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眼睛散光能恢复吗
眼睛散光能否恢复分情况,生理性散光儿童青少年部分有恢复可能,成年人一般较稳定难自行恢复;病理性散光由眼部疾病、外伤等引起通常无法自行恢复。不同人群有相关注意事项,儿童需定期查视力,干预不良用眼,成年人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视情况矫正或治原发疾病。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眼睛仍在发育中,部分生理性散光有恢复可能。例如,新生儿的散光度数通常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角膜形态趋于稳定,部分生理性散光可能会减轻甚至恢复。这是因为儿童的眼球还在不断生长和塑形,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逐渐调整,一些轻微的生理性散光有自然改善的趋势。 成年人:成年人眼球发育基本完成,生理性散光一般较稳定,通常难以自行恢复。但如果是由于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的轻度生理性散光,通过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可能防止散光进一步加重,但已存在的散光度数较难自行恢复。 病理性散光 眼部疾病引起:由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等引起的病理性散光,一般无法自行恢复。圆锥角膜会导致角膜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形成不规则散光,这种情况需要通过佩戴特殊眼镜(如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或进行角膜移植等手术治疗来矫正散光,而散光本身不会自行恢复。 外伤等因素引起:眼部外伤等导致的散光,也通常无法自行恢复,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修复等,以改善视力和散光状况。 不同人群散光恢复的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散光时,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观察散光度数的变化。如果是生理性散光且有加重趋势,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如引导正确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因为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时干预有助于保护视力和可能促进散光的良好发展。 成年人:成年人发现散光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的用眼姿势等,以防止散光进一步加深。如果散光影响了视力,可通过佩戴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等方式来矫正散光,提高视力。同时,成年人如果是病理性散光,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散光的发展。
2025-09-29 10:41:04 -
青光眼如何遗传
青光眼具遗传倾向,遗传方式主要有多基因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者子女有50%患病概率且发病可能较早,多基因遗传者有家族史者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查,了解遗传方式及人群特点利于预防和早期筛查青光眼。 多基因遗传:青光眼多数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多基因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多个致病基因的累加效应以及环境因素(如眼部外伤、用眼过度等)共同作用,使得个体具有患青光眼的风险。例如,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的人群,相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在相同环境因素下,患青光眼的概率更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些类型的青光眼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如果一个家族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青光眼患者,那么其子女有50%的概率遗传到致病基因而患病。这类青光眼往往在较年轻时就可能发病,且病情可能相对较具侵袭性。 不同遗传方式下的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人群: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从儿童期甚至更早就可能出现眼部结构的异常,比如前房角结构异常等,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显现。这类人群需要从小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因为一旦发病,可能进展较快,所以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女性和男性在遗传概率上无明显差异,都会有50%的遗传风险传递给子代。 多基因遗传相关人群: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的个体,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发病风险。比如保持合理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在昏暗环境下用眼等;维持稳定的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眼压等眼部指标;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视力、眼底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眼压异常或眼底改变等青光眼相关迹象。 总之,了解青光眼的遗传方式及不同遗传情况下的人群特点,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青光眼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尤为重要,通过积极的眼部健康管理,尽可能降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或实现早期诊治。
2025-09-29 10:37:34 -
闭角性青光眼怎么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的要点如下:首先要迅速控制眼压以创造激光、手术治疗条件,常用药物有甘露醇、毛果云香碱、布林佐胺、酒石酸溴莫尼定、噻吗洛尔眼液等,且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可迅速控制病情进展并避免眼部进一步损害,常用术式包括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前房穿刺术、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青光眼滤过术;其急性发作时有头痛、视力下降、眼痛、虹视、眼红、恶心、呕吐等表现,慢性期常无自觉症状,晚期会出现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严重症状包含头痛、突发的严重视力下降、剧烈眼内或眼周疼痛、在灯光周围看到彩色光晕、眼睛发红、恶心、呕吐。 一、迅速控制眼压: 1.这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才能为后续的激光和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2.控制眼压的常用药物众多,如甘露醇可通过脱水作用来降低眼压;毛果云香碱能兴奋瞳孔括约肌,缩小瞳孔,增加虹膜张力,从而开放房角,降低眼压;布林佐胺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减少房水生成;酒石酸溴莫尼定和噻吗洛尔眼液等也有降低眼压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二、手术治疗: 1.手术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防止眼部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2.