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怎么检查
为诊断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可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细微结构、考虑年龄和病史影响)、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断层扫描获取细胞图像、考虑年龄和病史影响)、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曲率绘制地形图、考虑年龄和病史影响),必要时进行角膜活检(取组织病理检查、考虑年龄和病史影响)。 一、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过程:裂隙灯显微镜可清晰观察角膜的细微结构。检查时,患者需坐在裂隙灯前,调整裂隙灯的光线和焦距,医生通过目镜观察角膜的形态、病变部位等情况。 2.年龄因素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检查,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角膜的正常表现略有差异,但检查的基本操作原理相同。 3.病史关联:如果患者有相关的家族病史,在裂隙灯检查时需更加仔细观察角膜的特征,因为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过程: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对角膜进行断层扫描,获取角膜各层细胞的实时图像。通过特定的操作程序,将仪器对准角膜,获取高分辨率的角膜组织图像,从而观察角膜细胞的形态、分布等情况,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角膜病变。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在检查时需要适当约束,以保证显微镜能够稳定地获取图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角膜细胞的正常状态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表现会有一定的年龄相关性变化,但总体可用于辅助诊断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 3.病史关联:结合患者的家族病史等情况,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中观察是否有符合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特征的细胞改变,如细胞形态异常等。 三、角膜地形图检查 1.检查原理及过程:角膜地形图检查是通过特殊的设备测量角膜表面的曲率等参数,绘制出角膜的地形图。医生将仪器放置在患者眼前,患者配合注视仪器中心的光点,仪器即可获取角膜不同位置的曲率信息,进而分析角膜的形态是否存在异常。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在检查时要确保其头部保持稳定,以获得准确的角膜地形图数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角膜的正常曲率范围有所不同,在分析角膜地形图结果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3.病史关联:如果患者有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家族病史,角膜地形图可能会显示出与该病相关的角膜形态改变,如角膜曲率异常等特征。 四、角膜活检(必要时) 1.检查原理及过程:角膜活检是在局部麻醉下,取少量角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手术器械获取角膜组织样本,然后将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进行角膜活检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对手术的耐受性等情况,手术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不同年龄患者的角膜组织在病理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否符合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病理特征。 3.病史关联: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如家族遗传病史等,角膜活检的病理结果对于确诊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检查可发现角膜组织中特异性的病变改变。
2025-09-29 13:04:54 -
流泪后眼睛肿怎么办
流泪后眼睛肿可通过多种方法缓解: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儿童、老人冷敷有特殊注意;按摩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孕妇、青光眼患者注意力度和咨询医生;保持正确休息姿势,如垫高枕头,避免不良睡姿;注意眼部清洁,儿童、糖尿病患者要格外轻柔、注意卫生;饮食上增加维C、维E食物,减少高盐食物,肾病患者遵医嘱;若肿胀持续不消退或伴疼痛等症状,尤其老人、儿童及有眼部病史者,应及时就医。 一、冷敷 1.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眼睛上,冷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可促使眼部血管收缩,减少眼部组织液渗出,从而减轻肿胀。例如,用干净的毛巾包裹适量冰块,轻轻放置在双眼眼皮上,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冷敷频率可根据肿胀程度调整,通常23小时一次。 2.对于儿童,冰袋温度不宜过低,且冷敷时需有成人监护,避免冰袋滑落砸伤眼睛或儿童因不适而揉搓眼睛加重肿胀。老年人皮肤较薄且循环较差,冷敷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015分钟,防止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二、按摩 1.洗净双手后,轻轻按摩眼周。从内眼角开始,沿着眼眶边缘向外眼角方向轻轻按摩,动作要轻柔,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按摩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肿胀。 2.孕妇在按摩时力度要更轻,避免刺激到眼部周围神经。有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的患者,按摩前需咨询医生,因为不当按摩可能会引起眼压变化,加重病情。 三、保持正确的休息姿势 1.流泪后眼睛肿时,睡觉时可适当垫高枕头,使头部位置高于心脏,借助重力作用促进眼部血液和组织液回流,减轻眼部肿胀。一般枕头高度比平时高出35厘米较为适宜。 2.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休息时尽量避免趴在桌子上睡觉压迫眼睛,加重肿胀。对于肥胖人群,因颈部脂肪较多可能影响血液回流,更应注意调整枕头高度和睡姿,以利于眼部消肿。 四、注意眼部清洁 1.用干净的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眼部,去除泪液中可能残留的刺激物质,防止眼部感染,避免因感染加重肿胀。清洗时可使用医用棉签蘸取适量液体,轻轻擦拭眼周。 2.儿童眼部较为敏感,清洗时动作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眼睛。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眼部清洁更要严格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引发眼部并发症。 五、饮食调整 1.