正常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看远处模糊,需要通过眼底检查等明确病情并进行相应治疗。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并治疗。 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影响视力,高血压患者需平稳控制血压,减少对眼底血管的损害。 二、及时就医检查 当发现眼睛看远处模糊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验光、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三、日常注意事项 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和使用电子设备时,眼睛与物体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距离书本33厘米左右,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看看远处、做眼保健操等。 光线环境:保证用眼环境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过暗环境下用眼易导致眼睛疲劳,过亮环境如强光直射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饮食营养: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有助于维护眼睛健康。 定期检查: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有眼部疾病家族史、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025-09-29 12:21: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