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得了圆锥角膜要怎么治疗
圆锥角膜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早期屈光度数稳定时矫正视力,病情发展后难满足需求,儿童需定期复查调整度数)、佩戴硬性接触镜(RGP,矫正不规则散光、延缓病情,儿童需正确佩戴护理)、角膜交联术(核黄素光敏化紫外线照射增加角膜硬度阻止进展,进展期患者适用,儿童需谨慎评估)、角膜移植术(晚期视力严重下降时用健康角膜替换病变角膜,晚期视力极差且病情稳定患者适用,不同年龄患者预后风险不同,儿童需密切观察)。 一、佩戴框架眼镜 对于圆锥角膜早期,屈光度数稳定时,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但随着病情发展,框架眼镜往往不能满足清晰视力的需求。不同年龄的患者,框架眼镜的选择需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等因素,儿童处于眼部发育阶段,需定期复查调整眼镜度数。 二、佩戴硬性接触镜(RGP) 原理:RGP可以矫正角膜的不规则散光,延缓圆锥角膜的进展。 适用情况:适用于圆锥角膜早期,能够改善视力且对病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年龄患者佩戴时,儿童需在家长监护下正确佩戴和护理,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 三、角膜交联术 原理:通过核黄素光敏化,用紫外线照射使角膜胶原纤维交联,增加角膜硬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 适用人群:对于圆锥角膜处于进展期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病情有进展趋势的患者较为适用。儿童患者由于眼部仍在发育,需要谨慎评估后再考虑是否进行该手术。 四、角膜移植术 原理:当圆锥角膜发展到晚期,视力严重下降,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改善时,可考虑角膜移植术,用健康的角膜组织替换病变的角膜。 适用情况:适用于圆锥角膜晚期,视力极差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术的预后和风险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眼部恢复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
2025-09-29 10:05:26 -
近视最高能达到多少度
近视理论上无严格上限,极高度近视一般指≥-600度,超-2000度罕见。其成因与遗传、环境有关,可致视网膜脱离等危害,儿童青少年期度数易进展快,成年后部分稳定但仍需防并发症,有家族史者儿童期要保健,高度近视者要养好习惯避危险行为。 高度近视的相关情况 成因:高度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遗传方面,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患者,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明显增加。环境因素中,长期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光线不佳、缺乏户外活动等都可能促使近视度数加深,进而发展为高度近视。 危害: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比如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变性、裂孔等情况,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这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斑病变,高度近视会引起黄斑区的病变,影响中心视力,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内房水流出通道可能存在异常,导致眼压升高,损伤视神经。 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是病理性的高度近视,度数会进展较快。这一时期需要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加强用眼卫生,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成年人:如果是单纯性高度近视,成年后度数相对趋于稳定,但也有少数人度数仍会缓慢进展。不过即使度数稳定,也不能忽视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仍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 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从儿童时期就要开始注重视力保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于已经发生高度近视的人群,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行为。
2025-09-29 10:04:01 -
杞菊地黄丸可以治好干眼症吗
杞菊地黄丸对干眼症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难完全治好,干眼症还可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干眼症时用药需特殊对待,应遵医嘱。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从中医角度来看,干眼症多与肝肾阴虚等相关,杞菊地黄丸通过滋肾养肝可能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干眼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眼部的微循环等,对缓解眼部不适有帮助,但这一作用相对较为有限。 干眼症的其他治疗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对于干眼症,首先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缓解,比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因为长时间用眼会加重干眼症症状;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干燥的环境会使眼睛不适加重;还可以进行眼部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干眼症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儿童干眼症,应尽量避免自行使用杞菊地黄丸等药物,首先应查找可能的诱因,如是否存在不良用眼习惯等,优先采取非药物的改善措施,如引导儿童合理用眼等,若情况较严重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干眼症可能与年龄相关的泪液分泌功能下降等有关,在考虑是否使用杞菊地黄丸等药物时,需综合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其他疾病,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出现干眼症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不能自行盲目使用杞菊地黄丸,应先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相关药物来缓解干眼症症状。
2025-09-29 09:53:51 -
病毒性结膜炎多久自愈
病毒性结膜炎自愈情况有差异,一般病情轻的1-2周左右可能自愈,但部分患者需更长时间甚至迁延不愈,其自愈时间受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未如期自愈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儿童更要密切关注病情。 影响自愈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于成年人,儿童患病毒性结膜炎时自愈可能相对较慢,而且儿童的依从性较差,若不注意眼部卫生等,可能会影响自愈进程;而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部分病情较轻的成年人可能自愈时间相对短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的病毒性结膜炎症状较轻,仅表现为轻度的眼部异物感、轻度眼红等,那么自愈时间可能较短;但如果患者眼部充血明显、分泌物多、伴有明显的畏光、流泪等较严重的症状,自愈时间往往会延长。 生活方式: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充分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等,有助于病情的自愈,会缩短自愈时间;反之,如果患者继续长时间用眼、经常用手揉眼、处于不卫生的环境中等,会延缓自愈时间。 基础病史:如果患者本身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基础病史,那么病毒性结膜炎的自愈会比较困难,病程可能会明显延长,因为基础病史会影响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对于病毒性结膜炎患者,无论自愈情况如何,都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病情没有在预期时间内自愈或者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而不是盲目等待自愈,尤其是儿童患者,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眼部的不适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
2025-09-29 09:52:36 -
眼睛的白眼球上有个小黑点,不大是怎么回事
眼睛白眼球上有小黑点常见于结膜色素痣(极少恶变,青少年多见,一般无需处理,影响外观或恶变倾向时手术切除)、结膜异物(有异物进入史,各年龄可发生,粉尘环境易致)、巩膜色素斑(婴幼儿常见,胚胎发育色素细胞残留,不影响视力,无需治疗)、眼内病变导致的投影(中老年人多见,近视等屈光不正者易出现,长时间用眼、高度近视等为诱因),若突然出现、大小变化或伴眼部不适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变化及时就医。 结膜异物:如果有细小的异物进入眼睛,附着在白眼球上,也可能表现为小黑点。有明确的异物进入眼睛的相关病史,比如接触过沙尘等异物,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处于粉尘环境等易发生此类情况。 巩膜色素斑:在婴幼儿比较常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色素细胞残留所致,一般不影响视力,也不需要治疗。多见于婴幼儿,与婴幼儿自身的胚胎发育特点相关,生活方式无特殊影响,病史方面多为出生后即发现或较小年龄时发现。 眼内病变导致的投影:比如玻璃体混浊,当玻璃体发生混浊时,混浊物投射到视网膜上可能会让人感觉白眼球上有小黑点。中老年人相对多见,尤其是有近视等屈光不正的人群,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用眼、高度近视等可能是诱因,病史方面有近视、眼部外伤等病史者更易出现。 就医建议 如果发现眼睛白眼球上有小黑点,尤其是突然出现、大小有变化、伴有眼部不适(如疼痛、视力下降等)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裂隙灯等检查来明确小黑点的性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小黑点的变化情况,因为儿童眼部问题需要更谨慎对待,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29 0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