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玻切手术双眼不可以同时做吗
玻切手术双眼是否同时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病情需要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可考虑双眼同时做;患者身体耐受性差、手术操作相关因素不适宜时则不可以双眼同时做,儿童和老年患者双眼同时做玻切手术需更谨慎,常优先单侧手术再视情况考虑另一侧。 病情需要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当双眼患有相似的、需要通过玻切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底疾病,如双眼视网膜脱离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此时从治疗的整体性和减少患者多次手术创伤等角度考虑,可以评估后尝试双眼同时进行玻切手术。例如一些双眼均患有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达到需要玻切手术的程度的患者,在经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各项指标评估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可考虑双眼同时手术。 不可以双眼同时做的情况 患者身体耐受性差:如果患者本身身体状况较差,比如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无法耐受一次同时进行的双眼玻切手术。因为手术对身体是一种创伤,双眼同时手术会增加身体的应激负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风险,如心脑血管意外等。例如一位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双眼都需要做玻切手术,由于其心脏功能无法承受双眼同时手术带来的身体应激,就不适合双眼同时进行手术。 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双眼同时手术时,手术操作空间等方面的协调难度增大,可能会影响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而且术后双眼的恢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若同时进行手术,医护人员的护理力量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兼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观察和处理不及时的风险。比如一些复杂程度较高的玻切手术,双眼同时操作对手术团队的配合和操作技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 对于儿童患者,如果需要进行玻切手术,双眼同时手术的谨慎程度更高。儿童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手术的耐受性更差,同时手术带来的创伤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也需要重点考虑。一般会优先考虑单侧手术,待恢复情况良好且身体状况允许后再考虑另一侧手术,以最大程度保障儿童患者的安全和术后良好恢复。而对于老年患者,也需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和眼部情况,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双眼同时进行玻切手术,因为老年患者往往可能存在更多的基础疾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弱。
2025-09-25 10:44:22 -
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怎么治疗
糖尿病引发白内障可通过药物治疗延缓进展但难治愈,手术可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需根据情况考虑特殊人群,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还需定期眼部检查及时调整治疗。 一、药物治疗 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如依帕司他等,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山梨醇的生成,从而延缓白内障的进展,但药物治疗只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无法完全治愈。 二、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适用情况:当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当矫正视力低于0.5时,可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等考虑手术。 手术原理: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再植入人工晶状体。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其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手术前需对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引发的白内障,相对较为少见,若发生,由于儿童的眼部仍在发育中,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人工晶状体的选择等对儿童眼部发育的影响。 三、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引发白内障的重要因素,所以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引发白内障的基础。患者需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个体化制定),以延缓白内障的进展以及减少手术相关的风险等。例如,通过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配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等。 四、定期眼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白内障的进展情况以及其他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有其他眼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根据白内障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9-25 10:43:02 -
眼睑痉挛就医指征是什么