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如橙子、柠檬、坚果等,这些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促进眼部组织修复,减轻肿胀。同时,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取,以免加重水钠潴留,使眼部肿胀加剧。 2.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饮食调整需更谨慎,因为肾脏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水分和盐分代谢,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在保证控制肿胀的同时,不加重肾脏负担。 六、就医 1.如果眼睛肿胀持续不消退,或伴有疼痛、视力模糊、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涉及眼部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如眼部炎症可能会使用相应的抗炎药物。 2.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因其身体机能特殊,出现上述情况更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有眼部手术史或眼部疾病史的患者,出现眼睛肿胀也要格外重视,及时就诊排查潜在风险。
2025-09-29 13:02:00 -
做近视眼手术存在危险吗
近视眼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可控,常见风险有感染、角膜相关问题、视力回退等,风险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可通过严格术前评估、规范手术操作、术后良好护理降低风险,患者需充分了解风险收益后谨慎决策。 一、常见风险类型及相关情况 感染风险:任何有创手术都存在感染的可能,近视眼手术也不例外。虽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如果术后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手揉眼等,就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感染可能导致眼部炎症,严重时会影响视力恢复甚至损害视力。 角膜相关风险 角膜瓣相关问题:例如在飞秒激光制瓣过程中,可能出现角膜瓣移位的情况。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等,就可能使角膜瓣位置发生改变,影响手术效果和视力。另外,角膜瓣愈合不良也是一个潜在风险,可能与患者自身的愈合能力等因素有关。 角膜雾状混浊: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角膜雾状混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力的清晰度。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手术对角膜组织的创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等有关。 视力回退风险: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即术后一段时间视力又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患者术前近视度数不稳定、术后用眼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比如术后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再次增长。 二、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18-50岁之间的人群相对更适合做近视眼手术,因为这个年龄段眼睛的屈光状态相对稳定。如果年龄过小,眼睛还在发育过程中,近视度数可能还会变化;年龄过大,可能合并有其他眼部退行性病变等,增加手术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强度用眼、经常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眼部健康,增加近视眼手术的风险。例如,长期高强度用眼会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术后恢复;吸烟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对角膜等组织的修复产生不利影响。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眼部其他疾病史,如圆锥角膜、严重的干眼症等,做近视眼手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本身就存在异常,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严重干眼症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症状加重等情况,影响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三、降低风险的措施 严格术前评估:术前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筛选出适合手术的患者,降低手术风险。 规范手术操作: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医生会严格按照手术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角膜瓣制作等步骤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良好护理:患者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包括按时用药、避免眼部感染、合理用眼等。例如,术后要避免污水进入眼睛,按照规定时间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预防感染的药物,并且要注意休息,合理安排用眼时间,促进眼部的恢复。 总体而言,近视眼手术有一定风险,但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和术后良好的护理,可以将风险降到较低水平。患者在考虑进行近视眼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做出决策。
2025-09-29 13:00:50 -
近视200散光75度需要戴眼镜吗
判断200度近视合并75度散光是否戴眼镜需考虑年龄、用眼需求等因素,不戴可能致近视加深、视功能异常,戴镜要验光规范、定期复查,儿童和成年人各有佩戴注意事项。 一、是否需要戴眼镜的判断依据 (一)年龄因素 儿童青少年: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200度近视合并75度散光时,如果影响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比如看黑板不清楚等情况,通常建议佩戴眼镜。因为儿童青少年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这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但长期视物不清会促使眼轴进一步变长,加重近视发展。 成年人:如果是成年人,自身对视力的要求以及日常用眼场景不同。如果日常工作、生活中对视力要求不高,且用眼比较规律、度数相对稳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佩戴眼镜。但如果是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如驾驶等,则建议佩戴眼镜以保证视物清晰,保障安全。 (二)用眼需求 视功能影响:需要评估眼睛的视功能情况,包括双眼的协调能力等。如果存在视疲劳等情况,即使近视和散光度数不高,也可能需要佩戴眼镜来缓解视疲劳。