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散光和近视怎么办
视力矫正可选择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18周岁以上度数稳定者可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或ICL晶体植入术;日常要合理用眼、改善用眼环境,饮食补充相关营养素,青少年每半年、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一、矫正方式选择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验配相对简单,可根据近视和散光度数准确配镜,能有效改善视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佩戴,儿童需定期复查调整度数,以适应其眼部发育变化。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镜和硬镜(RGP)。硬镜矫正散光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散光度数较高者,但其验配要求严格,需注意佩戴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青少年佩戴时要关注眼部健康状况及角膜形态变化。 二、手术矫正(适用于18周岁以上且度数稳定者) 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屈光状态,可矫正一定范围的近视和散光,但术前需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排除眼部疾病等禁忌证,不同年龄人群只要符合条件均可考虑,但需根据个体眼部情况评估手术可行性。 ICL晶体植入术:对于高度近视合并散光者较为合适,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屈光不正,年龄一般要求在18-50岁之间,需评估眼部结构等情况来确定是否适合。 三、日常用眼注意事项 合理用眼时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疲劳,年龄较小的儿童更需家长监督控制用眼时长,因为其眼部调节能力强但易疲劳。 改善用眼环境:保持室内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影响视力,阅读书写时光线应从左侧或左前方照射,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儿童更需营造良好的学习用眼环境。 四、饮食与营养 补充相关营养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对眼睛健康有益,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也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可通过均衡饮食摄入这些营养素,儿童可通过多样化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 五、定期眼部检查 检查频率:青少年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屈光状态等项目,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成年人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尤其是有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者,以便早期发现眼部潜在疾病并干预。
2025-09-25 10:50:45 -
高眼压症能做近视手术吗
高眼压症患者能否做近视手术需综合眼压控制情况、眼部其他情况(眼底、角膜)及全身健康状况多方面评估,并非绝对不能做,需眼科医生全面细致检查及全身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及选择手术方式,儿童高眼压症患者更需谨慎评估。 眼压控制情况 首先要评估眼压是否得到良好控制。如果高眼压症患者通过药物等方式将眼压稳定控制在相对正常且安全的范围,是有做近视手术可能性的关键前提。一般来说,需要确保眼压在手术所要求的安全眼压区间内,不同的近视手术方式对眼压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但通常要求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一般为10-21mmHg)左右且波动较小。 对于年龄较小的高眼压症患者,由于其眼部发育还可能未完全成熟,眼压情况可能会随年龄增长有变化,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密切关注眼压变化趋势以及眼部发育状态对近视手术的影响。 眼部其他情况 眼底情况:除了眼压,还需检查眼底情况。高眼压症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为青光眼,即使目前眼底未出现青光眼改变,也需要确保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底结构正常,因为近视手术主要是对角膜等眼前节进行操作,但眼底情况也会影响视力预后等。如果眼底已经存在一些潜在病变,会增加近视手术的风险以及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 角膜情况:近视手术大多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等来矫正近视,所以角膜的厚度、透明度等情况是重要考量因素。高眼压症患者的角膜情况也需要符合相应近视手术的角膜条件要求,比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需要角膜厚度足够,以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效果等。 全身健康状况 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也会对近视手术产生影响。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恢复等情况。对于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高眼压症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都要全面,比如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熬夜、吸烟等)的患者,可能会对眼部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手术前进行调整并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总体而言,高眼压症患者并非绝对不能做近视手术,而是需要由眼科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以及全身健康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近视手术,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高眼压症患者,由于其眼部发育等特殊性,更需要谨慎评估,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手术的影响,以保障手术安全和术后良好效果。
2025-09-25 10:49:34 -
年抛和月抛哪个更伤眼