眼睑痉挛需就医的情况包括:痉挛频繁严重影响生活,如影响视物、交流等;伴随眼部疼痛、红肿、视力下降等其他异常症状;痉挛情况突然改变,如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变化,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等出现此类情况更应及时就医。 痉挛频繁且严重影响生活:如果眼睑痉挛发作频繁,比如每天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时间较长,已经明显影响到正常的视物、交流、工作等日常生活,例如因为频繁眨眼、眼部不自主抽搐导致无法清晰看东西,影响阅读、开车等活动,就需要及时就医。这是因为长期严重的眼睑痉挛会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儿童来说,若眼睑痉挛影响到学习和社交,也应及时就医,儿童的眼部发育尚不完善,长期的痉挛可能会对眼部健康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当眼睑痉挛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如眼部疼痛、红肿、视力下降、面部其他部位不自主抽动(如嘴角抽动等)、头痛、头晕等。眼部疼痛可能提示眼部存在其他病变,如角膜炎、青光眼等;视力下降可能是由于痉挛导致眼部无法正常睁开、视物受到干扰,或者本身存在眼底病变等情况;面部其他部位抽动可能提示是更广泛的神经系统问题;头痛、头晕可能与痉挛引起的神经紧张、血压波动等有关。这些伴随症状可能意味着存在其他潜在的疾病,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出现眼睑痉挛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更要及时就医,因为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病情,需要专业判断和处理。 痉挛情况突然改变:如果眼睑痉挛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发作特点等突然发生改变,比如原本偶尔发作,现在变得频繁发作;或者原本是轻度的抽搐,现在抽搐幅度明显加大等。这种突然的变化可能提示病情出现了新的情况,可能是病情加重或者有其他因素影响,需要医生重新评估病情,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等,出现痉挛情况突然改变时,更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为病情变化而需要调整治疗策略。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弱,出现痉挛情况突然改变时,也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25 10:41:44 -
先天性眼睑缺损怎么诊断
对于先天性眼睑缺损患者,需进行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和孕产史;眼部检查,包括视诊观察缺损及周围组织、裂隙灯检查角膜等;辅助检查,包括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及遗传学检查以明确病因等。 孕产史:了解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如是否有感染、接触有害物质、服用特殊药物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胎儿眼睑发育,比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等可能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眼睑缺损的风险。 眼部检查 视诊: 观察缺损部位:直接观察眼睑缺损的位置,是上睑还是下睑,缺损的大小、形状,是圆形、椭圆形还是不规则形等。例如,先天性眼睑缺损多发生在眼睑的中下部,缺损大小可从几毫米到累及大部分眼睑不等。 检查周围组织:查看缺损周围眼睑皮肤、睫毛等组织的情况,是否有其他异常,如皮肤色泽、睫毛分布等,周围组织的异常可能与眼睑缺损有一定关联。 裂隙灯检查: 评估角膜情况:通过裂隙灯详细检查角膜是否受到影响,因为眼睑缺损可能导致角膜暴露,引起角膜干燥、炎症等。观察角膜的透明度、是否有混浊、荧光素染色情况等。如果角膜暴露,荧光素染色可能呈阳性,提示角膜上皮有损伤。 检查前房及晶状体:了解前房深度、房水情况以及晶状体是否有异常,眼睑缺损可能通过影响眼部微环境间接影响前房和晶状体,例如长期角膜暴露可能导致眼内炎症反应波及前房,或影响晶状体的代谢等。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于儿童患者,可采用超声检查了解眼睑深部组织结构,如眼外肌、眶内脂肪等情况,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儿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眼睑缺损区域深部组织是否有异常回声,判断是否有其他组织结构的异常。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眼睑骨骼结构以及眶内的详细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眶骨发育异常等有帮助。例如,先天性眼睑缺损可能伴有眶骨的发育畸形,CT可以明确显示眶骨的形态、结构等。 遗传学检查:如果考虑先天性眼睑缺损与遗传因素相关,可进行遗传学检查,如基因检测等。通过检测相关基因位点,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眼睑缺损,对于明确病因、遗传咨询等有重要意义。例如,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眼睑缺损的发生,基因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突变位点。
2025-09-25 10:40:22 -
弱视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弱视治疗方法包括遮盖疗法、光学矫正、视觉训练和药物治疗。遮盖疗法原理是遮盖优势眼促弱视眼发育,适用各年龄段单眼弱视者;光学矫正需验光后戴合适眼镜,所有患者适用;视觉训练含精细目力训练(锻炼精细视觉功能,各年龄段适用)和双眼视功能训练(促进双眼视功能恢复,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者适用);药物治疗针对特定类型弱视,如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辅助治疗。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弱视患者均可采用,尤其适用于单眼弱视者。对于儿童,通过遮盖优势眼,能让弱视眼得到更多使用机会,刺激其视觉发育;成年人若为单眼弱视,也可通过遮盖优势眼来提升弱视眼视力。 光学矫正 原理:验光后佩戴合适的眼镜,使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像,为弱视眼提供良好视觉刺激。 适用人群:所有弱视患者均需先进行验光,根据验光结果佩戴眼镜。儿童由于眼睛仍在发育中,验光需更谨慎准确,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能帮助其清晰视物,促进弱视眼发育;成年人同样需要通过佩戴合适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为弱视治疗创造条件。 视觉训练 精细目力训练 原理:通过让患者进行穿珠子、描图等精细活动,锻炼弱视眼的精细视觉功能。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弱视患者,儿童可选择趣味性强的训练项目,如使用专门的弱视训练软件进行穿针等游戏化训练,提高其参与度;成年人也可通过类似精细活动来提升弱视眼的精细视觉能力。 双眼视功能训练 原理:利用仪器等进行训练,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和完善,提高立体视等功能。 适用人群:适用于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弱视患者,儿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效果较好,能帮助建立正常的双眼视觉;成年人若存在双眼视功能问题,也可通过训练改善。 药物治疗 原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弱视,如由屈光参差等引起的,可能会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暂时降低优势眼的视力,让弱视眼得到更多注视机会。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等情况的儿童患者。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使用需谨慎,儿童使用时要密切观察眼部反应等情况,因为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畏光等,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2025-09-25 10:3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