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眼与全身疾病的综合诊治,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段与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2007年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FondazioneCàGranda医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员之一)访问学者,广东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白内障复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临床上主要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等等。研究内容主要有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的形成机制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曾主持与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参与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从多方面进行防治,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延缓病情;控制血压,使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有保护作用;出现明显视网膜新生血管等情况可激光治疗;严重玻璃体出血不吸收等需玻璃体切割术;药物起辅助作用;儿童患者治疗要权衡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需兼顾多种基础疾病及全身状况和心理状态。 一、控制血糖 重要性: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延缓病情进展。多项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及减缓其发展速度。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都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例如年轻患者若病史较短但血糖控制不佳,更易加速视网膜病变进展;老年患者血糖控制需兼顾低血糖风险等。 二、控制血压 必要性: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情。研究显示,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不同性别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类似,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血压管理需更谨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严格遵循血压控制方案以减轻对视网膜的损害。 三、激光治疗 原理及适用情况:激光治疗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激光光凝封闭无灌注区等病变部位,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适用于出现明显视网膜新生血管、严重视网膜缺血等情况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患者进行激光治疗需特别谨慎评估,综合考虑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成年患者根据病变分期等决定是否采用激光治疗。 四、玻璃体切割术 适用场景:当出现严重玻璃体出血且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术。该手术能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复位视网膜。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反复玻璃体出血病史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病情,符合手术指征时及时手术。 五、药物治疗 现有药物:目前有一些药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如抗氧化剂等,但药物治疗并非主要的根治手段而是辅助控制病情。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考虑药物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成年患者根据病情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辅助使用药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处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其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上,激光治疗等需严格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最小的治疗方式。 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各系统疾病的相互影响,例如在使用激光治疗或手术时,要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等全身状况,避免因治疗对其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2025-09-22 21:00:17 -
高度近视的遗传概率是多少
高度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不同遗传方式下遗传概率不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时父母均为携带者子女患病概率约25%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时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约50%,X连锁隐性遗传少见且男发病概率高于女,同时遗传概率受环境因素影响,有高度近视家族史人群应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并定期眼部检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情况 若父母双方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高度近视基因的携带者,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25%,表现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约为50%,完全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约为25%。这种遗传方式下,发病与性别无关,男女患病概率均等,但需要特定的基因组合才会发病。 从年龄角度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高度近视在儿童期就可能逐渐显现出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的情况,因为致病基因的作用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影响眼部的屈光状态。对于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族史的儿童,应从幼儿期开始就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密切关注视力变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情况 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高度近视,父母一方患病时,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5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只要携带一个致病基因就有可能发病,且男女发病概率无明显差异。 在年龄方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的高度近视发病时间可能相对较早,且近视度数往往进展较快。对于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重视眼部健康,定期进行视力和眼底检查,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因为此时眼部发育较快,近视度数变化相对更明显。 X连锁隐性遗传相关情况 X连锁隐性遗传导致的高度近视较为少见,一般男性发病概率高于女性。如果母亲是携带者,父亲正常,那么儿子有50%的概率患病,女儿有50%的概率成为携带者;如果父亲患病,母亲正常,那么女儿全部为携带者,儿子全部正常。 从性别角度考虑,男性由于性染色体的特点,更容易在X连锁隐性遗传中表现出高度近视的病症。对于有X连锁隐性遗传家族史的家庭,在生育时,男性胎儿需要特别关注眼部遗传风险,女性胎儿则要注意是否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女性携带者自身可能视力正常,但需要注意眼部健康的长期维护,因为虽然当下视力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携带的致病基因可能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对后代产生影响,同时自身也有一定的眼部健康潜在风险。 一般来说,高度近视的遗传概率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数值,还受到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例如,即使有高度近视的遗传背景,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注意合理用眼,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等,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近视发生或进展的风险;反之,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即使没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近视问题,并且可能加速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9-22 20:52:23 -
导致干眼症的病因有哪些