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利用激光来改善虹膜的形态和功能;前房穿刺术可直接放出部分房水降低眼压;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通过激光切开虹膜周边,沟通前后房;青光眼滤过术则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 三、症状表现: 1.急性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症状,如头痛可能较为剧烈,视力下降明显,眼痛难忍,看到灯光周围有彩色光晕,眼睛发红,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 2.在慢性期,患者通常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到了晚期,就会出现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情况。严重时,上述提到的严重症状可能会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总之,对于闭角型青光眼,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同时要关注其各种症状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9-29 10:35:52 -
电焊打伤眼睛治疗方法有哪些
电焊打伤眼睛后,首先要立即脱离刺激环境,然后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还可根据情况使用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药水,若疼痛剧烈、视力下降或处理后无缓解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经及时有效处理大多可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一、立即脱离刺激环境 电焊打伤眼睛通常是由于电焊产生的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电光性眼炎,首先要立即离开电焊工作环境,避免继续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二、冷敷缓解不适 受伤后可以使用冷敷的方法来缓解眼部的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敷在眼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眼部的充血和炎症反应,对于缓解电光性眼炎引起的眼部不适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段人群,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低。 三、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使用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部的干涩感。人工泪液能够为眼睛补充水分,保持眼表的湿润,减轻因电焊伤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例如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表不适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2.抗生素眼药水:如果眼部出现感染迹象,如眼部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但一般电光性眼炎早期如果没有明显感染,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更要谨慎,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四、及时就医 如果眼部疼痛剧烈、视力明显下降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后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例如使用表面麻醉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电焊伤眼睛后更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类人群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眼部受伤后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一般来说,电焊打伤眼睛后通过以上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大多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眼部的恢复,但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眼部受伤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2025-09-29 10:33:47 -
斜视手术是小手术吗
斜视手术不能简单定义为小手术,从手术操作看涉及眼部精细结构需精准操作,从适用人群分儿童和成年患者手术有不同情况,从术后恢复言存在感染、眼位问题及儿童需后续训练等风险,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单纯归为小手术。 一、从手术操作角度看 斜视手术通常被认为是眼科常见的手术,但不能简单定义为绝对的小手术。其操作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来矫正眼位偏差。手术涉及眼部精细结构,需要精准操作。一般来说,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斜视手术时长在30分钟-1-2小时左右,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小手术的范畴,因为眼部结构精细,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二、从适用人群角度分析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斜视手术时,由于其眼部组织较娇嫩,配合度相对较差等因素,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和谨慎。而且儿童的眼部发育情况各异,手术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对术后眼位恢复的影响。例如,对于婴幼儿型斜视的儿童,手术不仅要矫正当前的眼位问题,还要兼顾后续眼部的正常发育,手术难度和精细程度都不低。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来说配合度较好,但眼部的解剖结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手术操作。不过总体而言,成年患者的眼部组织结构相对稳定,手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相对儿童患者更易于把控,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斜视手术就是小手术,因为其对手术精准度的要求始终存在。 三、从术后恢复角度考量 斜视手术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虽然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快,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眼部感染、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复视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还需要密切关注其视力发育和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需要多次复诊调整。例如,部分儿童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视功能训练来辅助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这增加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复杂性,也说明斜视手术并非简单的小手术。 总之,斜视手术不能单纯地定义为小手术,它有其自身的操作特点、面临不同人群时的复杂性以及术后恢复的相关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需要考虑。
2025-09-29 1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