年抛与月抛隐形眼镜在材质与污染风险、舒适度与眼部适配、成本与使用便利性上有不同表现。年抛材质佩戴久细菌易滋生、保湿性下降,单次成本低但有感染风险;月抛污染风险低、保湿性好、使用更规律但成本稍高,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材质与污染风险 1.年抛隐形眼镜:年抛隐形眼镜通常材质相对固定,由于佩戴周期长,镜片与空气、泪液等接触时间更久,细菌等微生物更容易附着、滋生。研究表明,长时间未更换的年抛镜片表面细菌数量可能会显著增加,增加眼部感染风险,尤其对于眼部敏感人群或长期使用的情况,感染几率相对月抛更高。 2.月抛隐形眼镜:月抛隐形眼镜因周期短,镜片接触外界污染物的时间短,微生物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其材质在设计上也考虑到短期使用的特点,能较好地控制微生物附着,降低眼部感染风险,适合眼部较为敏感或者日常佩戴频率较高的人群。 二、舒适度与眼部适配 1.年抛隐形眼镜:随着佩戴时间延长,年抛镜片的保湿性能可能会逐渐下降,因为长期接触空气和泪液会使镜片的水分流失相对较多,导致佩戴后期眼部干涩感可能较明显。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处于干燥环境等人群,这种干涩感会更突出,影响佩戴舒适度,尤其是年龄较大、泪液分泌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的人群,更易受影响。 2.月抛隐形眼镜:月抛镜片由于周期短,材质的保湿性能保持相对较好,佩戴过程中眼部干涩感相对较轻,能提供更舒适的佩戴体验。对于年轻人群或眼部泪液分泌正常的人群,也能较好适配,但对于特殊病史人群,如干眼症患者,仍需谨慎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评估。 三、成本与使用便利性 1.年抛隐形眼镜:单次购买成本相对月抛可能较低,但由于需要定期更换且长期使用中潜在感染风险可能带来额外医疗成本。从使用便利性看,一年仅需更换几次,对于生活节奏较稳定、能较好遵守更换周期的人群较合适,但如果偶尔忘记更换周期,就可能增加眼部风险。 2.月抛隐形眼镜:整体购买成本相对年抛会高一些,但使用周期短,更换更有规律,使用便利性较高,尤其对于生活方式多变、经常出差或眼部护理较精细的人群,能更好保障眼部健康,降低因佩戴周期过长带来的风险。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月抛更便于严格遵循更换要求,减少眼部不良事件发生。
2025-09-25 10:48:23 -
结膜炎不治疗自己好吗
结膜炎是否不治疗能自己好需分情况,部分轻度病毒性结膜炎有自愈可能,但细菌性结膜炎通常难自愈且不治疗会加重病情,过敏性结膜炎视脱离过敏原情况而定,儿童、老年人及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患结膜炎不治疗后果更严重,大部分结膜炎不治疗难完全自愈且易有不良后果,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制定治疗方案。 一、部分轻度病毒性结膜炎有自愈可能 一些轻度的病毒性结膜炎,比如由腺病毒引起的部分轻症情况,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一定清除病毒的能力,在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好且病情较轻时,有可能不经过特殊治疗而自行好转。一般病程可能在1-2周左右,但这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即使是病毒性结膜炎,若病情稍重仍可能需要干预。 二、细菌性结膜炎通常难以自愈且不治疗可能加重病情 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会持续在眼部繁殖,若不治疗,炎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眼部大量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加重、眼部疼痛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角膜炎症等,所以细菌性结膜炎通常需要进行治疗,常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三、过敏性结膜炎需根据情况判断 对于过敏性结膜炎,如果能迅速脱离过敏原,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有可能在脱离过敏原后逐渐自行缓解。但如果过敏原持续存在,或者患者过敏反应较明显,不治疗则可能导致眼部瘙痒、红肿等症状反复或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眼部健康。 四、不同人群的差异情况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于结膜炎更需要关注。比如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若不治疗,炎症可能蔓延影响视力发育等,而过敏性结膜炎的儿童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因频繁揉眼等导致眼部损伤等。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结膜炎不治疗可能使病情复杂化,增加治疗难度和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患结膜炎时,若不治疗,隐形眼镜的佩戴可能会持续刺激眼部,加重炎症,而且还可能导致隐形眼镜相关的眼部感染等更严重问题。 总之,大部分结膜炎不治疗很难完全自愈,而且不及时治疗可能带来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旦发现患有结膜炎,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的结膜炎类型等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25 10:46:57 -
戴着隐形眼镜眼睛仍有散光是何原因
隐形眼镜适配散光矫正不佳涉及验光不规范致参数有误、隐形眼镜基弧直径不契合、年龄增长及眼部疾病使角膜形态改变、佩戴护理不当或时间过长影响光学性能及角膜形态、儿童眼部发育不稳定配合护理差、老年人眼部变化多且疾病风险高需密切检查眼部状况。 一、隐形眼镜适配问题 1.验光误差因素:若验光过程不规范,如验光设备校准不准确、验光师操作不专业等,会导致获取的眼睛散光度数、轴位等参数有误,进而使隐形眼镜的散光矫正参数与眼睛实际需求不匹配,无法有效矫正散光。例如,不正规的配镜机构可能未采用精准的验光流程,造成参数偏差。 2.隐形眼镜参数不匹配:隐形眼镜的基弧、直径等参数若与角膜不契合,会影响镜片对散光的矫正效果。基弧不合适会使镜片不能良好贴合角膜,导致散光矫正不佳;直径不合适也可能影响镜片在角膜上的稳定性及对散光的矫正作用。 二、眼部自身变化因素 1.年龄相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结构会发生改变,角膜形态可能逐渐变化,从而导致散光度数或轴位发生改变。比如,中老年人可能出现角膜老年性变性等情况,使得原本适配的隐形眼镜不再能有效矫正散光。 2.眼部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眼部疾病时,如角膜病变(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圆锥角膜等,会改变角膜的正常形态,进而引起散光状态的改变,即使佩戴隐形眼镜也无法有效矫正已变化的散光。 三、佩戴习惯与护理问题 1.佩戴及护理不当: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且不注意清洁护理,会导致镜片表面沉积蛋白、脂质等物质,影响镜片的光学性能,从而无法精准矫正散光。另外,频繁揉眼等不良佩戴习惯可能使镜片移位,致使散光矫正效果变差。 2.佩戴时间不合理:过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因角膜缺氧等情况影响角膜的正常形态,进而导致散光情况发生变化,使得佩戴隐形眼镜后仍存在散光问题。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处于眼部发育阶段,自身散光可能不稳定,且儿童在验光配合度、佩戴护理依从性等方面相对较差,更易出现隐形眼镜适配及矫正散光不佳的情况;老年人眼部结构变化多样,自身散光变化可能性增加,且老年人可能存在眼部疾病风险更高,在佩戴隐形眼镜时需更密切关注眼部状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评估散光矫正情况及眼部健康状态。
2025-09-25 10:4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