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腰间盘突出为什么屁股疼
腰间盘突出患者屁股疼主要因突出椎间盘压迫支配臀部的神经根,不同年龄段、性别致病因有别,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有病史者需避诱因,无病史者出现屁股疼也应考虑腰椎问题,怀疑腰间盘突出需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缓解症状。 从年龄方面来看,不同年龄段的人患腰间盘突出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哪个年龄段,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都可能引发屁股疼。年轻人可能更多与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弯腰负重等有关;中老年人则可能与腰椎的退变等因素相关。 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腰间盘突出后屁股疼,但在一些生活工作方式上可能有差异,比如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机会相对较多,可能增加腰间盘突出的风险,进而引起屁股疼的概率相对会有一定影响。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经常弯腰负重、腰部外伤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诱发腰间盘突出,从而导致屁股疼。例如,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人,腰部长期处于前屈姿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退变和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屁股疼。 对于有腰间盘突出病史的人,更要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防止屁股疼症状加重。而对于没有患腰间盘突出但出现屁股疼的人,也需要考虑是否有相关的腰椎问题,及时进行检查诊断。如果出现屁股疼且怀疑与腰间盘突出有关,应及时就医进行腰椎的相关检查,如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通过休息、物理治疗等缓解症状。
2025-09-19 11:57:10 -
胫腓骨骨折拿钢板疼吗
胫腓骨骨折拿钢板时手术中因采取麻醉患者通常无痛,麻醉消退后手术切口部位可能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术后1-2天较明显,之后渐减,可通过镇痛泵、止痛药物缓解。 手术中的疼痛情况 在取出胫腓骨钢板的手术中,会进行有效的麻醉,包括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等。以椎管内麻醉为例,它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感觉不到疼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全身麻醉则是通过药物作用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同样能避免手术中的疼痛感受。 麻醉消退后的疼痛情况 当麻醉药效逐渐消退后,手术切口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一般与个人的痛阈、手术创伤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年轻患者如果痛阈较高,可能感觉疼痛相对较轻;而痛阈较低的患者可能会感觉疼痛较明显。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但在手术前也会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因素精准实施麻醉,减少术中痛苦,术后随着身体恢复,疼痛会逐渐缓解。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关注切口情况,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影响切口愈合,间接影响疼痛恢复的进程,但在手术中麻醉的实施也是会根据其整体身体状况来保障手术无痛的。一般来说,术后1-2天内疼痛相对较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轻。可以通过使用镇痛泵等方式来缓解术后的疼痛,同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2025-09-19 11:42:17 -
腰椎间盘突出能练瑜珈吗
腰椎间盘突出能否练瑜伽分情况,病情稳定期且身体适宜者可在专业指导下适度练瑜伽辅助康复,急性期则不建议练瑜伽。 当腰椎间盘突出处于病情稳定期时,适当练习瑜伽有助于增强腰部及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例如,一些温和的瑜伽体式,如猫牛式可以轻柔地活动脊柱,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灵活性与力量;下犬式能拉伸腰背肌肉,对腰椎间盘突出病情稳定期的患者有一定益处。但要注意体式的选择和练习强度,应在专业瑜伽教练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错误动作加重病情。对于年龄较轻、平时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无严重基础病史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适当练瑜伽可能是可行的,但需循序渐进。 急性期不建议练瑜伽 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腰部神经根可能处于水肿受压状态。此时练瑜伽可能会加重腰部的活动和受力,导致神经根水肿进一步加重,使疼痛等症状加剧。所以急性期患者不适合练瑜伽,应多卧床休息,采取规范的医疗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对于年龄较大、本身有其他基础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急性期身体耐受性较差,更不适合进行瑜伽练习,以免引发意外情况。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否练瑜伽不能一概而论,病情稳定期且身体状况适宜的患者可在专业指导下适度练习瑜伽来辅助康复,但急性期则应避免。
2025-09-19 11:33:35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表现是什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多有高热、弛张热、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有持续性剧痛、患肢不敢活动,随病情进展局部轻度红肿、皮温升高,炎症刺激骨膜可出现骨膜下脓肿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高危人群出现相关表现应警惕,需及时就医检查。 局部症状 疼痛:早期患部会出现持续性剧痛,患肢不敢活动。这是由于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所致。小儿患者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而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活动患肢。 红肿:随着病情进展,局部会出现轻度红肿,皮温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但早期红肿可能并不十分明显,需要仔细观察。 骨膜反应相关表现 炎症刺激骨膜,早期可能出现骨膜下脓肿,此时局部压痛明显,可触及骨膜下波动感(但早期可能波动感不明显)。骨膜掀起后,会阻断骨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加重局部病变。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早期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骨骼发育等特点,症状可能更具特殊性,需密切关注。对于有感染病史或创伤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若出现上述全身及局部表现,应高度警惕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局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9-19 11:21:34 -
腱鞘巨细胞瘤该如何治疗
腱鞘巨细胞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目标是完整切除以降复发风险,不同患者手术操作需个体化,复发可能需再次手术且难度可能增加,非手术治疗局限性大,特殊人群手术需特殊护理及评估,如老年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妊娠期女性需多学科会诊制定方案。 复发及后续处理 腱鞘巨细胞瘤有一定的复发率。如果肿瘤复发,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因为首次手术可能导致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等情况。在处理复发情况时,同样要遵循完整切除肿瘤的原则,同时要考虑患者之前的手术史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比如是否存在组织粘连等问题。 非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一般来说,腱鞘巨细胞瘤没有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手段通常无法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所以主要还是依靠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手术前后需要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以促进身体恢复;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手术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对胎儿和孕妇自身的影响,可能需要多学科会诊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19 11:07:11