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炒菜的时候油溅到眼睛怎么办
油溅到眼睛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儿童需家长协助;然后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即使初步冲洗后也可能有损伤;要避免揉眼和自行涂抹药物;就医后需观察症状变化,遵医嘱护理。 及时就医检查 必要性:即使经过初步冲洗后眼睛看起来没有明显不适,也需要尽快前往眼科就诊。因为油溅可能会造成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损伤等,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如裂隙灯)详细检查眼睛内部的情况,判断损伤的程度。例如,角膜上皮损伤可能表现为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但有时可能在初期不明显,需要医生借助裂隙灯才能发现。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他们无法准确描述眼部不适,更需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损伤。 避免自行处理的误区 不要揉眼:很多人在眼睛被油溅到后会本能地揉眼,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揉眼会加重已经受损的角膜、结膜等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损伤范围扩大,甚至引起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避免揉眼这个动作。对于儿童,要耐心告知其不能揉眼的原因,防止他们因不懂而误操作。 不要自行涂抹药物:有些人可能会自行涂抹一些不明成分的药膏或药水,这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甚至可能与眼内的物质发生反应,造成二次伤害。所以,绝对不能自行涂抹药物,应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进行后续处理。 后续观察与护理 观察症状:在就医后,要密切观察眼睛的症状变化。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持续疼痛、红肿加剧、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部表现和行为,如是否频繁用手揉眼、是否出现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眼部的不适。 遵医嘱护理:医生可能会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使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等。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包括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做好用药和复查等事宜,确保孩子的眼睛能得到正确的后续护理,促进眼睛的恢复。
2025-09-28 10:46:19 -
青光眼会不会遗传
青光眼有一定遗传倾向,不同类型青光眼遗传方式有别,遗传与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有家族史的儿童和成年人需注意相关事项,有家族史儿童要定期检查,成年人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并定期全面眼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干预青光眼。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遗传差异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如果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的子女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种遗传模式使得基因的传递在家族中有一定的规律,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眼部的发育等过程,从而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遗传方式相对复杂,可能涉及多基因遗传。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作用,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发病。家族中若有患者,其他成员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眼部健康,因为其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比一般人更易受到青光眼致病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遗传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与环境等因素相互影响。例如,有青光眼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如果长期处于高眼压、用眼过度、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下用眼等情况,会增加青光眼发病的风险。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并进行干预。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儿童,家长应提高警惕,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在儿童早期阶段。因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在儿童时期可能就会发病,早期发现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视力受到严重损害。儿童时期眼部发育尚未成熟,青光眼对其视力发育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的儿童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眼部情况。 有家族史的成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成年人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合理的用眼环境光线。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视野、眼底等项目的检查,以便能在青光眼早期阶段就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视功能。
2025-09-28 10:43:29 -
结膜炎眼肿了怎样消肿
通过冷敷消肿、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针对病因治疗以及注意休息与饮食来解决眼肿及相关结膜炎问题,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眼肿,保持清洁防感染加重,避免刺激物和揉眼,感染性和过敏性结膜炎分别对症治疗,保证休息和清淡饮食助恢复。 方法: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多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 保持眼部清洁 原理:结膜炎患者眼部分泌物较多,保持眼部清洁可防止感染加重,减轻眼肿。 方法: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可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眼部分泌物。儿童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 避免刺激 环境因素:避免处于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环境中,这些刺激物可能加重眼肿和结膜炎症状。 生活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因为手上可能携带细菌,揉眼会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眼肿。儿童自控能力差,家长要提醒并帮助其避免揉眼。 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但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低刺激性药物。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细菌性结膜炎,可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但要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病毒性结膜炎: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但如果是严重的病毒性结膜炎,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下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儿童更要谨慎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过敏性结膜炎:要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类滴眼液,但儿童使用时需考虑年龄因素,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休息与饮食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眼部肿胀的消退。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要求越长,婴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减轻眼部的炎症反应和肿胀。
2025-09-28 10:42:18 -
正常眼压是多少
正常眼压范围通常为10~21mmHg,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会影响眼压,特殊人群如眼部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需重视眼压监测,其眼压虽在正常范围但情况各有不同需密切关注。 影响正常眼压的因素及特殊人群情况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新生儿的眼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正常范围。儿童的眼压可能会在生理范围内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也应在10~21mmHg左右。老年人的眼压可能会因为眼部结构的一些退行性变化等因素,稍有不同,但仍应在正常范围内。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房水流出通道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减退,但只要眼压仍在10~21mmHg,且没有其他病理改变,通常也被认为是正常情况。 性别因素:在一般人群中,正常眼压的范围对于男性和女性并没有显著差异,男女的眼压都应在10~21mmHg这个区间内。不过,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眼压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也不会超出正常眼压的波动范围太多,仍需定期监测眼压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低头用眼、过度用眼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影响眼压,但通常是暂时的,且一般不会超出正常眼压范围。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可能会出现眼压轻度升高,但休息后多可恢复正常。而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的用眼习惯有助于维持眼压的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特殊人群风险及注意事项:对于患有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的患者,即使眼压在10~21mmHg,也需要密切关注眼压的波动以及眼部其他指标的变化,因为这类患者的眼部组织对眼压的耐受可能与正常人不同。对于老年人,由于眼部结构的变化,更应定期进行眼压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压异常情况。而儿童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等情况,也需要及时检查眼压,因为儿童眼压异常可能提示一些先天性眼部疾病等问题。总之,对于不同人群,都应重视眼压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眼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9-28 10:39:19 -
得了细菌性角膜炎怎么办
细菌性角膜炎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根据结果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眼部,有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时散瞳,要休息营养支持,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定期复查,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诊断 明确病因:细菌性角膜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细菌培养等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检查时需特别注意眼部的细微表现,比如儿童可能因揉眼等行为增加感染风险,需更仔细排查感染源。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应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不同人群用药需考虑其特殊性,如儿童应选择儿童适用的低浓度、温和的抗生素制剂,孕妇用药则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三、局部治疗 清洁眼部:使用生理盐水等清洁眼部,去除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病情恢复。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清洁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眼部。 散瞳治疗:若有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可使用散瞳剂,如阿托品眼膏等,防止虹膜后粘连,减轻眼部疼痛等症状。但散瞳剂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关注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眼部情况变化。 四、支持治疗 休息与营养: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同时,保持均衡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角膜炎的修复。不同年龄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儿童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摄入,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相关的饮食因素。 五、病情观察与随访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如疼痛、视力、分泌物等的变化,以及全身情况。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格外关注血糖控制对病情的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病。定期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需更频繁观察和随访。
2025-09-28 10:3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