干眼症的病因包括泪液分泌不足和泪液蒸发过强及其他因素。泪液分泌不足可由泪腺疾病(如沙眼、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性别因素)、神经调节异常(如面神经麻痹、精神紧张)引起;泪液蒸发过强与睑板腺功能障碍(如长期戴隐形眼镜、激素变化)、眨眼频率异常(如长时间用电子设备,青少年年轻人易患)有关;其他因素有环境因素(干燥多风寒冷环境、年龄大及干燥地区人群易受影响)、药物因素(长期服某些药,老年人风险高)、全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多需注意眼部)。 神经调节异常:支配泪腺分泌的神经出现问题也会引发干眼症。例如,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可能影响到泪腺分泌的神经调节,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神经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泪液分泌。 泪液蒸发过强相关病因 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睑板腺功能出现障碍,油脂分泌异常,会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引起泪液蒸发过强型干眼症。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由于隐形眼镜对睑板腺的机械刺激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睑板腺功能障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时期,睑板腺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眨眼频率异常:正常情况下,眨眼可以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由于专注于屏幕,眨眼频率会明显降低,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眨眼次数可从正常的每分钟10-15次降低到每分钟5次左右,这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多,引发干眼症。不同年龄层中,青少年和年轻人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较为普遍,更容易出现因眨眼频率异常导致的干眼症;在性别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可能因个体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干燥、多风、寒冷的环境会加快泪液的蒸发,容易引发干眼症。例如在北方的冬季,室内供暖后空气干燥,泪液蒸发速度加快,人们患干眼症的风险增加。年龄较大的人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在这种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影响;生活在干燥地区的人群相比湿润地区的人群,患干眼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泪液分泌或导致泪膜异常。例如,抗组胺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引起口干、眼干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老年人由于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发生药物性干眼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用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与干眼症相关,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累及关节等部位外,还会影响眼部腺体的分泌功能。患有这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关注眼部的护理;在性别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女性患者更要注意眼部干眼症的发生情况。
2025-09-22 20:48:41 -
眼睛腺管堵塞怎么治疗
眼部问题可通过热敷、按摩、睑板腺清洁、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按摩疏通睑板腺;睑板腺清洁清除睑缘物质;药物治疗中抗生素滴眼液用于感染情况,人工泪液缓解眼干;手术治疗针对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各方法需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特点合理操作并注意相关事项。 一、热敷 1.原理: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软化堵塞腺管内的分泌物,使其更容易排出。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均适用,包括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一般健康人群可每日进行1-2次热敷,每次10-15分钟,温度以40-45℃为宜,避免烫伤皮肤。对于有眼部皮肤破损或炎症急性发作的人群需谨慎,应先咨询医生。 2.操作方法: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热敷眼罩,浸泡在温水中后拧干,敷于眼部。 二、按摩 1.原理:通过按摩可以疏通堵塞的睑板腺,帮助排出分泌物。对于儿童,家长可轻柔地按摩孩子的眼睑;成年人可自行或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按摩。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眼部组织。一般可每日按摩2-3次,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 2.操作方法:洗净双手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眼睑边缘,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轻柔按摩,也可按摩眼睑周围的皮肤。 三、睑板腺清洁 1.原理:清除睑缘的油脂、鳞屑等物质,防止再次堵塞腺管。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清洁方法略有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可能较低,家长要更加耐心轻柔地进行清洁;成年人可使用专门的睑板腺清洁工具或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清洁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睑缘组织。一般可每周进行1-2次睑板腺清洁。 2.操作方法:使用睑板腺按摩棒或干净的棉签,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或专门的睑缘清洁剂,轻轻擦拭睑缘。 四、药物治疗 1.抗生素滴眼液:如果合并有眼部感染,如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考虑年龄因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需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的低浓度制剂,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2.人工泪液:对于伴有眼干症状的患者,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部不适,保持眼表湿润,减少睑板腺的堵塞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使用人工泪液,儿童可选择无刺激的儿童专用人工泪液,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一般可按需使用。 五、手术治疗 1.原理: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睑板腺堵塞患者,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如睑板腺探通术等。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决定是否进行。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非常谨慎,只有在病情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要充分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 2.手术注意事项:手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眼部超声等,评估睑板腺堵塞情况;手术后要注意眼部的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定期复查,观察眼部恢复情况。
2025-09-22 20:45:43 -
近视眼通过手术能治好吗
近视眼通过手术可矫正视力,常见手术方式有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等,不同手术有各自特点、适用范围和禁忌证,患者术前需经详细眼部检查选适合方式,术后要遵医嘱护理复查。 准分子激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其原理是利用准分子激光精确地切削角膜前表面,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手术对于适合的患者可以有效地矫正近视,一般术后视力可达到或接近术前戴眼镜时的矫正视力。例如,多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LASIK手术在术后1年、5年等不同时间点的视力矫正效果较为稳定,多数患者的裸眼视力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一般工作的需求。不过,该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患者年龄一般需在18~55周岁之间,近视度数通常在1200度以下,散光在600度以下等,且眼部有活动性炎症、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该手术。对于未成年人,由于其眼部还在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一般不建议进行此类手术。 飞秒激光手术:分为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等。全飞秒激光手术是通过飞秒激光在角膜内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微小切口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来矫正近视。相比准分子激光手术,全飞秒手术的切口更小,创伤更轻,恢复更快。临床研究显示,全飞秒手术在矫正近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也较高。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全飞秒手术患者在术后短期内的视力提升明显,且干眼等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同样有其适用范围,如近视度数一般在1000度以下等,并且也有相应的禁忌证。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眼部状态,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近视手术;对于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经医生评估后再考虑是否适合手术。 ICL晶体植入术:即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将一种特殊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矫正近视。这种手术尤其适用于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1000度)、角膜较薄不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临床研究表明,ICL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地矫正近视,且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对角膜的损伤较小。例如,一些长期随访发现,ICL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稳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该手术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如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等有相应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如眼部有感染性疾病等。对于老年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需要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ICL晶体植入术。 总之,近视手术可以矫正近视,使患者摆脱眼镜的束缚,但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患者需要在术前经过详细的眼部检查,由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同时,术后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2025-09-22 20:4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