例如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酸胀、干涩等症状,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帮助减轻这些不适。 日常用眼场景:如果日常用眼主要是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而200度近视和75度散光对近距离视力影响不大,可能可以暂时不佩戴眼镜,但需要密切观察视力变化;如果是需要远距离视物的场景较多,如经常看远处的物体,那么佩戴眼镜能更好地满足视物需求。 二、不戴眼镜的潜在风险 (一)近视度数加深风险 对于儿童青少年,不戴眼镜矫正近视和散光,眼睛会处于持续的疲劳状态,为了看清物体,眼睛会不断调节,这种过度调节可能会加速眼轴的延长,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研究表明,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儿童,近视度数每年增加的幅度可能比佩戴合适眼镜的儿童更大。 (二)视功能异常风险 长期不戴眼镜矫正,可能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比如出现隐斜视等情况,影响双眼的协调工作能力,进而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功能,对一些需要精细立体视觉的工作或活动造成影响。 三、佩戴眼镜的注意事项 (一)验光配镜规范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进行规范的验光。儿童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取准确的屈光度数,因为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得到真实的屈光状态。成年人也需要进行准确的验光,选择合适的镜片和镜框。 (二)定期复查 佩戴眼镜后需要定期复查视力等情况。儿童青少年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度数的变化,调整眼镜度数;成年人也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观察眼睛屈光状态的变化以及眼镜的适配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儿童佩戴眼镜时要注意镜框的安全性,避免镜框过小或过重对儿童面部造成压迫。同时,要教育儿童正确佩戴和保养眼镜,防止眼镜损坏或丢失。 成年人:如果是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成年人,在选择镜框时要考虑镜框的材质和形状等,以保证佩戴的舒适度和眼镜的稳定性。并且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因为用眼过度导致度数进一步变化。
2025-09-29 12:59:12 -
眼球上有黑点怎么治疗
眼球有黑点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年龄因素(儿童多因玻璃体未成熟、中老年人因玻璃体退变致飞蚊症)和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用眼过度加重混浊感),处理分别为定期观察或调整用眼方式;病理性原因有眼底病变(视网膜裂孔需激光光凝、视网膜脱离需手术)和其他眼部疾病(葡萄膜炎需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发现眼球有黑点应及时就医,儿童家长需观察相关表现,有基础病史者要控制基础病。 一、生理性原因导致眼球有黑点的情况及处理 (一)年龄因素相关情况 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可能是玻璃体混浊导致的生理性飞蚊症。这是因为儿童的玻璃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改善。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例如,新生儿至学龄前儿童出现少量眼前黑点飘动,若不影响视力,可先不做特殊干预,密切关注黑点变化及视力发育情况。 中老年人出现眼球有黑点,多是玻璃体退变引起的飞蚊症。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混浊,出现眼前黑影飘动。如果黑影数量少、不影响视力,通常是生理性的,可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监测玻璃体及眼底情况。 (二)生活方式因素相关情况 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可能会加重玻璃体混浊的感觉,出现眼球黑点。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连续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可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放松,有助于缓解因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球黑点相关不适。 二、病理性原因导致眼球有黑点的情况及处理 (一)眼底病变相关情况 视网膜裂孔:如果是视网膜裂孔导致的眼球黑点,需要根据裂孔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治疗。对于较小的视网膜裂孔,可通过激光光凝术封闭裂孔,防止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通过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圆形或马蹄形裂孔,及时进行激光治疗,能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视网膜脱离:当出现视网膜脱离时,也可能表现为眼球有黑点飘动并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此时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等,以恢复视网膜的正常位置,挽救视力。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预后。 (二)其他眼部疾病相关情况 葡萄膜炎:葡萄膜炎也可能导致眼球出现黑点,同时可能伴有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需要根据葡萄膜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治疗,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如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同年龄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方式需谨慎调整,儿童患者使用激素时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 三、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当发现眼球有黑点时,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如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明确病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部表现,如是否有揉眼、视力异常等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眼球黑点,要同时控制好血糖,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眼部并发症的进展。
2025-09-29 12: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