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展开
  • 手腕扭伤怎么办

    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需注意休息、佩戴支具、进行物理治疗、逐渐恢复活动并预防再次受伤。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立即停止活动:如果感觉到手腕扭伤,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手腕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的手腕,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减轻肿胀。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手腕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5.就医:如果手腕扭伤严重,出现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活动受限或手部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X光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骨折或其他损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恢复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给手腕足够的时间休息,避免过度使用。 2.佩戴支具:如果医生建议佩戴支具,应按照指示佩戴,以提供稳定和保护。 3.物理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电疗等,以促进恢复。 4.逐渐恢复活动:在恢复期间,应逐渐增加手腕的活动量,但避免过度用力或重复性动作。 5.预防再次受伤:注意手腕的保护,避免再次扭伤。在进行运动或活动时,佩戴合适的护具,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手腕扭伤的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和组织较为脆弱,因此在处理儿童的手腕扭伤时,需要更加谨慎。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手腕扭伤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在这两个群体中,如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手腕扭伤后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和保护手腕,有助于加速恢复。

    2025-07-24 12:29:26
  • 坐骨神经痛会自愈吗

    坐骨神经痛是否会自愈,与病因、症状轻重、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有一定自愈倾向,但自愈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部分患者则可能无法自愈。 一般来说,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疼痛。如果这些原因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坐骨神经痛可能会自愈。 然而,坐骨神经痛的自愈时间因人而异。一些患者可能在几周内就能自愈,而另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此外,坐骨神经痛的自愈也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病因等因素有关。 对于一些轻微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自愈: 1.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尽量休息,减轻腰部和臀部的压力。 2.物理治疗:可以进行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4.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腰部伸展、腹肌训练等,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缓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坐骨神经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较为剧烈,或者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和自愈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人群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坐骨神经痛是否会自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自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

    2025-07-24 12:22:39
  • 人体有多少根肋骨

    正常成年人肋骨左右各12根共24根,起保护胸腔内器官作用;儿童时期肋骨随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变化,婴儿肋骨较软;老年时期因骨骼退行性变肋骨强度下降易出问题;男性和女性肋骨数量相同;长期吸烟可能影响肋骨健康,有胸部外伤病史人群可能遗留肋骨问题需关注胸廓情况。 不同年龄阶段肋骨数量的特点 儿童时期:新生儿的肋骨数量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但随着生长发育,肋骨的形态和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婴儿的肋骨相对较软,这是因为其骨骼的钙化程度不如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肋骨会逐渐钙化变硬,以更好地发挥保护胸腔器官的功能。 老年时期:老年人由于骨骼的退行性变,肋骨的强度可能会下降,骨质可能会出现疏松等情况,这可能会影响肋骨对胸腔器官的保护作用,相对更容易出现肋骨相关的损伤或疾病。 性别差异对肋骨数量的影响 男性和女性的肋骨数量是相同的,均为左右各12根,24根。在生理结构上,男性和女性的胸廓大小和形态可能有所不同,但肋骨的数量并没有性别差异。 特殊生活方式及病史对肋骨的影响 长期吸烟人群:吸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长期的咳嗽等可能会对肋骨周围的组织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吸烟还可能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对肋骨的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 有胸部外伤病史人群:如果曾经有过胸部外伤,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等情况,即使外伤愈合后,也可能会遗留一些问题,如肋骨畸形愈合等,这可能会影响胸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呼吸等生理功能。对于有胸部外伤病史的人群,需要定期关注胸廓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2025-07-24 12:06:43
  • 软骨病的症状有哪些

    软骨病有骨骼方面和其他系统的症状表现,骨骼方面婴儿期有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等,儿童期有胸廓畸形、下肢畸形、骨痛;其他系统有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和运动发育迟缓。 婴儿期表现:婴儿时期软骨病可能出现颅骨软化情况,多见于3-6个月婴儿,颅骨薄软,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个月以上婴儿可能有方颅现象,即额骨、顶骨骨样组织增生堆积,致额骨及顶骨双侧呈对称性隆起,形成方颅,头型呈方形。前囟闭合时间也可延迟,正常18个月前闭合的情况。出牙也可能延迟,正常婴儿4-10个月开始出牙,软骨病婴儿可迟至1岁后出牙,甚至顺序颠倒。 儿童期表现:儿童期软骨病可能有胸廓畸形状况,如1岁左右婴儿,胸骨和邻近软骨向前突出成鸡胸、漏斗胸或串珠肋情况,肋骨前端骨样组织堆积,致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区圆钝肥厚成钝圆形隆起,似串珠状。下肢畸形在学走路后出现,开始行走时,因体重致下肢弯曲,可形成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学龄儿童可能有骨痛,因骨骼生长,骨膜下出血,出现局部疼痛。 其他系统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较严重婴儿、幼儿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因钙代谢紊乱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易激惹、烦闹、多汗,尤其头部多汗,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形成枕秃。 运动发育迟缓:软骨病患儿肌肉肌力低,肌张力减弱,运动功能发育落后,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迟缓。

    2025-07-24 11:59:22
  • 大腿内侧一条筋非常疼

    大腿内侧一根筋异常疼痛可能有以下症状表现。首先可能是机械性损伤导致,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他内科疾病引发的可能。 一、机械性损伤。比如皮内及皮下组织挫伤、肌肉损伤、筋膜拉伤等情况。当大腿组织在过度劳累、遭受外物撞击、拉伸过度等因素作用下,就可能使筋膜、肌肉等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导致大腿内侧产生疼痛感。这类患者通常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治疗:充足休息,局部进行冷敷,以及按摩推拿等。 1.休息: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放松,避免进一步损伤。 2.冷敷:能减轻肿胀和疼痛。 3.按摩推拿: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二、其他内科疾病。像病毒性肌肉炎、风湿性筋膜炎、神经纤维瘤病等。大腿内侧关联着肌肉、神经、黏膜免疫等多个系统组织,当局部脏器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后,会对交感神经丛产生刺激,从而引起疼痛、灼热等不适感觉。对于感染性或风湿性病变患者,可以采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广谱性抗病毒剂、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比如伐昔洛韦、环磷酰胺、萘普生等。而肿瘤性病变患者,则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姑息性或根治性治疗,如神经鞘瘤切除术、CT靶向定位微创神经修复术等。 总之,大腿内侧一根筋异常疼痛的原因多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7-24 11:48: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